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學習力培養策略

時間:2022-08-12 14:49:32

導語: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學習力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學習力培養策略

摘要:英語是運用最廣也最為普遍的語言,社會上需要大量的英語人才。目前,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教育對于英語教學不容忽視,應當要十分重視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學習培養;實踐探討

中職院校是主要培養社會型人才的地方,所以中職院校的教育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中職教育為社會各大企業輸送職業人才,而個體英語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個體在競爭某些崗位時展現出優勢,最終獲取就業機會,并有利于提升國家經濟水平。因此,作為中職英語教師,應該在具備專業素養的同時,極大地運用專業知識,合理利用教育資源,聯系溝通其他教育,為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力做出努力。老師對教學模式也進行了改革,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上來,這樣就提高了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一、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習力培養的意義

社會經濟和科技都在不斷發展,這就要求學校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性人才。中職學校是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場地。英語學習的質量是社會檢驗人才的一項重要標準,所以中職教學一定要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但是在實際的英語學習中,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質量,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一定要注意轉變教學形式,從而更好地提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二、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動機不足

有些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初中三年的英語學習因為主觀或客觀的原因放棄了。有些學生甚至對英語有抵觸情緒。他們認為在中職學校,英語應該是邊緣化的、無關緊要的科目。如果還要像普通初高中一樣進行規范的英語學習,那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負擔。他們認為自己的主要學習任務在于所選擇的專業。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部分學生完成英語相關的學習任務和作業都是迫于期末考核的壓力,無奈強迫自己去應對。一部分學生想重新開始好好學習英語,但由于基礎過于薄弱,課堂大量知識點的講解讓他們有心無力,跟不上老師講解和練習的速度,久而久之興趣和動力消退。還有一部分學生英語基礎尚可,但課堂上聽講和互動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名學生,他們的學習顯得“孤獨”而“無趣”,自然而然地,他們也會受到周圍那些放棄英語學習的同學的影響,漸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

(二)交往動機不足

交往動機的不足主要因為缺乏課堂的有效互動。交往動機產生的基礎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贊許、認可和支持等。它的產生,往往與團隊作業和合作活動關聯在一起。在大多數的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由于大多數學生的倦怠和反感,英語課堂成為“一潭死水”。整個課堂教學缺少了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積極有效的互動,學生的消極情緒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而教學積極性的減弱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學生的英語學習,使學生產生了英語學習無聊且不實用的印象。由此來看,課堂的教與學形成了不良循環。

(三)成就動機不足

成就動機是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以期讓自己能夠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成就動機的產生建立在自己的行為和付出獲得別人尊敬和需要的基礎上。對于大多數中職學生來說,英語的低分是導致中考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不僅語法知識匱乏,最基礎的單詞短語搭配的積累也很少。他們自感已經失去了學習英語的最佳時間,對英語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他們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期待值非常低,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學習和運用英語,英語帶給他們的只有挫敗感,從來沒有任何成就感。所以中職英語課堂上,我們發現學生不會主動積極完成學習任務,更不會主動積極回答問題。

(四)缺乏學習自信心

由于教育偏見問題和學生成績問題等消極因素的影響,中職學生在參與學習時經常會出現缺乏自信心的狀況,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低下,一旦面對困難就會氣餒、陷入消極情緒。在負面的自我暗示下,學生的學習意識將會變得愈發薄弱,認為自己認真學習也無法提高英語成績,最終選擇用得過且過的態度面對中職學習和生活。

三、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力的策略

(一)提升學生應用英語的交流能力

中職學生的綜合職業競爭力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外,還需要在英語學習中不斷地提升他們的英語交流和溝通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等方式,在英語教學中為學生設定英語的語言交流環境,提升學生的英語交流和溝通能力。例如,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演講活動。在每堂英語課開始之前,可以抽出相應的時間,由班級中的學生輪流進行英語演講,這樣就可以提升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增強學生在日常工作中的英語競爭力。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展開英語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發達,這一技術被廣泛地運用到教學中,同時也受到了各大教育部門的高度喜愛。英語是一門國際性的語言,涉及的內容復雜且比較枯燥,這就讓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辦法提起精神。中職英語老師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上來,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也增加了課堂的主要內容,學生在圖片以及視頻的模式下吸收知識,這就激發了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例如,在講到“famouspeople”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可以在講課之前先讓學生準備好自己最喜歡的名人故事,老師在講課過程中會和學生進行互動,向學生提問:“Whydoyoulikethisperson?”學生在思考之后可以嘗試用英語回答老師的問題。這一環節就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有效的訓練,也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引導學生,并讓學生保持對英語的好奇心,以此來完成英語課堂教學。

(三)創建情景模式教學

英語不是我國的母語,所以在日常生活里很少使用。學生沒有語言環境,也不太清楚這一語言背后的文化知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就漸漸降低了。中職英語老師為了高效開展英語課堂,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英語溝通的環境與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地用英語進行交流,以此來提升英語口語訓練的能力。例如,在學習“socialcustom”這一節內容時,這一篇主要的學習目標就是讓學生對材料中出現的禮儀文化有一個認識與了解。在這一情況下,老師為了讓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學到更多的知識,老師可以采用分小組的模式讓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自己對禮儀的了解和看法,并且讓學生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模仿,以此來加深對內容的印象。在這一節課講完之后,英語老師可以為學生做一個延伸,給學生講述我國的傳統禮儀知識,讓學生感受這兩個國家禮儀的不同之處,以此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在完成基礎學習后,可以對課外知識進行一個積累。

(四)將專業特色和英語教學結合起來

將就業需要和英語學習結合起來,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職場語言溝通是中職英語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指的是通過對語言的學習和實踐,使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與職場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很多中職學生覺得英語無關緊要甚至無用,其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覺得英語學習與他們的專業發展和就業前景沒有關系。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與他們的專業知識并不是割裂的。例如,電子商務專業有涉外商貿來往的業務;對于護理助產專業的學生來說,醫院的科室都有英文標識;幼師專業更需要加強幼兒英語教學的訓練;導游專業、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英語運用水平來與外國旅客進行通暢的溝通等。將英語教學和學生的專業特色結合起來,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以后的就業環境需要具備一定的英語應用技能,對他們提高職場競爭力、更快地適應他們的行業發展趨勢是大有裨益的。只有當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能促進他們的專業發展,能提高他們職業素養的時候,他們才會產生強大的驅動力,驅動他們去學習和了解英語。

(五)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會讓學生對老師產生信任感,所以中職英語老師應該和學生拉近距離,多與學生交流溝通,這樣師生關系才會越來越和諧。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那么在日常上課的時候,就要做到以生為本,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主動加入課堂學習中,這樣也能為以后的教學打好基礎。例如,對于初入中職的學生,老師可以先傳授一些簡單的英語基礎,如“hello,thankyou”等,并且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這些詞匯,在學生和老師進行交流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英語中帶著中文的部分,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并且和學生進行溝通。時間久了,學生就對英語沒有了恐懼心理,還可以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耐心和愛心,以此讓學生對英語產生信心,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中職英語教師應當認識到培養英語學習力的重要性,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強化對學習力的培養力度,讓學生從英語學習中形成積極正面的態度,從而正確地看待學習和生活,綜合能力獲得持續提升。

作者:韋恩 單位:上海第二輕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