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上半年工作報告

時間:2022-11-25 08:41:01

導語:人社局上半年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社局上半年工作報告

今年以來,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社局的指導支持下,全局上下團結奮進,勇于突破,堅持高點定位、高標謀劃、高效推進,各項工作均取得新進展。

一、主要任務目標完成情況

就業質量進一步提升。上半年,全區安置城鎮就業6850人,完成全年計劃的5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3440名失業人員參加了就業再就業培訓,完成全年計劃的111%。有2153名失業人員正在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發放失業金748萬元。為215名公益性崗位人員發放補貼235余萬元;為2874名靈活就業人員發放補貼500余萬元。為85名符合貸款條件的失業人員發放小額貼息貸款495萬元。為企業接收的畢業生辦理網上簽約手續,審核網上招聘信息270條,網上協議書238份。幫助各類企業接收畢業生330人。為384名已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辦理檔案轉出手續。為20名“三支一扶”在崗人員發放生活補貼16萬余元。大學生公益崗人員在崗164人,新增16人,就業離崗11人。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穩步推進。1-6月份全區新增擴面11494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5.74%;完成養老保險征繳總額64539.7萬元。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全區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共參保11.19萬人,發居民醫???397張。為3642名靈活就業人員和351名社會退休人員辦理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手續,發放城鎮職工醫保卡2368張。審核工傷定期待遇290人次。機關事業單位保險工作有序開展。截至6月底,全區在職參保人員9311人,離退休人員5192人,參保率達到了100%。養老保險金收繳率、支付率均已達到100%。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征繳工作進展順利。截至6月底,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累計參保70645人,收繳保費1400.85萬元。

人才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對89名職稱外語等級考試人員進行初審及指靜脈信息采集,416名注冊稅務師執業資格考試人員進行現場確認審核。完成教育系統2012年度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材料初審,共審查84材料份。審核教育系統各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過渡人員資格、聘用情況,現已審核141個單位,5000余人。

人事管理不斷規范。做好2012年度機關事業單位科級及科以下人員考核工作。共考核人員7455人,其中1084人被評為優秀等次。做好2013年公務員招錄工作。全區計劃招錄20人,前期通過初審、筆試、面試、資格審查、體檢,確定進入范圍人員,預計8月份招錄工作結束。認真做好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工作。審核工資變動280人,辦理退休手續80人,一次性撫恤金28人。為65名考工晉級人員兌現工資。審核2013年接收部隊無軍籍離退休人員待遇275人。

勞動關系更加和諧。一是不斷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受理舉報投訴40起,立案19起,結案19起,下達勞動保障監察詢問通知書29份,責令改正通知書13份,為勞動者追發工資及退還的押金金額3.33萬元。二是不斷提升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調解辦案水平。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71件,結案144件,共為勞動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69萬元。三是加強勞動合同督簽備案工作。為249家單位的5802人完成合同備案,有效遏制了違反勞動保障法規政策的行為。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積極創建就業品牌,不斷提升就業服務水平。一是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2013年1月初至2月上旬,開展了以“就業援助進家入戶,幫您解決就業困難”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活動。對轄區內新出現的“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及未就業的特困高校畢業生進行了拉網式普查,開展“送溫暖、送崗位”活動,為部分就業困難人員安排了就業崗位。二是開展“春風行動”活動。2月27日上午,舉行了2013年“春風行動”啟動儀式暨專場招聘會。130余家企業參加招聘會,提供80余個工種3600多個就業崗位。8000多人進場招聘,發放宣傳材料2萬余份,當場達成就業意向2236人,現場培訓登記890人。針對農民工的特點和需求,在區就業辦服務大廳及六個涉農辦事處招聘大廳設立“春風行動”招聘窗口,提供有針對性的公共就業服務。三是積極打造“情連萬家·和諧就業”品牌。區就業辦積極創新,優化服務,在全年開展“情連萬家·和諧就業”活動。深入走訪調查,摸清人員底數。全力結對幫扶,量身定做就業方案。抓好動態統計,進行回訪問效。四是不斷優化對大學生就業服務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編寫印制了《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指南》。依托各街道人社中心,對轄區內未就業畢業生進行摸底和實名登記,不斷完善區未就業高校畢業信息庫及特困家庭畢業生就業信息庫,實行跟蹤服務。五是做好2013批次“三支一扶”大學生的招募準備工作。對用人需求進行摸底,今年我區共計劃招募“三支一扶”大學生18人,新增社區服務、就業和社會保障基層服務等項目。

(二)強化惠民措施落實,不斷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一是不斷完善社保擴面考核體系。主動加強與市社保局辦事處的協調溝通,進一步規范優化對各街道辦事處的擴面任務分配及考核評價體系,對任務數進行調整,加大上報數據的審核力度,確保擴面任務落實到位。二是扎實做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征繳工作。根據各辦事處實際情況分別采取“銀行工作組駐點收繳”和“銀行網點自主繳費”方式開展保費征繳工作。進行聯網繳費測試,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專用收據下發,優化經辦流程,確保征繳工作順利開展。三是不斷強化機關社?;肆Χ?。將2013年稽核計劃分解至月,實地稽核了14家單位,并將各單位養老保險手冊中的繳費記錄全部補齊,共稽核在職人數616人,離退休人數307人。

(三)增強管理服務意識,切實提升人事人才管理服務水平。一是認真抓好全區機關事業單位科以下(含科級)在職工作人員平時考核工作。與區委組織部聯合研究下發了《市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時考核實施意見(試行)》,在全區機關事業單位開展科以下(含科級)在職工作人員平時考核工作,明確考核方法、程序,注重考核結果應用,確保考核見實效。二是積極推進高層次人才建設。認真組織開展了“友誼獎“的推薦工作,并將事跡材料上報市外國專家局。組織4家單位參加了市人社局舉辦的“5150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既高新技術企業專場招聘會”。三是全力做好軍轉干部維穩工作。針對今年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上訪等突出問題,區軍轉辦在市局的指導下作了大量工作,確保了重點時期的社會穩定。為1048名企業退休軍轉干部發放春節慰問金175萬元,為193名團職及團職以上企業退休軍轉干部訂閱了《日報》和《老年生活報》,為30名政府買崗企業軍轉干部發放春節慰問金1.5萬元,為13個辦事處的26名企業軍轉干部發放臨時救濟補助3萬元。

(四)發揮大維權格局作用,推進和諧勞動關系構建。一是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共檢查用人單位521戶,涉及勞動者2.11萬人,責令3戶用人單位補發勞動者工資36萬元,其中農民工工資35.1萬元,散發宣傳資料5200余份。二是加大政策法規宣傳力度。利用“春風行動”和“學習雷鋒,服務婦女、溫暖萬家”巾幗志愿服務活動,進行現場宣傳,政策答疑,共發放宣傳資料1400多份,為200余名群眾進行政策解答。三是不斷提升勞動維權辦案質量。進一步改善辦案流程,提高辦案效率,強化辦案質量,注重發揮調解作用,保證了案件快速有效及時處理。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是就業政策及信息宣傳力度不夠。部分群眾對就業扶持政策了解不夠,擇業觀念需要進一步引導,就業政策宣傳廣度及深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是軍轉干部維穩壓力大。我區管理軍轉干部人數多,管理難度大?,F有企業退休軍轉干部人數1048人,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人數550人。且自主擇業軍轉干部上訪增多,訴求多樣化,從剛開始的“一種身份,兩個待遇”發展到現在的提高職務補貼、增加房屋補貼、增加慰問金發放、要求住房、安排子女就業等等,維穩壓力不斷加大。

三是勞動矛盾糾紛仍較突出。部分服務行業和建筑行業企業用工不規范,存在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拖欠工資等問題,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們將按照全區人社工作總體部署,全面推進25項重點工作,以服務民生為根本,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努力開創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新局面。

(一)不斷完善就業創業體系,實現更高質量就業。一是實施創業助推“1+3”行動,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二是完善社會化的就業培訓體系,健全培訓機構、培訓對象和需求單位的三方交流平臺,拓寬就業渠道。三是加大就業援助力度。繼續做好“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四是打造“情連萬家·和諧就業”服務品牌。依托社區摸清轄區內需要就業幫扶的對象底數,實行動態管理和實名制管理。為每個人員量身定做就業方案,通過“月、季、節”全力實施幫扶。五是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積極推進公益性崗位等基層服務項目,加強就業指導。擴大就業見習和創業孵化基地規模,最大限度地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同時,加大幫扶力度,確保特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全部就業。

(二)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強養老保險擴面征繳。以下崗失業、靈活就業人員為重點,促進擴面征繳,切實提升基層服務水平。同時采取有效措施,結合多部門“一體執法”行動,推動擴面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加大醫療參保覆蓋范圍。切實解決好城鎮居民、困難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問題。加強就醫指導,落實新生兒落地參保政策。積極配合上級部門做好機關事業單位公費醫療改革工作,做好藥費定期審核。三是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開展。加強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征繳和社會化發放工作。落實好新老農保制度銜接。進一步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管理示范點的建設工作,力爭轄區內辦事處達標率70%。四是強化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加強各類基金監督檢查,規范運作程序,確保各項社?;鸢踩\行。

(三)優化人才服務發展環境,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一是推進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聘用工作。做好崗位設置及崗位競聘材料的審核、整理工作,及時發放聘書。組織好各類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評審、確認及承保工作。按照省、市人社部門要求,做好現有中小學教師職稱的過渡登記、職稱評審、崗位競聘工作。二是積極做好人才服務工作。加強人才政策的宣傳力度。做好2013年優秀人才的選拔、引進服務工作。對我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凡符合“千人計劃”、“泰山學者”、“5150高層次創新人才”、“市千層次創新人才”條件的,要積極幫助企業做好推薦和申報工作。通過調查摸底,及時了解企業對國外智力、高端項目和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需求,積極推進“5150”引才計劃和“百千萬人才引進工程”,多渠道幫助企業引進急需人才和智力。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一是抓好全區機關事業單位科以下(含科級)在職工作人員平時考核工作。積極開展科級以下人員素質能力培訓,建立公務員日常登記制度與程序,進一步規范干部任免、調配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完善競爭上崗、公開選拔制度。二是做好全區直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審核工作,辦理退休審批審核手續。按照省市要求,穩慎啟動和推進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工作。三是做好企業軍轉干部和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維穩工作。健全企業軍轉干部和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管理服務體制,著力抓好解困救助工作和交流平臺建設,確保企業軍轉干部和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總體穩定。

(五)發揮大維權格局作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一是提升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辦案水平。規范辦案制度,嚴格辦案程序,提高案件審理質量和效率。完善調裁審銜接機制,暢通當事人維權渠道。強化法律制度宣傳,選取轄區內勞動爭議案件比較集中的企業,主動送法上門,督促指導用人單位規范勞動管理。二是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力度。加大專項檢查、日常巡查和書面審查力度,建立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模式。發揮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建立聯動執法和信息共享模式,構建勞動維權大格局。三是完善勞動關系協調工作機制。進一步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加強合同備案監督管理,重點推進中小企業、私營企業和農民工勞動合同制度的實施,提高小企業和農民工勞動合同的簽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