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現狀及優化策略
時間:2022-08-12 11:21:31
導語: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現狀及優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繪本是一種文字和插圖相結合的有趣的閱讀材料,圖畫新穎,活靈活現,富有創意,其內容也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因此更加適合于低年級學生閱讀。精美可愛的插畫,簡短有趣的文字,充滿想象力的細節設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同時也豐富著兒童的情感。在此背景下,筆者通過對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現狀進行調查,提出在低年級中應用繪本促進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兒童繪本的特點
(一)插畫精美
繪本的插圖色彩較為分明,容易識別,全部都是彩色繪本,在顏色上十分飽滿,十分生動,這樣的設計符合小學生的需求,還能幫助學生愛上插畫,愛上閱讀,與此同時也能有效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
(二)文字簡單
繪本的文字比較少,因此更適合低年級小學生每天去閱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圖文結合,通俗易懂。
(三)想象力豐富
繪本的配圖和文字能夠開發學生的想象力?,F在設計的很多繪本都是多維立體的,能夠有效地發散學生的思維,學生通過觀察插畫能夠進一步地想象,可以在原有的繪本文字上進行創造,這大大增加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四)貼近生活
繪本的設計大部分貼近生活,使孩子們在繪本閱讀中就可以發現生活,從書中學習生活技巧。
(五)主題豐富
繪本劃分為不同主題,有親情、生活、常識等一系列的內容,所以題材較為豐富,形式風格較為多樣,讓學生們在繪本書里發現一個更精彩的世界。
二、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現狀
(一)繪本作品選擇盲目,缺乏鑒賞
很多的家長和老師在挑選繪本時,是比較盲目的,并沒有從學生實際出發,繪本的選擇比較盲目。繪本的插圖都是與文本相互聯系的,有部分內容是需要進行深度分析才能夠獲取到的。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不足,對插圖的分析只停留在表面。同時,對于繪本插圖,教師也沒有進行過多的指導,學習目光短淺,欠缺一定的鑒賞水平。這就導致了學生解讀插圖的能力比較弱,他們只喜歡看自己喜歡的插畫,沉浸在自己的喜歡里,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二)繪本閱讀僅停留在淺閱讀
小學生正處在對事物產生極強的新鮮感的階段,因為年齡的特點,他們的理解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使他們對事物產生新鮮感。插圖五顏六色,形象生動,能夠引起他們對插圖的好奇心。同時這個階段的學生處于習慣的養成階段,極容易分心,注意力不能夠完全集中。調查發現,很多學生隨意地看繪本插圖,來回反復地翻閱,并沒有按順序閱讀,這樣不但不會幫助學生學習,反而會影響學生探尋故事的完整性。
(三)重圖輕文,容易忽略文本的價值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圖片的關注度、喜愛度會更高,經常會忽視文字的重要性。他們更喜歡顏色鮮艷的繪本,對中國傳統的水墨黑白繪本不感興趣。小學生們更加盲目地追求顏色比較鮮艷的插圖,忽視了一些黑白插圖的價值。他們認為顏色鮮艷的插圖才具有“美”的特征,鑒賞水平較低。小學生對于一些卡通漫畫類的圖片,尤其喜愛。孩子們經常翻閱圖片,從而忽視了對文字本身的閱讀。這表明,學生們會盲目地喜愛一類插圖,忽視文本的作用,他們經常會借助插圖去進行思考,忽視文字的作用。
(四)教師繪本教學方法的單一性
很多教師運用繪本進行教學的經驗相對不足,新的師資力量并不能熟練掌握繪本教學,不能深刻準確地延伸出插圖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這降低了學生們開發思維創新能力,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因為缺乏關于運用繪本教學的一些理論知識,教師不能及時灌輸給學生們繪本圖文的重要意義,從而導致學生們學習的主觀能力上升緩慢。教師自身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很多教師自認為對繪本內容很熟悉,不需要繼續進行繪本學習,所以運用繪本教學的有關理論知識比較薄弱。
三、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選擇適合兒童的繪本作品
1.選擇優秀的繪本對于繪本的選擇,教師應當不斷地尋找和思考,認真地劃分,了解繪本適合的年齡階段,幫助學生去理解繪本內容;選擇中外優秀的繪本進行引導閱讀和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教師將繪本劃分模塊,劃分不同的主題進行解讀。2.選擇低年級學生感興趣的繪本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這樣才能進行合適的繪本選擇,在這一階段,小學生的形象思維應占主要地位。根據斯佩里左右腦分工理論,教學時,教師應將圖文進行結合,提高學生的興趣。在課堂導入環節運用教材插圖,色彩鮮明的圖畫可以幫助老師彌補小學生階段認知能力不足,從而改善小學生對繪本的理解。這種方法不僅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并且能讓孩子們對繪本的理解與思考更深入。3.選擇符合低年級孩童年齡特征的繪本低年級的小學生感知圖文關系的能力有限,因此,要選擇適合他們的繪本閱讀。他們更喜歡顏色美觀、靚麗的圖片,因此,想要提升鑒賞水平以及感受圖文關系的能力,就需要增加讀圖的機會,養成讀圖的習慣。教師培養學生的鑒賞插圖的水平,讓學生根據不同的顏色,感受不同的視覺沖擊,形成對不同色彩的認知,體會藝術形式的整體風格和美感。學生通過感知不同的插圖,逐步深化對插圖的認知,開闊視野,培養鑒圖水平,感知圖片與文本的關聯。
(二)寓繪本于生活
兒童在生活經驗中獲得知識,圖像的鑒賞也來源于生活。部分學生單純地將圖畫定義為自己喜歡的圖片,沒有形成對繪本圖畫的正確理解。因此教師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認識不同種類的插圖,并知道每一種插圖都值得研究;使學生通過生活來開闊視野,解讀更多圖片,不要只關注自己喜愛的一類插圖。教師要融繪本于生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
(三)注重繪本中文本價值的體現
對于繪本的閱讀不能僅僅局限于插圖的美觀,更要注重文本內容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因此,家長和教師在兒童繪本閱讀方面要做到,幫助兒童主動地探索如何才能夠更好地利用文本的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鍛煉他們自主創作的能力。對于學生能力培養的途徑也是多方多面的,無論是從文本入手,還是從圖畫入手,幫助學生文本結合,有順序地閱讀,更好地培養閱讀的好習慣,更好地實現繪本的文本價值。
(四)教師要豐富自身對繪本的理解
教師應該大量地閱讀繪本,幫助兒童進行篩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運用繪本插圖,讓繪本去輔助教學,使繪本教學與課堂教學完美地結合起來,正確地、有選擇地去運用繪本進行教學。繪本的圖片與文字不同,它更具形象性,因此,教師也應該正確地樹立運用繪本教學的意識,豐富教學內容。
(五)教師要采用多種繪本教學方法
繪本教學是靈活多樣的,教師不僅僅要熟悉繪本插圖,而且對插圖要有自己主觀的看法和獨到的見解,改變課堂模式,提升運用頻率。教師應該注意繪本教學的方式方法,在新授時運用繪本中的相關插圖,吸引學生興趣,使得繪本和課文相輔相成,進而使學生應用繪本插圖來理解課文;將教育從對書本文字的理解上升到對學生感受插圖美的培養,提高學生們從插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們融入書中繪本的插圖,深刻體會作者的良苦用心。
四、結語
繪本結合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它的畫面豐富,文字簡潔,故事生動有趣,具有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師和家長要更好地應用繪本,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賈琳琳2022《利用繪本閱讀進行幼兒園語言活動開展的探索與實踐》,《第二課堂》第3期。
陳梅芬2022《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淺探》,《學苑教育》第6期。
作者:李美玲
- 上一篇:期刊特色欄目確保持久生命力分析
- 下一篇:小學語文學業評價學生心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