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式教學法對初中歷史的運用
時間:2022-08-25 09:18:12
導語:問題式教學法對初中歷史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歷史課堂的問題式教學法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貫穿始終,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采用問題式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同時迎合了學生的求知心理。初中歷史課堂的問題式教學法不同于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法,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歷史知識。教師更加注重在課堂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營造一個民主、自由的成長氛圍。
一、何為初中歷史課堂的問題式教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將歷史知識濃縮成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不需要有過多的思考,不需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只需要被動地接受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問題式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地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只是以問答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愉悅,順應現代青少年心理發展的需要,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二、如何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問題式教學法
將問題式教學法貫穿整個課堂,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夠把握課堂節奏,懂得如何調動學生。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問題式教學法,大致可分為三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第一,巧設問題情境,以提出問題作為課堂的開始,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發散學生思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俗語、實驗、自然現象、歷史事件等為課堂開題,如以荀子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引入秦朝走向滅亡的原因,引導學生思考,給學生一個指示性的方向。另外,問題要有藝術性和趣味性,能夠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第二,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問題。教師要通過歷史事件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事件發生的原因是什么?發生這種事情的必然性在哪里?在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幾點:(1)提高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2)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分析問題。(3)注重方法引導,不要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4)注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問題。(5)創造一個有別于傳統的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第三,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如果分析問題是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那么,對于歷史而言,解決問題就是收場。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有很強的節奏把控能力以及引導能力。第四,借助問題式教學法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新課改后,初中階段的歷史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具體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園情懷五大方面。歷史解釋是學生以史料及歷史理解為基礎,理性分析及客觀評判歷史事物及事件。教師可以在使用問題式教學法的時候,先選擇一些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事件等,以現行的歷史解釋評價為基礎,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及所學知識,展示自己對于歷史人物及事件的看法。然后,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進而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偠灾?,新課改要求“創新教學要求,增加課堂吸引力”,在如此形勢下,初中歷史課堂的問題式教學法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教師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通過適當、有效的引導準確掌控課堂節奏,消除學生的倦怠感,迎合了青少年求知的心理需求,增加了課堂的吸引力。
作者:關海霞 單位: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附屬梁山中學
- 上一篇:鐵路運輸信息化管理優化策略
- 下一篇:文化傳承理念與高中生人文素養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