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學業評價學生心理探討
時間:2022-08-12 11:24:03
導語:小學語文學業評價學生心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語文學業評價中,對學生學業評價心理進行探討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發現不健康的心理反應權重比例,并從學生、學校、家庭等層面給出改進建議,從而使學生在語文學業評價中逐漸具有健康的心理反應。問卷以時間為序,針對學生學業評價前、評價中、評價后的心理反應及面對評價結果時的心理反應,認識到了其影響和危害,并給予了必要的心理輔導,進一步完善了評價的促進功能。
【關鍵詞】語文;學業評價;心理反應;心理干預
一、關注小學語文學業評價學生心理反應的意義
“雙減”背景下,我們要特別關注作業評價對小學生心理的反應。小學語文學業評價中學生心理反應主要有兩種:健康心理反應和不健康心理反應。對學生在小學語文學業評價中的心理反應進行探討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發現不健康的心理反應權重比例,并從學生、學校、家庭等層面給出改進建議,從而使學生在語文學業評價中逐漸具有健康的心理反應,提升評價的激勵功能。小學生的語文學業評價心理反應按時間來分可分為評價前、評價時、評價后的心理反應三個階段。對于小學生來說,在評價前不良的心理反應主要有緊張、擔心、厭惡等現象;評價時的不良心理反應主要有緊張、害怕、遺忘等現象;評價后的不良心理反應主要有緊張、擔心、害怕、厭惡等現象,在這一階段更需要對學生的不良心理反應進行干預,使他們的心理得以調節,逐漸將不良心理反應帶來的影響轉化為可利用的、有效的資源,幫助學生身心健康朝向良性發展。
二、小學語文學業評價學生心理反應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我們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采用了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心理繪畫療法。尤其是“心理繪畫療法是指心理學專業人員通過應用繪畫和心理咨詢的技術對來訪者進行心理分析、測試和咨詢的方法?!薄皥D畫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投射性,它可以反應人們內在的情緒和情結。它可以繞過人們的防御心,在那些線條、構圖和色彩中栩栩如生地展現人們的內心世界?!薄爱嬌系拿恳还P線條、每一塊圖案都是自己內心的反映,它要比現實的你更坦誠、更直白。當你能夠讀懂這些畫時,這說明你已經可以真正和自己的心靈開始交流了?!贝朔椒ㄖ饕\用在小學語文評價前、后的心理干預中。
三、學生對評價結果的心理反應,調查統計數據和現況分析
我們分別針對小學語文學科在評價前、評價中、評價后以及“學生對評價結果(成績)的心理反應”,設計相應調查問卷。此次調查共訪問47人,發放問卷各47份,共188份。從四個方面對學生的敏感心理、文飾心理、對待評價結果的態度、厭惡心理進行了調查。1.在《敏感心理調查問卷》中,有四個維度:分數高低、他人評價、是否公正、是否有指導作用。統計后可知,多數學生最關心的是分數的高低,其次是他人的評價,而對于語文學業評價給自己的學習帶來多少啟發和思考,關注的人不多。從統計的數據和分析來看,大部分學生對評價結果的指導價值和意義還沒有正確的認識,還不會根據這一結果指導自己的學習實踐,不會從中找到自己的短板和優勢。因此,如何讓學生正確看待評價亟需引導。2.所謂文飾心理,是指學生在沒有獲得理想的語文學業評價結果時,產生的一種防御心理。這種心理反應的表現有三種:一是投射心理,即以“別人和我差不多”為自己開脫;二是“怨天尤人式的心理反應”,即把出現問題的原因歸結為客觀因素;三是合理化———“自我精神安慰式的心理反應”,以此獲得心理平衡。從《文飾心理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當評價結果不理想時“沒關系,努力就好”的“自我安慰”反應占的比重是最大的,約占51.8%,其次是投射“沒關系,很多人的評價結果同我一樣”,具有這種心態的學生不能在評價的基礎上查漏補缺,因此也就影響了自己進一步的成長和提高。3.學生的其他想法概括起來有以下三種:一是無奈、認命,占11.2%;二是后悔自己不認真,占3.7%;三是擔心父母的批評,占7.4%。這樣的態度屬于申辯心理,由《學生對語文學業評價結果的心理反應———態度調查問卷》中可知,22.2%的學生會及時向老師反映情況,7.4%的學生接受結果,并反映情況,提出對語文學業評價結果的看法,申辯個人的觀點,70.4%的學生不會提出意見,申辯自己的看法。這說明,大部分學生比較關注自己的成績,即使他們不愿意接受這樣的評價,或者對這樣的評價結果有疑義,但也會接受與個人實際情況不符合的評價結論。因此在小學階段,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有待提高,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不畏權威、獨具特點的個性心理品質。4.從《學生對語文學業評價結果的心理反應———厭惡心理調查問卷》中可知70.4%的學生是不厭惡這樣的評價結果的。不厭惡的原因有四種:成績每次都比較高、功夫不夠、沒關系努力就好、對自己知識掌握有幫助,最后一種占比最大。學生厭惡語文學業評價結果的原因有三種:擔心同學疏遠、擔心父母批評、學習成績不好,最后一個原因占比較大。這一現象表明,學生在面對成績時,大部分學生不厭惡是因為可以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檢測出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查漏補缺,以促進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大部分學生厭惡的原因仍然是成績不好,有擔心,有顧慮。一方面我們要營造良好和諧的語文學習環境,正確面對學生的成績;另一方面需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成績觀,語文學習觀、成績觀要從學生和成人同時做起。
四、小學語文學業評價學生心理反應如何完善評價,促進小學生健康發展
從這次的調查情況來看,當前小學生在語文學業評價中的心理反應既有積極的意義,也有許多不良心理因素,導致學生無法積極參與語文學業評價,不利于學生正確利用語文學業評價所獲得的信息來指導自己的學習實踐,提高自己的學業成績。要使語文評價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心理反應有效地削弱,轉化為健康的心理反應,進一步完善小學語文學業評價的促進、激勵功能,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家長和學校教師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一)做好語文學業評價的學習講座。作為學校層面應該在開展學業評價之前,協同各任課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要以主題隊會等易被學生接受、理解的形式,開展關于語文學業評價的意義和價值的通識學習,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學業評價對自身茁壯成長的重要意義,為此做好以下幾點。1.學生理解語文學業評價的意義,了解試卷、題型,充分了解語文學業評價的難度,從而降低學生不必要擔心的心理反應。2.做好家校溝通,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語文學業評價觀”。3.學校要建立好良好的語文學業評價氛圍。(二)評價結果的處理。1.學校層面:“在考試結果處理方面,要做出具體的分析指導,不公布學生成績并按考試成績排名??荚嚭推渌u價方法一樣,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對考試的結果應加強分析指導,重在為學生提供建設性的改進意見,而不應成為給學生‘加壓’的手段?!?.家庭層面:作為家長要清楚地認識到分數雖然能說明一些問題,但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幫助孩子尋找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制定今后的奮斗目標最重要。而不是與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然后批評、指責甚至是打罵,給孩子在語文學業評價過程中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和陰影。3.班級層面:營造溫暖班集體,讓學生找到歸屬感。每個孩子不管成績好壞都渴望受人尊重、被人理解、被人關心,尤其渴望能夠融入集體之中。對于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孩子,不應被同學戲謔、集體排斥,應該關心他們,理解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和力量,就會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樂于改進。4.個人層面: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成績觀,使他們能夠正確看待語文成績。學生要認識到對于個體的價值評價不僅僅體現在分數本身,考試評價也不是達成理想的唯一途徑??荚囋u價是查漏補缺很好的途徑,學生應積極利用試卷上反映出來的知識薄弱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三)有針對性地適時做好語文學業評價前、評價后的心理干預。我們在實施心理干預的過程中采用的是心理繪畫療法。在語文學業評價前的心理干預有了效果,對即將面臨的考試評價減輕了壓力,只是在真實地面對試卷時,面對自己的成績時壓力又增加了?!跋矚g”這一心理反應在“語文學業評價前”人數占55.6%,“評價中”占65.4%,“評價后”占81.5%,喜歡的人數都已過半,尤其是評價后,喜歡的人數占絕大部分;“不反對”這一心理反應,在語文學業評價前占70.4%,評價中占74.1%,評價后占77.8%。這些數據都充分證明,心理干預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四)改變單一的紙筆測試?!翱荚囍皇菍W生評價的一種方式,要將考試和其他評價方法,如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描述學生發展的狀況?!币局耙陨鸀楸尽钡乃枷虢Y合學校實際、學生實際,讓學生參與到評價內容和標準的制訂中來,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形成并開展教師評、師生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同時,建議探索、嘗試采用真實評價?!昂喲灾?,真實評價就是基于真實任務情境的評價。真實評價是在對傳統測驗的批判和反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傳統的測驗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再現,遠離真實的生活情境,而不能考查學生形成假設、進行推理、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真實評價則改變了教師知識的唯一來源的僵化思維,讓學生在真實的教育情境中自己探究問題發現知識?!保ㄎ澹┳⒅卣Z文學業評價過程的人文關懷。語文學業評價應實行素質評價,應充分體現對學生發展的關懷,以語文學習過程為主體進行評價,如對語文知識的獲得、獲得語文知識的方法,語文知識是否轉化為能力以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情緒、態度等方面的評價。學校及教師應做學生的賞識者。以個體的健康發展與成長為評價標準來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需要,關注學生的努力,欣賞學生的進步,建立彼此信任的友好關系。學校教育只有做到以學生為本,才能真正體現出語文學業評價的人文關懷,就可以較好地維護學生心理的安全和健康。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姬天舒,李艷麗.心理繪畫療法[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6.
[3]嚴文華.心理魔法壺(心理解析新理念)[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
[4]朱建軍,蔡晨瑞.我畫我心:意象對話解讀人心[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王芳 單位: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人和路小學
- 上一篇: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現狀及優化策略
- 下一篇:小學識字教學如何滲透審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