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版畫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對策
時間:2022-07-11 09:34:24
導語:幼兒園版畫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版畫就是用雕刻或蝕刻的版印出來的畫,它是繪畫形式的一種,其憑借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和靈活易操作的特點,深受學前階段幼兒的喜愛。在幼兒園開展版畫活動,不僅能豐富幼兒美術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而且能有效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積極意義?;诖耍疚囊杂變好佬g版畫活動為例,探索了版畫活動在幼兒園中的開展意義及有效策略,旨在讓版畫藝術得到推廣與傳承,助推幼兒美育的有效落實。
近年來,版畫藝術被引入幼兒美術實踐活動中,成為幼兒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版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能為幼兒帶來視覺、觸覺等多重感官體驗,使其享受到無窮樂趣。同時,版畫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對很多不擅長繪畫的幼兒來說,他們仍然可以在欣賞版畫、制作版畫中進行美術學習,直觀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此過程中,幼兒的抽象思維和審美能力不僅能得到有效培養,還能使其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都得到顯著提升,對幼兒日后的學習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1.幼兒園開展版畫活動的意義
(1)有利于開闊幼兒的繪畫藝術視野,促進傳統文化的發揚與傳承
對很多幼兒說,談到繪畫藝術,他們會將思維局限于“畫畫”上,殊不知,版畫也是繪畫形式的一種,且版畫藝術在中國的歷史久遠,最早可追溯到唐朝,且在民間得到廣泛應用與發展,至今還流傳著大量精巧、典雅的版畫作品。在幼兒園開展版畫活動:一方面,幼兒可以認識到“畫畫”以外的繪畫形式,對繪畫藝術產生新的認知;另一方面,幼兒可以還能欣賞到各種精美的版畫藝術代表作品,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在開闊其繪畫藝術視野的同時,還有助于我國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發揚與傳承。
(2)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促進其創造潛能的激發
版畫制作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不論是工具的選擇還是材料的運用,都會直接影響版畫制作的效果。幼兒需要在教師引導下,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完成畫、刻、印這三個過程,而不管是哪個環節,都存在著多樣性和隨機性,能最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動手操作的欲望。而在操作過程中,幼兒的雙手、雙眼、大腦會被充分解放出來,他們可以跟隨自己的意愿,將內心的情感依托在“版畫”這個媒介上,進而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幼兒的手、眼、腦不僅能得到協調發展,還能使其思維、情感等素養得到提升。與此同時,隨著幼兒對版畫了解的加深和制版能力的提升,他們可以進行更多的藝術創作,在不斷實踐學習中,幼兒會獲得更多的體驗和感悟,這樣可最大激發出幼兒的創造潛能,使其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得到有效培養與發展。
2.幼兒園版畫活動的組織與開展策略
(1)營造輕松的活動氛圍,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版畫學習中
現代教育心理學與教學論研究表明:教學效果的好壞,不止取決于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還與教學的環境有著莫大關系。這里的“教學環境”不止包括教學的物質環境,還包括精神環境。精神環境就是人們常說的“教學氛圍”,好的教學氛圍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心理學家皮亞杰也曾說過:“兒童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要實現幼兒的發展,就要重視幼兒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睂W前階段的幼兒來說,他們對事物美的感受還停留在啟蒙發育階段,他們的想象力是無限的,但表達力、表現力卻是較弱的。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成長規律和心理特點,為幼兒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版畫學習中,讓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自主觀察、欣賞和探索版畫的美,領略版畫藝術的魅力。例如,在小班開展“紙團印畫”的版畫活動中,為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筆者先為幼兒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營造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在音樂的熏染下,幼兒緊張的情緒得以慢慢緩解,不由自主地集中注意力,參與到后續的學習活動中。此時,由于大多數小班幼兒都沒有接觸過實物印畫,于是筆者親自示范,讓幼兒了解什么是紙團印畫以及怎么制作和使用,由此讓幼兒產生一個直觀的印象,幫助其克服學習中的畏難心理,使其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更加得心應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將幼兒作為課堂的“主體”,在幼兒感到困惑或遇到問題時,以“引導者”的角色給予幼兒理解范圍內的指導,更多地去點撥、啟發他們,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和能動性,為后續的創作活動奠定基礎。
(2)組織版畫欣賞活動,引導幼兒發現美和感受美
世界上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藝術創作往往是對“美”的表達,而要表達美,就需要先懂得什么是美,進而建立一套個人對美的認知體系。幼兒園的美育目標是“引導幼兒感受和發現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版畫作為一種獨特的繪畫藝術形式,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且畫面中蘊藏著豐富的“美”的元素,幼兒可以通過欣賞版畫,了解版畫的藝術特征和其中蘊涵的文化內涵。然而,對學前階段的幼兒來講,他們中絕大多數對版畫的認識少之又少,若在其在此基礎上就去創作,對幼兒而言難度較大。組織版畫欣賞活動是幫助幼兒了解版畫、認識版畫的重要途徑,教師可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為其呈現多樣化的版畫作品,讓其在欣賞、接觸版畫的過程中,打開“發現美的眼睛”,領悟到版畫的線條美、色彩美,對版畫產生更多興趣。同時,優秀的版畫作品可以沖擊幼兒的視覺和情感,使其獲得愉悅的審美體驗,產生審美情趣。對此,教師可以在班級美術角設計版畫區域,篩選一些“兒童化”的版畫作品,如國內的一些帶有民族特色、地區色彩的兒童版畫作品;如國外的一些兒童版畫作品等,將這些作品放在版畫區進行展示,便于幼兒可以近距離欣賞不同類型、風格的版畫作品,讓其在對版畫形成初步認知的同時,感受到版畫創作也并不是那么困難,只要樂于想象,敢于實踐,就一定能創作出優秀的版畫作品。在“賞”版畫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一起“析”版畫,即探索版畫制作的奧秘和趣味,引發其制作的興趣。例如,在欣賞主題為《大魚吃小魚》的兒童版畫作品時,筆者先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作的構圖、色彩、線條及主要內容,并設計了一些相關問題,如“在這幅畫作中你們看到了什么?”“與我們平日的繪畫作品相比較,這幅作品有何不同之處?”“有誰知道這種作品是怎樣創作出來的?”……由此調動幼兒的好奇心,最后筆者鼓勵幼兒:“你們也想創作出這樣的作品嗎?那我們就一起來創作吧!”這樣一來,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創作熱情被最大地激發出來,再開展接下來的版畫創作活動,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合理投放活動材料,調動幼兒的操作興趣
投放材料是幼兒美術類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合理的材料投放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想象力,而且能使其感知覺得到有效發展。在版畫活動中,材料的投放也將直接影響幼兒的操作意愿和活動開展的整體效果。眾所周知,幼兒天生就好奇、好動,他們對身邊的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而教師在版畫活動中投放材料時,要盡量避免單一、重復,而是要豐富材料的種類,根據幼兒們的生活經驗、發展特點等更新材料,讓幼兒對版畫活動保持長久興趣。在版畫活動投放材料時,教師可以幼兒生活為基礎,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材料。在開展小班實物版畫活動投放材料時,可以選擇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各種材料,如玩具小車、蔬菜瓜果、游戲硬幣、樹枝、石頭、紙團、泡沫板等。材料的投放一定要遵循安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等原則,才能最大地激發幼兒參與創作版畫的興趣,同時教師要根據拓印的主題需要,帶領幼兒對材料進行加工或改造,提升材料的多變性,讓幼兒在運用材料時更加得心應手,并收獲豐富的操作體驗。例如,在創作主題為“美麗的花園”版畫時,筆者便引導幼兒,將上海青橫向切開,拓印出玫瑰花的形狀;將苦瓜橫向切開,拓印出花朵的形狀……在中大班幼兒開展拼貼版畫活動中,教師可盡量為幼兒提供既有趣又易操作的活動材料,如各種類型的紙張、毛線、水果網套等,每種材料都有其特有的紋理,讓幼兒自由組合拼貼,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放手讓幼兒去畫、去剪、去印,讓他們在操作中發展思維。比如,“石榴”中用水果網套作為石榴籽,使石榴的形象更逼真生動;“冬日美食”中用報紙搓一搓變成油條,用餐巾紙揉一揉變成珍珠;“一壺熱茶”中用麻布作為桌面背景,與黑色的茶壺、茶杯形成鮮明對比,使整幅畫更加立體真實了……在這樣的親身操作下,幼兒不僅能對生活中的各種材料產生新的認識,而且能感受到版畫創作帶來的樂趣,從而快樂地接受版畫這種繪畫形式。
(4)帶領幼兒創作版畫,體驗版畫制作的樂趣
第一,單色版畫,簡單易學。在幼兒對版畫藝術有一定了解后,教師可帶領幼兒從拓印開始,進行版畫制作。拓印主要分為單色拓印和套色拓印兩種,其中單色拓印的制作更為簡單易操作,特別適合初學版畫階段的幼兒。對此,教師可針對小班或中班幼兒特點,創設他們感興趣的主題,再引導幼兒通過刻板、上色、拓印等環節進行單色版畫的創作。在活動開展前期,教師可將刻板和平涂顏色作為活動重點,鼓勵幼兒勇于探索各種版畫材料,嘗試自主動手操作,在反復的動手實踐中去發現問題、產生思考,進而運用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運用單色拓印制作版畫,對幼兒來說,沒有什么難度,加上這樣的創作可以進行不斷的復制,幼兒可以在重復操作中,看到同一底板上由于底色重疊之后產生各種隨機圖案的效果,在此過程中,幼兒會感受到版畫創作帶來的成就感和喜悅感,進而滋生更加濃厚的創作熱情。隨著幼兒對單色版畫的了解逐漸加深,也逐漸掌握運用美術材料進行單色拓印的技巧后,教師便可與幼兒共同商定版畫創作的主題,引導幼兒圍繞某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命題創作。例如,幼兒都喜歡各種大小動物,小到瓢蟲、蝴蝶、蜜蜂、螞蟻;大到老虎、獅子、大象、熊貓、長頸鹿等。于是,筆者與幼兒商定,以“森林里的動物”為主題進行版畫創作。在創作前,筆者會先利用教室多媒體,為幼兒播放與動物相關的圖片、音視頻,引導幼兒感知不同動物的特點,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動物,運用刻畫、上色、拓印等步驟去創作版畫作品。比如,有很多幼兒都想在自己的“森林”里畫上“熊貓”,但對熊貓的特征不是特別了解,導致不知從何畫起。這時,筆者便為幼兒播放了熊貓的動態視頻,讓他們觀察熊貓在走路時、在玩耍時、在吃飯睡覺時分別是什么樣子的,由此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熊貓的長相、姿勢等特征。鑒于幼兒觀察的角度、繪畫表現能力、認知經驗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因而在這樣的創作活動中,筆者并不會告訴幼兒應該怎么去畫,而是給予他們自主發揮、自由表達的機會,因此,幼兒最后呈現的作品往往都各有千秋,且獨具特色。第二,套色版畫,豐富表達。套色版畫也叫彩色版畫,顧名思義,就是用色彩套印的版畫。相比單色版畫,套色版畫中蘊涵的表現手法和藝術語言更加豐富,也更受幼兒的喜愛。但是套色版畫的創作方式和過程要更為復雜,且制作完成需要較長的時間,因而不僅要求創作者要掌握基本的拓印技巧,還要具備一定的耐心和專注力。然而,3~6歲的幼兒注意力不集中,且他們做事很難保持長久的耐性和專注力,對此,教師可通過創設趣味情境、豐富材料類型等方式,調動幼兒的創作興趣,激發其主動參與制作的積極性。
3.結語
總之,版畫以其獨有的藝術風格和表達內涵,在幼兒園中進行推廣,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積極意義。作為幼兒教師,在開展版畫活動中,要始終堅持幼兒的主體地位,為幼兒創設輕松的創作氛圍,帶領幼兒欣賞優秀的版畫作品,投放幼兒感興趣、易操作的材料,引導幼兒由單色到彩色進行版畫創作,使其在親身體驗和動手操作方面領悟到版畫的魅力,獲得創作的快樂,促進其繪畫能力、藝術審美、動手實踐等能力獲得有效鍛煉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君,顧琦.技趣結合,提升幼兒版畫創作能力[J].早期教育,2017(Z1).
作者:孫心怡 單位:昆山開發區石予幼兒園
- 上一篇: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有效途徑探討
- 下一篇:本科教育中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