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優化策略
時間:2022-08-26 11:15:18
導語: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優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對推動高等學校對實踐育人觀念的轉變、學生培養模式的探索,以及提升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缺乏優秀指導教師首先,從數量上看,從事基地實踐教育的教師數量很少,難以滿足現實需求。其次,從質量上看,承擔實踐指導的教師大多缺乏實踐經驗、實踐指導能力以及專業背景,很難從專業的角度為學生提供幫助,進而導致實踐教育質量大打折扣。再次,實踐指導教師往往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學流于形式,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考核機制不夠健全
考核機制對于實踐教育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的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考核機制還不夠健全,大多是學分制和老師評價的形式,使學生難以真正投入到實踐教育中去,實習考核也僅僅是以學生在校內提交實習報告為主,這會導致部分學生以應付的態度完成實踐教育課程。另外,對于教師的考核機制也應該加以完善,要積極尋找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結合發揮的優秀教師,充分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實踐教育活動。管理體系框架不完善要使學校與企業達到發展合作共贏的目的,實現培養專業型技術人才的目標,良好的管理體系必不可少。就目前而言,大多校企合作管理體系框架不完善,管理體系模糊,職能劃分不夠明確,這會導致管理覆蓋面不夠廣泛的問題,進而造成實踐基地建設各項任務難以順利開展,影響實踐教育的進程和效果。開放共享力度不足在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過程中,保證實踐基地的共享性與開放性對實現資源整合、防止重復建設、提高資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基地建設存在對外開放共享力度不夠,開放范圍小,方式單一,頂層設計、統一規劃、總體布局缺乏等問題,也沒有開放共享的具體管理辦法。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校企雙方共建師資隊伍,培養真正的“雙師”型教師,服務于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策略,“引進來”指讓企業的部門管理人員擔任現場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現場實踐,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實踐活動;“走出去”指安排優秀教師到企業掛職,了解基層工作流程,親身體驗基層的工作方式,提高其實踐教學和指導能力。選聘有實踐教學指導經歷、認真教學的技術骨干為指導教師,將聘任協議納入教學考核制度。在實踐教學的要求下,專業教師需要成長為既有豐富工程實際經驗,又有扎實理論教學功底的“雙師型”教師。建立相關激勵機制以及校企聯合培養的方式,提高專業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請富有經驗的設計院、施工單位、管理部門的工程師,有針對性地開展結合工程實際的專題講座,開拓教師及學生的工程視野。通過培養和引進等措施,建設一支實踐和創新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引入全方位考核機制建設實踐基地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實操的場地,在這里學生不僅要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還要為今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不只是為了積攢學分,要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實踐中來,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進行實操,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不斷豐富提升自己。所以,首先要對實踐基地的教師進行全面考核,考查其能否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其次,要定期通過不同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考核記錄,不僅可以督促其學習,還能為教師的針對性教學提供一定的指導。再次,要針對企業的實際需求開展實踐教學,教師對合作企業應進行深入了解,結合企業崗位職責制定專業的教學方案。
加強組織管理體系框架建設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學院與三門峽黃河明珠(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了校外實踐基地統籌協作辦公室,根據職能的不同將其劃分為統籌層、管理層和績效考核層三個層面。此管理體系明確了各層面相關人員的職責,制定了合乎實際的管理制度,并且通過定期召開會議與座談等方式,以確保實踐基地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實施。首先,統籌層由三門峽黃河明珠(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和水利學院院長組成,負責實踐基地人才培養方式的決策和統一規劃;其次,管理層由水利學院水利工程專業相關負責人與公司基地培訓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分管各項教研活動,將統籌層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落實;再次績效層由水利學院教務處和公司基地評價部門的負責人組成,負責實踐基地指導教師和學生能力的評價及考核,對老師的理論與實踐綜合素質能力進行評價考核,對學生的實操能力進行定期考核與評判,制定學生“一人一冊”方案,明確各個學生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向統籌層、管理層反映評價考核結果,幫助其實時調整適合學生發展的培養計劃與實踐項目。建立開放共享機制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學院與三門峽黃河明珠(集團)有限公司相關專業進行積極合作,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并建立了優良的對外開放共享機制,包括對學生的共享、社會相關部門的共享以及遠程教育與網絡課程的共享。首先是對水利工程相關專業學生的共享,只要是在實踐基地登記報名的學生,均可享受到課程教學、實踐技能教學和實操訓練的培訓,并得到專業教師的指導,此方式可加強水利工程相關專業學生的學科融合學習能力。其次是對社會相關部門的共享,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基地將不斷搭建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教育培訓平臺,旨在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創新實踐性人才,在學生實習工作時,基地會將專業技術分享給社會相關部門乃至群體,以達到快速培養適合企業需要人才的目的。再次是建設實踐基地遠程教育與網絡課程,在校外實踐基地的不斷建設發展中,會將教學經驗與實踐知識進行整理與積累,進行分類,制定不同的教學模塊,形成框架機制,并積極開發遠程教育課程與網絡課程教學平臺,為合作共享單位提供公開課程,并進行課程網絡交流互動。這些措施都將實現開放共享的目的,保證基地的可持續發展。結語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是高校培養實踐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在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基地的運行管理,充分發揮企業、高校、學生和教師的優勢,并堅持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教育目標,為社會培養高技能、高素質的創新型專業人才,從而真正實現實踐育人的目的。
作者:張宏洋 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學院
- 上一篇:巴陵戲凈行表演藝術分析
- 下一篇:電子天平計量檢定問題及改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