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上半年預算分析總結

時間:2022-04-27 07:46:00

導語:財政局上半年預算分析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局上半年預算分析總結

20*年全市財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市人大的監督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總書記“314”總體部署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決策,克服世界經濟增幅回落、全國宏觀形勢趨緊等不利因素,有效發揮職能保障作用,圓滿完成了全年的預算任務,有力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平穩較快發展。

一、收入執行情況及特點

20*年調整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例實施細則》規定,12月31日后有10天的收支報解整理期,整理期數據與報人大的快報數相比有一定變化)結束后,地方財政收入完成963.3億元,增長22.2%,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77.6億元,增長30.5%,總量居全國第21位;基金預算收入完成385.8億元,增長11.5%。轄區內財政收入完成1290.2億元,增長22%,其中:轄區內一般預算收入(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中央四稅)完成879.9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7.3%,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一)財政收入完成近千億。全年地方財政收入連續突破兩個百億關口,達963.3億元,比上年增長22.2%。其中:一般預算收入雖然第四季度增長放緩,但全年仍保持了30.5%的增幅,高出全國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高于全市生產總值增幅16.2個百分點。

(二)稅收收入穩定增長。全年稅收收入完成360.3億元,比上年增長22.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其中:營業稅完成145億元,增長23.8%,所占稅收收入比重略有提高,達40.3%,繼續保持地方稅收收入第一大稅種;增值稅完成57.9億元,增長19.1%;企業所得稅增長較高,完成35億元,增幅達35.3%;個人所得稅受政策性減收因素影響,完成17.8億元,增長11.1%;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23.9億元,增長20.1%;契稅受房地產市場影響,完成25.6億元,下降12%??傮w上,工業經濟仍為第一支撐,實現的稅收收入占轄區內稅收的近一半。

(三)統籌城鄉成效明顯,區域增收更趨協調。堅持市級財力下沉,重點扶持“兩翼”困難區縣,落實民族地區優惠政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市一般預算收入超10億元的區縣達到11個,比上年增加5個?!耙蝗Α焙汀皟梢怼币话泐A算收入分別增長40.5%、33.1%,增幅差距比上年縮小6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分別增長22.3%、24.8%,基本保持同步,區域間收入增長的均衡性增強。

二、支出執行情況及特點

全年財政支出完成1448.6億元,比上年增長26.6%,其中: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016.8億元,增長31.4%;基金預算支出完成431.8億元,增長15.7%。在保證全年收支平衡的基礎上,重點保障“三農”、民生領域支出,統籌協調,注重宏觀調控,加強改革,轉變增長方式,增強發展后勁,助力全市經濟社會全面進步。

(一)堅持把扶助“三農”作為助推城鄉統籌發展的重中之重。全年用于“三農”資金249億元,比上年增長26.4%,其中,市級以上財政投入160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全年教育、文化、衛生新增經費用于農村的比重均超過75%,確?!叭齻€明顯高于”。其中:全年撥付各類直補資金39.4億元,增長41.2%,惠及2068萬農民;各類扶貧資金6.3億元;農村水利建設資金29億元;農村公路建設資金16.4億元;土地開發整治和移土培肥資金15.8億元;啟動森林*建設資金13億元;生豬規?;B殖、果蔬標準化基地建設資金4.3億元;農村義務教育和鄉鎮衛生院消債資金10億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16億元,同時還安排農業保險試點資金0.8億元;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貼息資金0.6億元。

(二)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公共財政職能之本。全年對民生領域的投入達到512.9億元,占全市一般預算支出的50.4%。其中:教育支出152.7億元,增長25.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71.9億元,增長23.7%;醫療衛生支出51.3億元,增長51.1%;文化體育支出16億元,增長51.3%,同時還安排主城區危舊房拆遷融資貸款保證金4億元;撥付7.5億元廉租房建設和租賃補貼資金;落實1.2億元工礦棚戶區改造資金;統籌財政性資金20億元支持暢通*建設;撥付資金3.1億元應對年初雨雪冰凍災害;統籌調度社會捐贈款物和財政資金15.5億元支持抗震救災;籌措資金4.4億元,啟動對口支援崇州災后恢復重建。

(三)堅持把轉變增長方式作為宏觀調控的著力之點。一是確保重點,積蓄動力。撥付10類經濟發展專項資金8.9億元,推動重點領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茖W技術支出15.2億元,比上年增長37.4%。二是外促開放,內拉消費。注入資本金15.3億元加快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建設;安排專項資金2億元用于獎勵外貿出口、提升口岸競爭力、鼓勵國內外金融機構落戶*、加快新農村商貿流通和市場建設等項目。三是保障供應,穩定運行。落實專項資金5.4億元,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保障糧油肉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撥付成品油調價補貼5.3億元,推動城市公交、農村客運等平穩運行;調度2.6億元專項資金支持煤炭生產和電煤儲備。四是環保節能,綜合治理。全市環境保護支出53.2億元,比上年增長39.1%,有力支持了三峽庫底清理,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建設,國家園林城市建設,“藍天、碧水、綠地、寧靜”四大行動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