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風險管理應對措施
時間:2022-08-18 08:41:56
導語:中小企業風險管理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和經濟時代的到來,風險管理成為企業實現整體戰略目標的“監管儀”,將潛在影響控制在預期內,為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各項風險提供了依托。風險管理成功與否,關系到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谖覈?a href="http://www.trq119.com/article/758403.html" target="_blank">中小企業現存風險管理隱患,文章提出相應建議:企業管理者應通過打造企業文化、強化風險意識、更新決策技術、完善組織機構、建立風控制度等方法來有效進行風險管理和規避風險,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風險管理;中小企業;決策技術
1中小企業風險管理現存隱患
1.1風險管理意識淡薄
我國中小企業員工風險意識普遍較低,其管理者也缺乏風險管理理念。因此,對于企業日常的決策主要依靠經驗主義,并沒有科學、合理的決策程序,更缺乏風險管理,容易忽視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潛在的風險。即使有個別企業制定了風險管理制度,也很難主動推行,多處于被動維持狀態。只有當風險已對企業造成影響才會被動去解決。而有些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企業在風險來臨時就會被一擊之下潰不成軍。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中小企業在擴大規模的進程中,以滿足現狀為主,盲目追求眼前既得利益,為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一時先機,不惜忽視風險,采取冒進措施,最終導致企業損失慘重。這都是企業員工風險管理意識淡薄的體現。
1.2風險管理決策技術滯后
我國大多中小企業是改革開放后逐步興起的,發展時間較短,其整體風險管理水平較經濟發達國家尚有差距。目前全球經濟迅猛發展,各中小企業也在逐步擴大業務規模,緊跟發展潮流,但隨之而來的還有風險復雜性的提升。面對各類復雜的風險,中小企業現有手段并不足以應對,尤其遇到突發風險時,常表現為慌亂無措,最終“死馬當活馬醫”、草草決策了事,使得企業經營成果受損。這類情況并不少見,因此中小企業需通過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來應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提高管理決策技術。
1.3內部組織機構不完善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較晚,內部結構尚有不合理機制,導致各部門責任劃分不清晰,員工的職責和操作流程不夠明確,由此一來,不利于設立獨立的風險管理組織機構。盡管目前我國少數企業已設立了專門的風險管理組織機構,但由于其機構經理不夠專業,且該機構內部成員責任模糊、風險管理主體不清晰,使得企業內各部門間責任關系混亂,出現問題時,易互相推卸責任,導致整個風險管理因缺乏約束而失效。因此,“用專業、獨立、權威的風險管理機構來統籌負責整個公司的風險管理”這一設想并未真正實現。
1.4風險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健全
風險管理制度是企業進行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核心所在。因此,要加強風險管理必須先設立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而目前我國各中小企業的風險管理制度普遍缺失,僅有少數企業建立了風險管理制度,卻缺乏實質性。主要原因是風險標識、管控方式等不明確,缺乏實操性。除此之外,少數企業自身的發展與其內設的風險管理制度嚴重脫節,使之不僅不能有助于企業的發展,甚至會形成一定的阻礙。當企業內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多數中小企業的風險管理制度并不能隨環境變化而及時調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風險管理制度形同虛設且缺乏實際作用。
2中小企業風險管理的應對措施
2.1打造企業文化,增強風險意識
企業文化是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長遠發展必不可少的法寶。這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步創造的結果而非副產品,該種結果是學習型而非記憶型的。對于中小企業,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關鍵。良好的企業文化有利于組織整體目標的實現,可推動企業戰略計劃的實施。風險管理工作,人的因素至關重要,而企業文化對于人的行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企業文化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團隊凝聚力、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在以人的發展為目的的管理中,使員工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自我實現需求得到滿足。同時,企業文化素養還能為員工建立歸屬感和責任感,促進員工將自身利益與組織利益相結合,設身處地為組織考慮,與組織共同發展。日常中提高自身風險意識,面對風險時,與管理層保持一致,提升企業內部抗風險的穩定性,對于企業風險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2.2更新風險管理決策技術
決策是管理者識別并解決問題以及利用機會的過程,也是企業進行計劃的前提。決策充滿著整個管理的過程。決策講究“在分析和比較各種備選方案后確定更滿意而非最優的方案”的原則。決策的實施多數是有風險的,決策是否正確與科學,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興衰成敗。因此對參與決策的人員和其掌握的決策技術要求較高。西蒙強調管理就是決策,可以說,決策是企業進行一切經濟活動的前提。在企業風險管理、決策中,可從以下方面著手,降低風險。2.2.1集體決策———減少決策失誤帶來的風險決策的類型數不勝數,其中按決策的主體可劃分為集體決策和個體決策。集體決策,指由多位決策者共同做出決策。相較于個人決策,集體決策能夠擴大信息收集的范圍,制定更多備選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方案的認可度。在此基礎上,還能夠加強各位決策者之間的溝通和協商,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總體來說,集體決策的準確性一般高于個體決策。因此,在時間允許、決策群體中個人意見鮮明、責任分明等情況下,可合理采用群體決策來減少由于決策失誤帶來的風險,進行風險管理。2.2.2決策樹法———利用風險型決策技術決策的制定,受企業內外多方環境影響,當管理者在備選方案中進行比較、選擇時,預測到各方案中可能發生的情況以及該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則可使用“風險型決策方法”來進行決策?!帮L險型決策方法”中最經典的是“決策樹法”?!皼Q策樹法”用樹狀圖表述各方案在不同情況下的收益狀況。在此基礎上,計算各方案的期望型收益,為管理者提供直觀、數據化的方案比較,幫助管理者進行決策,提高決策的準確性。由此可見,“決策樹法”層次分明、清晰明了、生動形象等優勢是企業管理者在選定方案時必不可少的。該方法不僅為管理者提供了方便、快捷、準確的決策思路,還能更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決策風險,使組織利益最大化,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2.2.3追蹤決策配合滾動計劃法———減少風險追蹤決策是隨著初始決策的實施,組織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進行的,屬于非零起點決策,受到初始決策和組織當下所處環境的影響,但利用好追蹤決策,定期跟進組織目標,不斷整改方案,有利于風險管理的有效實施。滾動計劃法,是根據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各項計劃的實施情況及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定期整改計劃的方法。這類方法,定期調整計劃,并逐期向前推移,能夠使企業的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相結合。具體步驟示例:對于企業整體的目標,可采用近細遠粗的辦法來制訂計劃,當短期計劃的第一階段完成時,根據該階段計劃的實際進展及企業內外部有關因素的變化對原計劃進行調整,接下來實施調整后的新計劃。以此類推,每一階段的計劃實施結束后,都對計劃進行調整,每次調整都使企業的戰術性計劃更貼近戰略性計劃,也使得短期計劃更貼近遠期目標。如此,不僅能夠相對縮短整體計劃的周期,還能提高計劃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使計劃中各階段相互銜接,增強了計劃的彈性,提高了組織的應變能力,使企業的長期計劃、中期計劃與短期計劃緊密結合,保證了即使企業內外環境發生變化,也能及時調整計劃,從而使組織的整體目標不受波及。因此,追蹤決策與滾動計劃法相配合,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決策準確性,從而降低決策風險,從根本上加強了企業的風險管理。2.2.4經營單位組合分析法———經營活動上規避風險經營單位組合分析法是在“企業一般有不少于兩個經營單位”的情況下提出的,該方法認為每個經營單位都有其特定的產品和市場,使之與其他經營單位有所不同。因此企業應該為不同的經營單位制定不同的活動方案,以此來更合理地分配、利用企業資源,有效規避風險的同時使得企業利益最大化。經營單位組合分析法將“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增長和利潤”設定為前提,使企業有限的資源,尤指資金,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具體步驟如下:一是將企業劃分為不同類型的經營單位;二是評估各類經營單位的市場占有率和業務增長率;三是根據其在企業中占有資產的比例,來衡量各個經營單位的相對規模;四是繪制企業的經營單位組合圖,如圖1所示:五是根據每個經營單位在圖中的位置確定未來應選擇的活動方案[1]。對企業內部劃分好的經營單位進行比較,制定合適的活動方案。其一,歸類于“金?!钡慕洜I單位具有以下特征:該單位在市場中占有率較高,但業務增長率卻較低,因此市場前景不如其他經營單位,應適當減少投資,將有限的資金分配給其他具有未來性的經營單位。其二,歸類于“明星”的經營單位具有以下特征:該單位的業務增長率與市場占有率均較高。這類經營單位應在企業資源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大投資,擴大生產規模。其三,歸類于“幼童”的經營單位具有以下特征:該單位業務增長率在目前較高,但市場占有率卻較低。這類經營單位尚處于未完全發展狀態。因此,企業若在評估后認為其有較好發展前景,則可選擇為其投入更多資金,爭取使其轉變為“明星”經營單位。但若系統評估后,并不認為其能轉變為“明星”經營單位,或轉變的成本過高,遠超于其未來一定時期內帶來的利潤?;陲L險管理的原則,則應適當放棄該領域,以謀求企業整體的長期發展和生存。其四,歸類于“瘦狗”的經營單位具有以下特征:該單位業務增長率和市場占有率均較低,目前能夠給企業帶來的利潤較少,且市場前景堪憂。但維持其生產能力和競爭地位所需消耗的資金較多。未來,一旦維持其運轉所需的資金超過其所提供的現金,則有可能出現負增長局面。因此,企業應果斷對這類單位采取收縮或放棄的戰略。
2.3設立風險管理機構
中小企業應提高對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在資源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設立獨立的風險管理機構,專門負責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2]。在該機構內還應設置專門的崗位、配備專業的人員、制定嚴格的制度。作為風險管理部門下的成員,必須明確自身職責所在,認真負責對待工作,對于任何可能存在的風險,都應出具風險評估報告,并盡快制定出合理的風險規避方案,及時有效地為企業運營保駕護航。
2.4建立全面有效的風控制度
風險管理關系到企業的長期生存和發展,而風控制度是風險管理的關鍵,健全風控制度有利于風險管理的有效實施,能夠維持企業各項經營活動正常運行,降低企業內部風險系數。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應在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制定適用于企業整體運行的風險管理控制體系,進一步建立風險管理流程和具體工作安排。例如:加強對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應對、風險監控等階段的管控。具體操作如下:在風險識別階段,要求相關人員能夠迅速、準確地識別出企業已經存在或未來有可能存在的風險。在風險分析階段,要求相關人員利用現代化技術和經驗,對已識別風險的影響和發生概率進行系統的評估,并專業、詳細地描述。在風險應對階段,要求相關人員對分析好的風險進行排序,根據輕重緩急的原則,確定緊急風險項,與企業管理層共同為可能到來的風險制定應對策略。在風險監控階段要求時刻關注風險的動態和應對風險的進展,必要時實行個人責任制,將各工作環節明確到個人?!叭巳擞胸?、人人負責”,有利于工作的落實和員工彼此的監督,一定程度上可以將風險指數降到最低,有效實施風險管理。
3結論
風險管理是企業實現長期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制勝法寶。有效實施風險管理能夠為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保駕護航”。中小企業應通過打造企業文化、強化風險意識;更新決策技術;完善組織機構;建立風控制度等方法來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規避風險。其中最核心的是決策技術,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管理者應熟練應用現代化的決策技術,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實效性,盡可能降低風險。敢于利用風險、積極應對風險,擅于管理風險,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才能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進而如期實現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周三多,陳傳明.管理學———原理與方法[M].7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142-162.
[2]劉立新.風險管理[M].2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179-183.
作者:石琦 單位: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
- 上一篇:混凝土簡支箱梁橋設計和施工研究
- 下一篇:小學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