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稅收征管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15 03:26:00
導語:財政局稅收征管上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0年上半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財政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下達的責任目標任務,以“學先進、比創新、看實效”主題實踐活動和“財政管理年”活動為契機,著力推進財政精細化、規范化管理,為全縣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現將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所做的工作
(一)狠抓財源建設,加強稅收征管
2010年以來,財政部門緊緊圍繞收入目標任務,認真總結經驗,狠抓收入管理,以網絡信息為依托,將我縣五大經濟園區信息和全縣重點企業、稅收大戶及其他納稅人信息全部上網,建立稅源信息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稅收征管逐步實現規范化、制度化和精細化,為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一是積極貫徹落實全市財政工作及全縣財稅工作會議精神,明確目標任務,將收入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制定獎懲措施,提高了各征收單位和廣大財稅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二是繼續開展稅收專項治理活動。在縣財稅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各部門齊抓共管,分工協作,稅收工作成效顯著。今年上半年,小煤礦稅收完成5462萬元,為完成全年稅收任務奠定了基礎。三是認真分析稅源,積極開展煤炭、鋁礬土、房地產等行業稅收專項檢查,加強稅收征管,堵塞稅收漏洞。四是繼續落實“收支兩條線”和“票款分離”制度。元至六月份,我縣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及其他非稅收入完成5583萬元,占年度預算的69.03%。五是加大對契稅、耕地占用稅專項檢查力度,上半年,累計完成兩稅1184萬元。其中契稅358萬元,耕地占用稅826萬元。六是繼續實行“核定支出基數、明確收入任務、超收獎勵、短收減支”的縣鄉財政體制,明確鄉鎮協稅護稅職責,調動了鄉鎮抓稅收的積極性。
上半年,全縣財政收入累計完成25748萬元,占預算的65.04%,同比增收6718萬元,增長35.30%。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1653萬元,占預算的58.38%,同比增長34.01%。一般預算收入分部門完成情況是:國稅完成3526萬元,占目標任務6600萬元的53.42%;地稅完成11360萬元,占目標任務22650萬元的50.15%;財政完成6767萬元,占目標任務12550萬元的53.92%。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16070萬元,占一般預算收入的74.22%。
(二)細化支出管理,確保重點需要
全面推進財政精細化管理,把支出管理分為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兩大板塊,做到事前精編預算,事中、事后監督執行。同時,加大財政支出改革力度,簡化撥付環節,規范支出程序,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一是及時撥付了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辦公經費,并結合實際,提高縣直財政供給單位的車輛油修費等標準,確保全縣機關正常運轉和社會穩定。二是加強政府采購預算管理,不斷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建立“預算按財力審核資金來源,采購中心按規定實施政府采購,國庫按預算審核撥付資金,支付中心按采購范圍嚴格把關”的鏈式監督體系,確保了政府采購的規范、有序、廉潔、高效。上半年,共組織政府采購106次,采購金額達5384萬元,節約資金804萬元,節約率為15%。三是加強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制定并實施了《寶豐縣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范了專項資金撥付的各個環節,杜絕了私自截留和挪用專項資金的現象。四是增加對教育、農業和科技的投入,上半年教育支出7462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2915萬元,科技支出786萬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4.84%、31.78%和77.83%。五是積極推進城鎮居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全縣參合人員達25142人,參合率82.91%。六是繼續為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微利項目小額擔保貸款提供財政貼息。上半年,共發放擔保貸款400萬元,惠及148名下崗失業人員,貼息資金32萬元。七是醫療衛生支出2572萬元,支持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八是積極籌措資金,保證了縣委、縣政府“十件實事”的落實。
上半年,全縣財政支出完成37114萬元,同期增長21.21%,其中一般預算支出33323萬元,基金預算支出完成3791萬元。在總支出中,縣本級支出32904萬元,鄉鎮級支出4210萬元。
(三)積極落實惠農政策,努力建設民生財政
不斷創新財政支農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把支持“三農”作為財政保障的重中之重,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為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財力保證。
一是認真落實對農民的各項補貼。繼續實施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確保農民真正得到實惠。上半年共發放糧食直補和綜合直補資金3403萬元,共補貼農戶11.12萬戶,補貼面積44萬畝。同時,協調商務部門積極推進家電下鄉補貼試點工作。銷售家電下鄉產品1131臺,金額186萬元,兌現補貼資金24.2萬元。二是進一步增強農村義務教育保障能力,撥付春季“兩免一補”資金1546.25萬元,撥付貧困寄宿生生活費256.5萬元,惠及貧困中小學生7217人,撥付免費教科書資金194.7萬元,惠及中小學生42698人(其中小學生31370人,初中生11328人);撥付全縣春季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536.6萬元,支持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三是繼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改革。2010年,全縣共有參保人員393038人,參合率達95.27%。上半年共為17.44萬人次農民解決醫療費用1328.34萬元,受益率44.38%,其中超過10000元的共50人,3人達到30000元封頂線。四是啟動了我縣清理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試點工作,摸清了全縣“普九”債務底子。五是投資198萬元,解決了1.5萬人的吃水困難問題;投入資金13萬元,支持觀音堂三間房村花椒引進推廣項目建設;投資14.15萬元,培訓農村貧困地區勞動力126人,勞務輸出117人。六是通過縣、鄉兩級專戶撥付村級經費329萬元,占年度預算的50%。撥付鄉鎮各項經費4409萬元,其中人員經費1011萬元,保證了鄉鎮機關和各項事業的正常運轉。并督促各鄉鎮繳納干部職工醫療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解除了鄉鎮干部的后顧之憂。七是撥付資金760萬元支持“村村通”工程建設,撥付150萬元用于農村道路維護,大大改善了鄉村交通運輸條件。
(四)深化財政改革,強化財政監督
以推進財政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和精細化為目標,不斷完善財政管理體制,強化財政監督,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一是進一步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完善程序,健全監督機制,實現對財政資金運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監控。二是細化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結合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對每一筆資金支付業務進行嚴格把關、監督。2010年上半年,共拒付不合理資金27筆,金額50多萬元,保證了財政資金的安全運轉。三是加大財政稽查力度,對鄉鎮、工商企業及行政事業單位進行了財務檢查,共檢查單位12個,查處違紀資金319萬元,查處違規領取工資人員16人,嚴肅了財經紀律,節約了財政資金。四是完善評審辦法,深入項目現場,實地測量,準確評估,對財政投資的項目嚴格審核。上半年評審投資1846.34萬元,審減造價593.72萬元。五是對縣建設局、寶豐一高、農機局、煤炭局等17個單位的資產處置情況進行清查核實,嚴格評估拍賣程序,實現國有資產處置收入526萬元,全部上繳國庫。六是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同時,為“衛十”項目爭取到了世行貸款和外國的設備捐贈,并積極籌款還貸。
(五)加強會計管理,搞好業務培訓
一是舉辦全縣金融系統會計培訓班,培訓人員60多名,提高了會計的業務素質。二是組織全縣財政系統40多人進行電腦業務培訓,使本系統會計人員微機操作能力進一步增強。三是派出58名人員赴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進行財經知識培訓,提高了業務水平,更新了專業知識,激發了廣大干部職工進一步干好本職工作的積極性。
(六)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服務和創新能力
在全局廣泛開展“學先進,比創新,看實效”主題實踐活動和“財政管理年”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和培訓,全局職工樹立了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在工作中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遵守財政職業道德規范,圍繞全縣經濟發展中心,不斷增強理財能力,提高機關服務質量和水平,把為民理財,科學理財和優質服務結合起來,貫穿到日常各項工作中去,為全縣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在搞好財政干部隊伍的同時,認真做好其他各項工作。一是做好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堅持不懈開展“”,著力打造“五好黨支部”。二是做好綜合治理工作。不斷提高門衛值班人員工作積極性,強調落實崗位責任,確保全天24小時不空崗,安全無事故。三是做好老干部工作。注重為老干部辦實事、辦好事,使老干部能夠得到細心的照顧和周到的服務,安享晚年。四是積極參加社會公益和扶貧救助活動,上半年助殘捐款4910元,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積極組織黨員干部職工為災區捐款,共捐集款資14630元,交納特殊黨費7074元,為災區群眾送去了寶豐財政人的一片愛心。五是全市財政管理工作現場會在我縣成功召開。自去年8月份以來,我局在全系統開展了“財政管理年”活動,對財政工作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取得了顯著成績,得到了市局領導的重視和肯定。為此,市局決定于今年4月29日在我縣召開全市財政管理工作現場會。為準備好此次會議,全局上下齊動員,犧牲周六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埋頭苦干,無論是精細化管理的業務流程,還是網絡信息平臺的建設等各個方面,堅持自主設計,分口制作,集體審改,群策群辦,將精細化體現在財政管理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確保了現場會的成功召開,得到了全市廣大財政同仁的好評,省財政廳科研所和市委督查室領導到我縣進行專題調研,其他兄弟縣市也紛紛到我縣學習交流經驗。六是搞好財政宣傳。以寶豐財政信息網為載體,及時宣傳報導了我局開展財政管理年活動,實施財政精細化管理的情況,《中國財經報》、《平頂山日報》等新聞媒體也對我縣的做法進行報道,及時宣傳了寶豐縣的財政改革成果,樹立了寶豐財政人新形象。同時,上半年共編發《寶豐財政信息》24期,共72篇,完成年目標任務的60%。七是積極組織職工40余人參加了2010年平頂山市財政系統“與奧運同行暨春季運動會”,并獲得優異成績。八是做好計劃生育工作。成立了計劃生育工作領導小組,指定專人擔任計生專干,建立健全了計劃生育臺賬,育齡婦女單月孕檢率達100%,單位無任何違反計劃生育現象發生。
二、2010年的工作安排
(一)著力培植稅源,做大財政“蛋糕”
1、支持全縣重點企業發展,壯大骨干財源。在技術創新、吸納資金、盤活存量以及稅收政策等方面,加強研究,落實措施,提供服務,想方設法促進企業規模做大,產業做強。
2、大力組織收入,壯大地方財政實力。一是繼續開展財稅收入專項治理活動,搞好宣傳發動,營造全民參與抓稅收的大環境。建立定期通報制度,通過新聞媒體等手段定期通報各單位、各鄉鎮任務完成情況,充分調動各單位各部門抓稅收的積極性。二是強化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征管,完善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契稅、耕地占用稅等稅種的征管措施,嚴厲打擊偷稅、抗稅、騙稅行為,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三是繼續增加“兩稅”收入在一般預算收入中的比重,增加非煤產業在“兩稅”中的比重。四是積極推進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認真落實“收支兩條線”及“票款分離”制度,加強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管理,規范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管理,完善罰沒收入、土地出讓金等政府非稅收入管理。
通過采取得力措施,力爭年底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分配我縣的4.18億元年度收入目標任務。
(二)強化支出管理,確保重點支出
調整支出結構,統籌全縣財力,加大對預算內外資金的調控力度,進一步加強財政對所有政府財政性資金的統一管理,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保證法定支出的均衡進度,財政支出重點首先確保全縣廣大干部教師職工的工資及津補貼按時發放。對于關系我縣改革、穩定、發展大局的大事,財政資金重點予以保障。優先支持農業、科技、教育、社保、衛生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推進各項改革,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按照健全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注重制度創新,逐步提高理財水平。深化預算制度改革,將綜合預算、項目預算和標準定額預算做深做細;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實行政府采購預算,實現政府采購提質擴面;加強鄉鎮財政財務管理,完善“鄉財縣管”改革;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力度,規范資產處置行為。
(四)加強財源建設,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落實財政優惠政策,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建立健全財政激勵扶持機制,研究制定相關財稅政策,支持東城區和西部工業園區發展,大力促進企業自產創新,充分調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整合各類專項資金,支持優勢骨干企業發展,繼續以項目推進、發展特色經濟為重點,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財政增收,為努力構建和諧寶豐提供強有力的財力支撐。
(五)加大財政支農力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落實好對農民的補貼政策,繼續做好良種補貼、退耕還林、大型農機具補貼等工作;建立財政保障機制,落實村級經費和村干部報酬;增強農村義務教育保障能力,做好秋季兩免一補工作,建立農村中小學D級危房改造長效機制;繼續推進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改革,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問題,努力實現全民醫保,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搞好財政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嚴格執行《預算法》、《會計法》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財經法規,加大財政監督檢查力度,強化對部門的財務監管。對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扶貧、再就業、中小學危房改造、退耕還林、農業綜合開發等資金進行跟蹤問效。推進依法理財,自覺接受人大對預算的監督審查。開展財政普法宣傳教育活動,推進依法理財。加強會計人員管理,狠抓會計誠信和職業道德教育,強化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積極推進財政政務公開,主動接受審計和社會監督。公務員之家:
(七)提高財政工作效能,建設高素質財政干部隊伍
一是繼續開展“財政管理年”活動,以開展業務培訓,開展業務評比檢查,開展制度執行情況檢查,舉辦會計知識大賽等項內容為重點,在全系統形成“重學習,強素質,大練兵,大比武”的良好氛圍,全面推進財政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更新理財理念,創新理財機制,轉變理財方式,不斷提升財政收支管理和機關規范管理的水平,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二是圍繞“十一五”財政改革發展重大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實際,了解群眾,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寫出一批有深度,對工作有指導意義的理論文章,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
下半年,全縣的財政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和艱巨。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統一思想,振奮精神,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努力把全縣財政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實現全縣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民生發展目標提供強有力的財力支持。
- 上一篇:縣財政局上半年工作總結范本
- 下一篇:財政局經濟發展上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