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培養學生化學實驗探究能力的有效性
時間:2022-07-11 14:58:46
導語:談培養學生化學實驗探究能力的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化學新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對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化學實驗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途徑。在這個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科素質,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
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實驗探究不僅有利于內容的探索和方法的獲得,而且有利于學生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等目標的形成。那么怎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化學實驗探究能力呢?根據筆者在教學中的體會,談談提升學生化學實驗科學探究能力的幾點建議。
1.利用教材中的化學史,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品質
科學的發展需要許多科學家,從樹枝狩獵到金屬時代,從樹葉遮身到各種科技布面料,從鉆木取火到新型燃料……這些都是無數的科學家創造的化學史,化學史的發展不僅包含科學家的天才智慧,而且體現了嚴謹的科學態度,百折不撓的探究精神、追求真理的執著精神。例如,講到“空氣的成分”時,穿插了這樣一個故事,在17世紀的歐洲,存在一種“燃素”學說,對“燃素”學說持懷疑態度的拉瓦錫,不接受這一觀點。于是他用石墨把金剛石厚厚地包上一層,再把這些烏黑的圓球放在烈火中燒紅。幾小時后,剝開石墨外衣,里面的金剛石竟然完好無損。這個實驗結論和當時流行的“燃素”學說截然相反。為了證明自己的結論,他又做了一系列的實驗,發現了一種稱為“有用空氣”的結論。這個結論和“燃素”學說截然相反,但對科學嚴謹的拉瓦錫仍沒有貿然得出結論。1774年,他又做了定量研究,最終得出結論,絕對沒有“燃素”的存在。1777年,他把這種“有用空氣”正式命名為氧,徹底推翻了“燃素”學說,化學又重新恢復了科學的本來面目。又如,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為了研究炸藥,實驗室爆炸,當場炸死了他的弟弟和幾個助手,諾貝爾在失敗和巨大的痛苦面前卻沒有動搖,繼續將實驗室建在了駁船上,又經歷了駁船爆炸,經過多次試驗,他終于發明了雷管。諾貝爾在科學探究的路上,把挫折踩在腳下,贏得了巨大的成功?還有對科學執著的波義耳;在困苦中堅持不懈的道爾頓;為了科學事業堅韌和忘我的門捷列夫;為了中國的發展,不顧重重阻撓,毅然歸國的侯德榜;這些科學家的生平事跡、奮斗歷程、曲折經歷和成敗得失都是一篇篇的奮斗史,他們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折射出的無私奉獻、嚴謹等高尚品質都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品質的重要途徑。
2.利用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演示實驗中,教師在示范操作的同時,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實驗現象,讓學生在實驗中邊觀察邊思考,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的獨立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基本探究能力。若將兩者有機地結合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例如,在做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時,先要給學生示范操作,并提示學生觀察現象,有些步驟故意留下伏筆,然后將實驗臺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會產生疑問:試管口為什么略向下傾斜?實驗完畢后為什么一定要先撤導氣管,然后熄滅酒精燈?水槽中的水為什么變紅了?氧氣為什么一直收集不滿?試管為什么炸裂了……出現了這些問題,便指導學生繼續帶著疑問找答案。通過演示—實踐—質疑—探究的模式,學生自主地掌握了知識,又提升了探究能力。在演示完CO和CO2的性質實驗后,給學生提出這樣一道實驗題:“現有無色無味的兩瓶氣體,可能是CO和CO2,請你用幾種方法進行檢驗,并進行實驗驗證?!睂W生分組進行實驗,設計這個實驗的目的在于相互探究,挖掘思維能力,使學生養成一種時時探究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又如,在演示黃泥水的過濾實驗后,學生受到了啟發,在做分組實驗時,從家里拿來手絹、紗布、小沙粒、棉花、打孔的瓶蓋、吸管等做了簡易的凈水器,對實驗效果進行了檢驗,面對濾液渾濁的原因又進行了分析探究,對裝置進行了改進。再如,在講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時,分析發生裝置選擇的依據,給出了用多孔隔板的發生裝置,分享了裝置的優點,學生也受到了啟發,在分組實驗時,學生從家里帶來了廢舊的注射器,輸液管、塑料瓶,再利用實驗室的儀器,組裝出了不同的發生裝置,并進行了實驗,同樣達到了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的效果。因此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的有機結合,給學生質疑、思考和探索的機會,長此以往,就能提升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3.利用化學實驗創設情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學習首先要提出問題,提出問題的前提則是發現問題,只有提出問題才能引發學生的一系列探究活動。在化學實驗中,學生要自主地發現問題,教師還要通過不同問題情景的創設,引導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例如,在學習碳酸鹽時,為了探究碳酸鹽的化學性質,筆者給學生做了這樣的實驗:在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燒杯中放入一個新鮮的雞蛋,觀察到雞蛋一邊冒氣泡一邊沉到燒杯底,一會兒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時又下沉,反復進行。學生很是好奇,為什么雞蛋會上浮下沉?教師問:“氣泡是什么?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一連串的提問,使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最后經過討論解決了問題:由于雞蛋外殼的主要成分是CaC03,CaC03遇到稀鹽酸時會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03+2HCl=CaCl2+C02↑+H20,CO2的氣泡緊緊地附在雞蛋殼上,當產生的浮力大于雞蛋的重力時,雞蛋上升;當雞蛋升到液面時氣泡所受的壓力小,一部分CO2氣泡破裂,浮力減小,雞蛋又開始下沉,稀鹽酸接著又和蛋殼發生反應,又產生了CO2,從而使雞蛋再次上浮,如此循環往復上下運動。化學實驗中千變萬化的實驗現象讓學生驚異和不解,正是由于驚異和不解,才開起了探究之旅。又如,在講到“常見的酸和堿”時,事先在準備好的紙上用無色酚酞溶液畫一朵小花,上課時將那張畫有無色小花的紙展示給學生,學生看到的是一張白紙,然后往白紙上噴上NaOH溶液,紙上立即出現了一朵紅色的小花,一會兒之后,再向紅色的小花上噴稀鹽酸,紅花又消失了,這時在學生的詫異和驚嘆中及時提問:“酚酞遇酸、遇堿變成什么顏色?是NaOH溶液中的哪一種粒子使酚酞變成紅色的?紅花為什么又消失了?”問題層層深入,啟發學生一步步探究。通過精心設計和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主動探索,獲得知識,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不但訓練了思維的深度,還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4.利用信息化手段直觀地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化學通常借助實驗來揭示物質的內在奧秘,但有些化學實驗現象是不能直接觀察或不便觀察的,更有甚者不能通過實驗操作來實現,如果用語言文字加以說明,會顯得蒼白無力??梢越柚嗝襟w技術,把課堂上看不清楚的實驗現象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例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這節內容時,探究四種金屬Mg、Zn、Fe、Cu的活動性,這些金屬哪些能和鹽酸發生化學反應?反應的劇烈程度是怎樣的?要借助實驗現象對比得出四種金屬元素的活動性順序。但由于教室學生多,只有坐在前排的學生能看見,而且現象微弱得看不清楚,因此筆者采用了西沃白板和西沃手機助手,利用西沃手機助手實物展臺的直播功能,將實驗全過程放大,直播到了西沃白板上,這樣全體學生都看到了化學反應的全過程——是否產生氣泡、產生氣泡的數量、反應速度快慢。在整個演示實驗過程中,通過實驗現象較易地掌握了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強弱,為學生開展探究提供了條件。同時筆者經常使用虛擬化學實驗室、西沃白板、樂樂課堂、愛學堂等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動畫、文字、聲音,利用放大、慢速、定格展示微觀世界,模擬化學反應,用各種感官來感知信息。例如,在講解水的電解實驗的實質時,運用動畫演示,學生清楚地觀察到了水分子分裂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每2個氫原子結合成1個氫氣分子,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很多個氧分子構成氧氣,很多個氫氣分子構成氫氣。這就很直觀揭示了化學變化的實質: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同時揭示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通過多媒體演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在信息化社會下信息的收集處理能力,更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激發學習興趣,符合現代學生的思維學習習慣。又如,CO還原Fe2O3的實驗,這些實驗操作雖然有一定的危險性,但筆者還是放心地讓學生大膽操作,要求學生在操作時和裝置保持一定的距離,出現的不良后果再進行研究探索思考,這樣的實驗有利于出現問題后再探索研究。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創新意識和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
5.通過舉辦化學實驗技能大賽,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實驗技能比賽是培養學生崇尚科學,勇于實踐,提高創新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的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通過一段時間的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實驗能力培養,有組織地開展一次化學實驗技能操作大賽,在全校學生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本校每年都會舉行“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大賽”,大賽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既有個人的競爭,也有團體的配合,試題分為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和實驗探究,個人賽可以凸顯學生的獨立操作技能,需要學生冷靜思考,有序地操作;團體賽既要有個人的能力又要有團體的智慧,在合作中設計實驗方案,分工合作,集思廣益。例如,在個人賽中給出儀器,組裝一套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并驗證CO2的相關性質,這種操作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操作能力,而操作能力的提高也為學生的探究能力打下了基礎,探究的成功需要實驗驗證,實驗操作技能不過關,就談不上探究。又如,在團體賽中設計趣味賽,每兩名學生事先設計一個趣味實驗,然后上臺介紹實驗原理、所用的藥品、儀器,并進行操作演示,而臺下的學生則驚嘆和羨慕,因此每年報名參加比賽的學生都爭先恐后,學生都會事先進行充分的準備,上網查找資料,反復地做實驗,且不斷改進裝置和更換儀器,使實驗達到最佳效果。再如,在探究性實驗環節中,教師事先準備好多題目,由競賽選手抽簽決定試題題目,如有這樣一道實驗題:“請同學們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鑒別稀H2SO、Na2CO3溶液、Ca(OH)2溶液?!睂W生抽到題后,經小組合作討論、寫好實驗方案,再根據實驗桌上提供的藥品,進行驗證,方案可行的保留,最后提交答案,在驗證過程中,評委也在一直觀察實驗現象及結論。教師根據學生設計的方案評出優勝者。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盡的,這樣的平臺給他們提供了探究的空間。每年通過這樣的比賽,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都很高,每次做實驗也不再是照本宣科,出現問題積極探究,都能自主地設計和探究一些課外的實驗,極大地調動了積極性和思維,逐步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6.通過家庭小實驗或生活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創新精神與探究能力的激發,探究潛能的挖掘,僅依靠課堂上的演示實驗與分組實驗遠遠不夠,還需要設計一些課外小實驗和家庭小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驗能力以及對實驗問題的思維分析能力。恰當地選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品就能開展家庭小實驗,這類實驗學生在家就能獨立完成。這些實驗相對安全,且操作相對簡單,例如,在做鐵釘生銹的實驗時,實驗時間太長,可以提前一周布置學生在家里做,學生每天觀察在不同條件下鐵釘的變化情形,并將觀察現象記錄下來,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匯報分析;又如,長期使用的燒水壺和熱水瓶膽內會有沉積的水垢,在實驗室可以利用稀鹽酸或稀硫酸去除,那么在家里可以利用廚房中的哪些用品去除水垢?筆者讓學生回到家里親自實驗,學生通過實驗選擇了白醋和食醋,并將實驗現象記錄下來,到學校匯報分析后,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食醋除水垢不能除得很干凈?”筆者給他們解釋白醋和食醋的主要成分都是醋酸,但白醋中醋酸的濃度是36%,而食醋濃度比白醋濃度小,所以會有差別,對他們提出的問題進行鼓勵,他們的積極性都很高,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加了學生的實驗生活技能。再如,在學習了酸堿鹽的知識后,要求學生回家利用廚房的用品鑒別食鹽和碳酸鈉,第二天交流匯報:一種用物理方法,嘗兩種用品的味道并提醒學生廚房的用品無毒,可以嘗,但實驗室的藥品不可以嘗;另一種是滴加食醋,若觀察產生氣泡的是碳酸鈉,無現象的是則為氯化鈉。家庭小實驗不受實驗室規則的限制,但同樣能培養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且將抽象的化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中,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將化學實驗應用于生活實際,讓學生走向社會,使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生活實踐的密切關系。在學習有關溶液酸堿性和PH等化學知識后,筆者給學生布置作業,回家檢測家里洗發水、洗滌劑、食醋、牛奶的酸堿性,或檢驗村子附近小溪水質的硬度和酸堿性。實踐證明,課外實驗中呈現出的化學現象,都來源于生活,更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究欲,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7.利用試題中的探究性實驗習題,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化學試題中的探究性習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信息的提取匯總能力、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這類試題往往以實驗為載體,對實驗設計能力、觀察分析、實驗操作技能、探究實踐能力等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估。例如,中考試卷中出現這樣一道題:某學?;瘜W課外實驗小組的學生在做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盛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反應了一段時間后,學生發現忘記滴加酸堿指示劑了,于是,他們想知道此時燒杯中溶液的溶質成分究竟是什么?于是進行了探究。提出問題:此時燒杯中溶液的溶質是什么?學生討論后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猜想一:CaCl2;猜想二:;猜想三:CaCl2和Ca(OH)2的混合物;猜想四:HCl、Ca(OH)2和CaCl2的混合物。小組討論后一致認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資料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設計實驗:學生設計了幾種不同的實驗方案,證明猜想二是成立的.請你幫他們填寫有關的實驗步驟或實驗現象。反思交流:要使燒杯內溶液的溶質僅含有CaCl2,需要除去其他雜質,其中的一種方法是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然后過濾,該除雜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這樣的試題設計具有合理的梯度,不但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間的縱橫關系,而且有助于學生拓展思路,提供思維的空間,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又如,這樣一道實驗題:要得到CaCl2溶液,有下列實驗方案:方案一CaO和稀鹽酸反應;方案二CaSO4和BaCl2溶液反應;方案三Ca(OH)2和稀鹽酸反應;方案四CaC03和稀鹽酸反應,選取最恰當的實驗方案。學生在實驗探究中舍棄實驗步驟復雜的、產率小、原料成本高的方案,最后找出最好的三種方案:CaC03、Ca(OH)2分別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aCl2溶液。通過實驗試題,做探究性實驗,學會了用實驗研究化學問題的方法和方向,為探究性實驗提供了思路,掌握了實驗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獨立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傊瑢嶒炋骄磕芰Φ呐囵B與提升,是進行一切實驗探究活動的基礎,也是化學學科學習的一種基本知識的技能儲備,更是提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對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我國在21世紀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文莉.淺談化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2015(05).
[2]李月彩.如何通過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廣西教育,2010(14).
[3]方治華,郭霖.信息技術在化學探究實驗中的作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2).
作者:于春香 單位:甘肅省敦煌市黃渠中學
- 上一篇:尋找生活中的“小確幸”思考
- 下一篇:人本主義下以集體為中心的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