新媒體視域體育文化圖像化傳播路徑
時間:2022-06-16 09:23:12
導語:新媒體視域體育文化圖像化傳播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體育文化迎來了新的傳播形式,其中圖像化傳播便是典型一例。在此背景下,徽州體育文化的傳播是以靜態圖像(新聞圖片、墻繪、漫畫等)與動態圖像(微電影、微視頻、微電視、直播、VR、Flash動畫等)為主的圖像傳播形式。圖像化視覺語言迎合了當下受眾的接受形式,表達了徽州體育文化的維度與深度,宣傳了徽文化中的體育精神、體育價值,這對于徽州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亦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意義。
[關鍵詞]新媒體;徽州體育文化;圖像化傳播
新媒體的演變發展毋庸置疑,現在的移動網絡時代已然來臨,在這樣網絡大世界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們利用智能設備等一些傳播媒介進行傳播,新媒體傳播也使得文化能夠逐步延展。新媒體下的體育圖像化傳播就是當下自身發展與未來進行的可嘗試的一個選擇路徑。它能讓閱讀者更直觀,更簡潔明了的了解徽州體育的傳統技藝、文化價值,有助于塑造徽州地域文化,彰顯徽州人的個性與審美。
一、徽州體育文化研究
徽州體育文化指發生在皖南古徽州的地方區域性體育文化,它的產生離不開古徽州村落人民的日常勞動、文化娛樂、戲曲表演、宗族祭祀、休閑旅游、祛病保健、養生修身等視覺體現不同形式的各種體育活動。[1]26-34徽州體育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隨著時間的發展也保持并發揚自身文化特征,在多元文化共同存在的全球化大家庭中得以發展和傳承。其中儺舞、花鼓燈、手龍舞、徽州目連戲、徽劇等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火獅舞等10項徽州民俗體育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徽州體育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先行者。具備地方文化特征和豐富內涵的徽州民俗體育在流傳演化中不停豐富和發展,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圖像形式。飛速變革的移動圖像化傳播對自身發展的影響必須理性的認識到,然后探尋移動圖像化傳播新路徑,構建圖像化傳播新模式。
二、發揮傳播優勢,重塑徽州體育文化的圖像化傳播格局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現代科技、人工智能的發展,在發揮傳統媒體效用的基礎上,立足于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這已經讓信息傳播在大數據和智能算法推薦上沒有了時空的防礙。[2]將這種徽州文化資源全面融入互聯網信息傳遞到大眾的視野中,借助于微博熱搜、朋友圈、視頻號、抖音、快手、微信等傳播媒介來宣傳,增加大眾認知、參與傳播的過程。通過圖像化傳播形式的宣傳來充分調動大眾的參與性,在大眾參與的過程中推進徽州體育文化傳播的進程?;罩蒹w育文化信息由圖像化作為表達和宣傳特征的媒介占領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代圖像化的傳播是大眾文化得以很快普及的一種主要方式。它打破了語言障礙和時空障礙,集聲音、文字、現象融為一體。其中視頻傳播、圖像化傳播成為主流。隨著人們對于訪問互聯網的需求不斷增加,便捷的通過看視頻來了解信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多。通過移動視頻來傳播的優勢在于其不用固定地呆在某一地點,隨時隨地可以觀看,而且很真實地呈現出一種身處其境的感覺。通過短視頻、微電影等其他視頻的瀏覽量來看,人們樂于從視頻中去了解現在的世界,并且會通過移動視頻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將靜態或動態的徽州體育圖像的文化遺產依托短視頻這一信息技術向大眾傳播徽州體育文化知識,通過拍攝和制作短視頻促進大眾對徽州體育文化的學習、分享、交流。在本質上拓寬徽州體育圖像化傳播路徑、減少了徽州體育圖像化傳播環節、改善了徽州體育圖像化傳播的環境、打破了徽州體育圖像化傳播的邊界,提高徽州體育文化的曝光率。
三、徽州體育文化圖像化傳播路徑
(一)徽州體育文化靜態圖像化傳播
靜態圖像指的是單幀一幅畫面,如jpg/jpeg/png/tiff/bmp格式的文件都是靜態圖像。通過新聞圖片、墻繪、漫畫等傳統傳播手段,進行徽州體育文化傳播。1.新聞圖片媒體已經進入了一個讀圖時代,各種網站、媒體機構、圖片社、報刊、雜志上充斥了悅目的圖片。在傳統的報道領域,“看圖說話”逐漸取代了冗長的文字,可使那些關于徽州體育的故事變得更加生動和富有感染力。新聞圖片的應用,不僅增加了徽州體育文化報道的曝光率和可讀性,還進一步豐富了內容,擴展了視角。2.墻繪墻繪是指以繪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墻壁面上繪制的畫。[3]將優秀的徽州體育文化,在白色的墻面用墻體彩繪做成文化墻,繪畫在墻面上,讓墻壁說話,讓文化滋養人。墻體彩繪可以將古板的文字用有感情的畫面表現出來,這樣更利于人們對徽州體育文化的認同感,成為群眾接受文化教育和傳統美德的傳播墻。通過繪制墻畫,內容以徽州體育為主題,將徽州體育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將繪畫與當地特色相結合,將這些特色融入墻畫中,形成獨一無二的風景,人們隨時隨地都會受到徽州體育文化的熏陶。3.體育漫畫體育漫畫是以體育活動為題材,描繪與體育運動相關的事件、運動中的趣事及超常體育的想象。[4]通過體育肖像漫畫、體育諷刺畫、體育幽默畫、體育新聞漫畫、體育故事漫畫、體育科普漫畫、體育宣傳漫畫等眾多漫畫作品來宣傳徽州體育活動。如,“體育魂強國夢”全國體育漫畫大賽二等獎作品:憶古“運”[5],通過漫畫、繪畫形式,把更多美術元素、藝術元素、體育元素應用到體育文化傳播中,增強大眾審美韻味、文化品位,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通過體育漫畫傳播體育意識、體育文化、娛樂大眾。[6]通過體育漫畫、繪畫形式詼諧幽默反映徽州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的人和事,或深入生活展現徽州群眾體育發展盛況。
(二)徽州體育文化動態圖像化傳播
動態圖像的原理是將多幅圖像保存為一個圖像文件以形成動畫,本質上屬于對視頻畫面復制品以及補充品,“不僅僅是一張照片,但也并非一段影像”。新媒體背景下徽州體育文化正以動態圖像方式進行傳播,其中視頻傳播以成為主流。隨著人們對于新媒體訪問需求的日益迫切,來自于媒體網相關的視頻———移動視頻需求正在不斷迅速的增長。要把視覺傳播優勢給一點點的傳播出來,把現實場景呈現的更加具體,給人們帶來強烈的現場沖擊力以及真實性、生動性。在以前傳統的體育文化作品的基礎上,做出一些比較貼近公眾生活中短小且精悍而富含文化意義的微視頻、微電影,并通過多種途徑傳播和分享,這些是對徽州體育傳統文化傳播的有益補充,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體育文化傳播新模式。1.以微電影形式進行徽州體育文化傳播在新媒體背景下,新媒體與數字技術的應用,微電影以平民化的方式體驗以及分享,帶給人們全新感受。它將美學內涵和文化意蘊,借助電影的藝術手法和故事化手法,與徽州本土體育文化的串聯。以不同主題、活動內容,拍攝并制作優秀的徽州傳統體育微電影作品,來傳播徽州體育文化內容。2.以微視頻形式進行徽州體育文化傳播微視頻通過動態的、時間較短的視頻進行傳播,以實現互動的方式服務大眾。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絡視頻(包含短視頻)用戶規模超10億,人均每天刷短視頻達到125分鐘,刷視頻,已經成為每天休閑娛樂的必需品。同時根據調查,僅微信平臺每天分享微視頻1億條,這是微信平臺上的每一個創作者,拍一拍,上傳的一段畫面或一個場景。每一個創作者通過便利的媒介,將徽州體育活動拍攝成為微視頻,進行轉發分享傳播,既弘揚徽州體育文化,又將徽州體育通過短視頻形式展現給大眾領略。3.以網絡直播形式進行徽州體育文化傳播新媒體下的“網絡直播”是當下傳播徽州體育文化一個選擇路徑。大量的用戶也在向移動終端轉化,隨著智能裝備的不斷升級與完善,手機、運動相機等移動設備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使用最頻繁的硬件設備。由于“網絡直播”的大部分信息內容制作過程都是自發行為,這種人人參與的體驗進一步增強了人際網絡在“自媒體”中的活躍強度。[7]人人直播,給全民帶來身臨其境的現場體驗,拉近大眾與徽州體育文化的距離,既吸引了大眾對徽州體育文化的關注,也激發了他們主動傳播,引導公眾領略徽州體育文化的意蘊。例如,徽州板凳龍表演,可以將“做龍”“接龍”“游龍”“舞龍”“拆龍”等內容進行直播講解。將一丁一凳一小龍,一村一姓一長龍等以一種專業人士,給大家直播講解這方面的知識以及觀賞整個舞龍表演。4.以5G+VR形式進行徽州體育文化傳播以“5G+VR”方式,開發全新的徽州體育文化場景,挖掘優秀徽州體育文化故事,將傳統的徽州體育活動實景3D掃描成數字版,放入到了虛擬世界中,以3D場景或其他形式展示,提供一種現場的體驗,以提供參觀者瀏覽。為參觀者提供虛擬徽州體育文化體驗選擇,助力徽州體育文化數字化建設和傳播徽州體育。例如,巖寺的“上九廟會”,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廟會期間,打蓮湘、板凳龍、跑旱船、漁翁戲蚌,搭臺子唱戲等活動。通過專業人士將些活動的流程,背后故事,進行深度挖掘,以微電影、微視頻、微電視、直播或者VR形式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5.以Flash動畫形式進行徽州體育文化傳播Flash動畫是一種依托科技和動畫相結合的藝術形式,是軟件制作出來的數字二維動畫,也是一種圖像,文本和視頻等多種媒體組成的一種流行的媒體動畫。[8]Flash動畫可以融入交互效果和聲音,制作簡單快捷,更加生動形象、引人注目,其展示效果也更為直觀。通過Flash動畫觀賞徽州體育活動中的精彩鏡頭,將視頻畫面精彩的片段制作、保存動態圖像以供欣賞。例如,將葉村疊羅漢的程式:小一柱牌樓、大一柱牌樓、二柱牌樓、三柱牌樓、小四柱牌樓、大四柱牌樓、五柱牌樓、六柱牌樓、七仙山、八柱牌樓、童子拜觀音、金雞飛、聳長人、寶塔連、過仙人橋、普陀崖、蓮花座、滾燈、樹荷花、地荷花、單牛蜢、雙牛蜢等疊羅漢的精彩鏡頭制作成局部動態圖像,使動靜相宜,增強的疊羅漢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增加了畫面的活力和趣味性,同時也使畫面的故事性得到更好地體現。
作者:陳江沄 單位:黃山學院 體育學院
- 上一篇:信息化技術在農田水利施工的運用
- 下一篇:新形勢公共管理體系優化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