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開展城區治堵工作匯報

時間:2022-05-27 09:17:03

導語:城管局開展城區治堵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管局開展城區治堵工作匯報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突出治理重點,從管理上提升治堵效應

2013年以來,縣城管局積極推進“三城同創”工作,以強勢推進城區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為切入點,圍繞“路通、車暢”的工作目標,采取集中“整治月”及常規性整治相結合的方式,突出城市道路秩序的整治,強化城市道路功能,進一步提升了治堵工作效應。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好道路秩序的整治:一是嚴格占道審批。從嚴控制商業占道審批數量、面積、時限、地段。特別是今年以來,實行占道審批“四嚴禁”即:嚴禁跨街彩虹門設置、嚴禁主街道固定攤點占道審批、嚴禁一街兩起大型促銷審批、嚴禁占用機動車道進行商品促銷、嚴禁超過三輛以上商業宣傳車游行。實行“四嚴禁”以來,占道審批數量同比下降65%以上,有效地保障了城區車輛的通行秩序;二是規范市場秩序。以整治農貿市場周邊環境秩序為突破口,依據“疏堵結合,規范管理”的原則,加強城區市場集中整治活動,強勢取締了蓮塘路、琴江東路、十字街、恒豐路、蓮城北路等市場周邊長期以來以路為市、堵塞道路交通的現象,并逐步規范成立了北門小廣場、東城臨時便民市場交易點,疏導規范菜攤400余個,不僅解決了菜農擺賣難問題,而且有效地改善了市場周邊道路堵亂現象;三是抓好靜態停車管理。突出抓好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車輛停放的管理,將靜態停車管理納入各監察執法中隊常規性整治工作當中。兩年來,通過先教育勸導、再警告、后處罰的執法方式,共糾正查處車輛亂停放現象1000余起,其中簡易程序處罰達380余起;進一步加強了們出租摩車管理,合理設置出租摩托待客點,保障車輛的有序停放;四是嚴查占道經營。堅持“主街嚴禁,次街嚴控,小街背巷規范”原則,嚴查城區沿街商鋪跨門占道經營、流動攤點的整治,合理布局十字街、東城早餐點,出資5萬多元規范制作12個不銹鋼水果攤點,進一步美化城區水果攤點交易環境。兩年來,先后取締城區占道修理點、水果攤點、店外店、早餐點等580余起,拆除占道搭建80余起,規范安置攤點120余起。通過分類管理的模式,有效遏制城區亂擺賣現象,進一步提高城區道路利用空間,從根本上改善道路擁堵現象。

(二)完善基礎設施,從源頭上破解擁堵難題

通過建管結合的方式,不斷改善城區道路市容秩序,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從源頭上破解城區道路擁堵難題。一是推進西華路改造工程。西華路修建于上世紀90年代,是貫通城區南北的主要交通樞紐,設計雙向四車道,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整條道路車流、人流密集,造成交通秩序擁堵。2013年年初,縣城管局通過拆除原有綠化隔離帶的改造方式,使整個機動車道由原來的25米拓寬為40米,西華路車輛通行變得更加通暢;二是推進白蓮城市場改造工程。著力解決白蓮城長期以來擁堵現象,推進市場改造工作,歷時三個月先后完成了蓮城北路貨運站與煙花爆竹店的搬遷、煙草簡易房的拆除、白蓮城內部違章設施的拆除、沿道臨時攤點的清理、路面整修硬化等工作,先后改造占道柵頂400余平方米、拆除違章搭建物近600余平方米,規劃建設350平方米的臨時市場與一個垃圾站房等重點難點工作,使蓮城北路面貌煥然一新,市場秩序井然有序,道路秩序明顯得到改善;三是推進小街小巷道路改造工作。多渠道爭取資金投入,推進小街小巷改造工作,先后完成郵政北路、大丘巷、石中后側、白蓮城老土管局路、水保局對面、檢察院南路等小街小巷道路硬化工作,共計硬化面積近萬平方米,逐步打通城區“斷頭路”,改善“泥巴路”,進一步緩解城區交通擁堵現象。

(三)推行常態化管理,從制度上強化治堵工作

堅持從創新管理制度上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進一步保障治堵工作常態化,提高城區治堵工作水平。一是實行包干管理責任制。采取網格式劃片分區管理模式,實行治理工作“四定”包干責任制,即:定人、定崗、定責、定標準,強化城區治堵工作力度;二是推行早夜間管理工作機制。將早夜城市管理納入常態化,早班6點起錯時交班、固定蹲守的執勤方法,加強市場周邊道路秩序的監管,嚴防市場灘攤、亂擺賣出現的交通擁堵現象;組建夏季夜間巡查小分隊,強化公共場所秩序、主次干道、夜宵攤點的管理,保障道路秩序的暢通;三是強化“門前三包”制度。積極動員社會公眾參與治理工作,嚴格落實“門前三包”制度,督促和引導機關單位、學校、沿街商家加強門前秩序的管理,形成人人自覺遵守道路秩序的氛圍,為治堵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四是完善市民投訴處理機制。今年年初,建立城管“7181800”市容投訴熱線,集中受理市民涉及城市市容管理的投訴、舉報、咨詢和建議,對投訴舉報中的亂占道、亂擺賣、亂停放等影響道路秩序的違規行為,第一時間組織專人負責處置,為治理城區擁堵現象提供強有力保障。

二、存在問題

一是部分市民文明意識不強。近年來,隨著城鎮化不斷加快,城區人口的劇增,部分市民缺乏公共文明意識,隨意性違反城市管理規定和交通秩序,造成堵亂現象的存在;

二是部門協作能力不夠。隨著城市框架的拉大,城市建設和管理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如公共交通秩序、集貿市場管理、社區物業管理、城鄉結合部管理等,管理內容涉及多個管理職能部門,由于城市管理工作還沒有形成強大的共管合力,造成部分管理內容互相推諉。

三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滯逅?;A配套設施規劃缺乏科學性,現有基礎配套設施難也滿足日益增長城市人口的需要,城區專業農貿市場、公共停車場建設等配套設施建設的滯逅直接導致城區堵亂現象的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議

一是強化宣傳力度和執法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市民關心的重點、熱點問題的宣傳引導,客觀、真實、準確地報道城管動態,讓廣大市民更加了解、理解和支持城管工作。加強市容環境日常監管,加強執法力度,努力提高城管人員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文明執法的能力,積極維護市容道路秩序,進一步確保治理成果。

二是進一步構建部門聯動機制。為提升治理工作效率,健全部門聯運體制機制,建議成立由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城市管理領導小組,組成聯合工作組,適時處理涉及城市管理的事務性工作,實行綜合執法,進一步深入推進城區“三治”工作。

三是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2013年起,將力爭建成2個農貿市場、1個大型社會停車場,積極完善各類專業市場建設,繼續推進興隆西路等小街小巷道路硬化工作,為治堵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