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深化三個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時間:2022-05-13 09:54:02
導語:工信局深化三個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化安全生產大檢查、高陡邊坡隱患排查、護林防火專項檢查三個專項行動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有效舉措,也是杜絕重特大事故、遏制較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多發頻發的現實需要,更是學習貫徹黨的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的迫切要求。根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深化“三個專項行動”工作的通知》要求,決定從即日起在監管范圍內深化“三個專項行動”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機構
各企業要牢固樹立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紅線意識,清醒認識當前安全生產面臨的嚴峻復雜形勢,深刻汲取事故教訓,警鐘長鳴,舉一反三,采取堅決果斷措施,切實做到“不安全不生產,生產必須安全”,成立縣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化“三個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擔任,成員由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各股室負責人組成,負責組織領導深化“三個專項行動”工作。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局安全股,主任由安全股股長擔任,負責此項工作的組織協調、問題梳理、清零銷號、檢查報告的匯總上報等工作。
二、檢點
(一)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生產集中整治)
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生產集中整治)時限為三個月(從即日起至2月底),堅持綜合整治和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相結合,檢查各行業領域一定數量的企業安全生產情況。
1.綜合整治重點。一是政治站位不高的問題。對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領會不深,對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安全生產不研究、不部署、不督辦,風險隱患不清、管理措施不力,思想麻痹,存在畏難僥幸心理,在抓落實上存在很大差距。二是紅線意識不強的問題。政績觀存在偏差,不能嚴把安全關,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落后產能產業盲目無序違規發展。三是安全責任缺位的問題。落實《中共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貫徹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實施辦法的通知》(縣辦發〔2018〕67號)不到位;落實“三管三必須”行業監管責任的擔當意識不強,管業務與管安全脫節,存在監管盲區;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措施不力,企業負責人安全意識淡薄,在安全生產制度建設、隱患排查、風險防控、日常檢查、員工培訓等環節不認真不負責,甚至弄虛作假、違法違規。四是隱患排查不扎實的問題。隱患排查不深入不全面,對風險隱患視而不見,安全整治走形式、走過場,整改問題沒有盯住不放,特別是隱患排查治理沒有形成有效機制。五是監管執法寬松軟的問題。不能正確處理放管服的關系,只放不管或簡單化限制執法,放松對企業的安全監管;監管執法隊伍班子不強、作風不實,對企業負責人法治教育不到位,開展執法檢查不嚴不實不深入,對違法違規企業不敢動真碰硬,該停不停、該關不關,放任違法企業一路“整改”、一路“綠燈”,長期“帶病”生產。
2.冶金行業。要深入排查治理設備外包安裝施工、皮帶通廊通風設施的安全隱患,確保設施安全運轉。同時要對高溫熔融金屬、工業煤氣安全管理、有限空間作業管理等進行重點檢查。完善煤氣、天然氣管道可靠切斷裝置和防泄漏在線監測、報警裝置。除塵系統要全部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措施。要重點推動冶金、建材、輕工行業和有污水處理系統的企業開展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按要求配備應急裝備。
3.消防及人員密集場所。深入推進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將電氣線路改造作為改造工程的重要內容。繼續開展大型商業綜合體等場所消防安全治理,督促安裝獨立煙感報警器等消防設施,嚴防火災事故特別是小火亡人多發事故發生。
其他行業領域要結合本行業領域特點,制定檢查方案,切實推進安全生產大檢查。同時,要做好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防建筑物外圍附著物墜落、防高空作業人員作業不系安全帶專項治理的收尾工作。
三、檢查方式
(一)全面檢查。開展全覆蓋隱患排查,建立臺賬,明確整改責任人、時限、措施等,逐一督促整改銷號。
(二)隨機抽查。要在全面檢查基礎上,對不放心的單位、企業、場所、站點進行隨機抽查。
(三)突查夜查。要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突查夜查,對發現的問題依法處理,該關停的關停,做到邊檢查邊處理。
(四)集中匯報。檢查期間總結好的經驗做法,梳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臺賬進行清零銷號,之后形成專題報告。
四、實施步驟
本次深化“三個專項行動”采取企業自查自改、全面檢查、督促整改、全力鞏固提升四個階段扎實推進。各企業要制定具體方案,突出重點行業領域、重點環節、重點單位、重點崗位,全面、認真、有力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專項督查。
(一)企業自查自改(整個階段)。各類生產經營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認真組織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大排查,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要求,確定本單位的安全生產重點場所、要害部位、關鍵環節,組織單位安全管理人員、技術專家、崗位操作人員認真檢查各崗位、部位、環節的安全管理制度、設施設備安全運行情況、崗位員工安全操作及安全技能等情況,查找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列出清單,建立臺帳,落實專人,限期整改。要建立全員全過程隱患風險防控機制,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在本單位車間、班組、崗位等不同層級層層設立隱患動態檢查整改臺帳,把風險防控落實到生產經營的全過程。生產經營單位要對查出的隱患全部匯總登記,并由單位主要領導簽字確認,一般隱患按照措施、責任、時限、資金、預案“五落實”要求及時整改,整改結果由主要領導簽字確認;重大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逐級上報行業監管部門組織專家會診、掛牌督辦、跟蹤銷號。
(二)全面檢查(12月10日——12月17日)。要全面無一遺漏檢查,把大檢查任務責任到人,對所監管行業的所有生產經營單位進行逐一檢查。重點檢查生產經營單位生產過程中的風險防控,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建立和日常運行情況,隱患排查治理臺帳登記、隱患整改、逐級上報情況等;大檢查要與日常執法檢查、警示教育相結合,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實行“零容忍”,現場依法提出處理意見,并跟蹤落實情況。對生產經營單位上報掛牌督辦的重大隱患要組織專家會診,嚴格按照“五落實”要求,專人負責,一盯到底。對因不重視安全生產造成的重大隱患和敷衍應付、抗拒執法、拒不整改隱患的單位要媒體曝光,重處重罰,以儆效尤。
(三)督促整改(整個階段)。要自始至終加強指導,督促推動。緊緊抓住本行業領域的重點隱患和突出問題開展專家會診和集中整治。對檢查發現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無法保證安全生產的單位,要及時下達執法文書,一律停產停業整改;對在限期內難以完成整改的隱患,要落實監控措施,明確責任人員,死盯死守,并及時向縣安委辦報告,實行逐級限時掛牌督辦,直至隱患徹底清除;對逾期未能按要求完成整改的單位,要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對整改無望、拒不整改或長期整改后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單位,要提請縣安委辦依法關閉取締。
(四)全力鞏固提升(長期堅持)。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對難整改、難解決的突出隱患和重點問題要專題解決,想方設法整改治理到位;主要負責人要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檢點,加大整改資金投入力度,采取針對性整改措施消除隱患,如僅靠本單位技術力量無法整改的,要聘請中介機構或有關專家進行會診,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推動解決難點問題,并總結經驗,形成隱患治理的長效機制,切實提升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要加大檢查抽查力度,對前期檢查抽查發現的問題進行“回頭看”,看已排查的行業、企業、環節、部位等是否有遺漏或潛在的隱患未發現,對發現和治理的隱患進行再檢點,結合隱患排查治理臺賬,看是否有整改不到位的隱患,整改完是否有容易反彈的隱患;同時要看采取過的措施是否有力管用,是否落實到位。對“回頭看”發現的問題要加強研究,落實責任,完善措施,重點治理。對容易反彈、難以根除的隱患和突出問題,要從制度、機制等方面研究制定長效機制,努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達到防范事故的目的,促進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好轉。
五、工作要求
(一)堅持鐵腕治患。要求將發現的全部隱患列入“六個清單”臺賬管理,持續開展對標查找、照單整改、措施到位,做到缺項必補、問題必改,嚴格落實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實現檢查、整改、銷號的閉環管理。對檢查發現的重大隱患,要逐一落實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和責任人,一律進行掛牌督辦,并及時開展“回頭看”,督促企業嚴肅認真整改。
(二)堅持嚴處。按照縣政府“兩個嚴處”要求,對一般隱患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單位進行嚴處,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單位進行嚴處,更好運用制度威力防控風險,綜合運用停產停業、納入“黑名單”管理、實施聯合懲戒等措施,倒逼各單位加強安全防范。對未如期完成重大安全隱患整改的,一律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對拒不整改重大安全隱患的,一律提請縣安委辦依法取締關閉;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一律責令企業停產整頓,依法從嚴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對存在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的,一律依法嚴厲打擊。
(三)堅持高壓問責。對深化“三個專項行動”工作安排部署不及時、排查檢查不認真、整改措施不落實的,要采取通報批評、誡勉談話等形式嚴肅處理;導致發生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過”原則,依法依規組織事故調查,徹查事故原因,依法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 上一篇:工信局服務復工復產工作匯報
- 下一篇:物業服務領域突出問題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