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方案2篇

時間:2022-06-19 10:23:02

導語: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方案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方案2篇

第一篇

根據生態公益林管理的有關規定,決定開展全縣2014年度國家重點公益林和省級公益林管理的檢查驗收工作。為確保檢查驗收工作成效,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組織領導

成立縣國家重點公益林和省級公益林管理檢查驗收工作領導小組。檢查驗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生態公益林管理站,同志任辦公室主任,抽調技術人員組成專業檢查驗收隊伍,確保檢查驗收工作的順利完成。

二、檢查內容

1、核實全縣(2014年度)國家重點公益林和省級公益林的面積、范圍。檢查驗收工作小組根據森林資源管理系統界定的國家重點公益林和省級公益林的面積、范圍到現場核實,確定權屬。

2、重點公益林分布的鄉鎮。

3、核查是否有下列情形:①未成立專職管護隊伍的;②出現森林火災、過度放牧、亂砍濫伐、濫捕亂獵以及發生林業有害生物不及時防治并造成較嚴重后果的;③違規征占用公益林地的;④有權屬糾紛的。⑤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是否及時足額發放。是否實行一卡通。

4、補償資金實行“一卡通”發放,要求各村制定好資金分配方案和資金到戶表,并在村公布欄上張榜公布15天,分配方案必須經過村組70%以上村民表決同意,有關表決情況檔案資料交縣公益林管理站存檔。

三、工作方法及時間安排

本次檢查驗收工作由生態公益林管理站負責組織實施,鄉鎮林業站和高澤源林場生產科配合完成。全縣設8個檢查驗收工作組(高澤源國有林場自行設組),負責具體檢查驗收工作,時間為2014年3月1日-2014年5月30日。(參加驗收人員名單附后)。

四、經費安排

本次檢查驗收涉及面廣,內容多、時間緊、要求高、任務十分艱巨。為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檢查驗收質量,縣局安排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確保驗收工作順利完成。國有林場工作經費自行安排。

五、工作要求

嚴格執行《省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必須核實到山頭地塊,防止走過場,確保檢查驗收工作的質量。

檢查人員必須堅持原則,嚴守廉政紀律,公正公平按技術規定標準完成任務。

第二篇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上級黨委、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嚴格落實政府“打非”和企業“治違”責任,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現象,切實糾正各類違規違章行為,進一步規范安全生產秩序,有效防范各類安全事故,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建立“打非治違”長效機制,促進林業系統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二、工作重點

(一)重點領域:木竹生產經營及加工場所。

(二)嚴厲打擊8類非法違法行為:

1、無證無照、證照不全或過期失效、超許可范圍從事林業生產經營建設,以及倒賣、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安全生產許可證的;

2、關閉取締后又死灰復燃擅自生產經營建設,以及應關未關或關閉不到位的;

3、因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被暫扣證照,或因存在重大隱患被責令停產整頓未經驗收擅自組織生產經營建設的;

4、林業基礎設施工程項目不具備開工安全生產條件,沒有接受質量安全監督擅自開工建設的行為;建設工程違法分包、轉包,將項目交由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單位和個人承擔的;租賃、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建筑施工用鋼管扣件和起重機械設備的;

5、不遵守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和職業衛生“三同時”規定,違法組織生產經營建設的;

6、非法違法用工的;

7、拒不執行安全監管監察指令、抗拒安全執法的;

8、瞞報、謊報事故,以及其他非法違法行為。

(二)、深入排查治理14類安全生產隱患和制度缺陷:

1、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不健全,責任制不落實的;

2、安全費用提取使用不落實,安全投入不到位的;

3、隱患自查自改自報制度不健全不落實的;

4、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工作不到位的;

5、未開展全員安全培訓,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未經培訓無證上崗的;

6、未按規定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或勞動防護用品使用不當的;

7、未按規定組建應急救援隊伍或與有救援資質單位簽訂救援協議,應急救援預案未編制、未備案、未組織演練的;

8、違反規定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不安全工藝、設備、設施的;

9、未按規定對使用的安全設備、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進行定期檢驗與校驗、檢修,設備帶病運行的;

10、安全距離不夠、安全通道不暢通、安全警示標志不完善的;

11、未依法依規落實防透水、防冒頂、防坍塌、防中毒、防電擊、防墜落等相關安全生產防范措施的;

12、違章指揮、違規操作和違反勞動紀律的;

13、人員密集場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數量不足或者嚴重堵塞,已不具備安全疏散條件的;建筑消防設施因故障不能正常運行的;

14、職業病防治制度不健全,職業危害防范措施不落實,防護設施缺乏或帶病運行的。

三、工作步驟

安全生產“打非治違”專項行動貫穿全年,分五個階段:

(一)宣傳發動和排查摸底階段(2月下旬—3月底)

制定具體方案發到局屬各單位、有關企業,發動各單位深入宣傳發動,把“打非治違”要求傳達落實到林業生產一線。局打非治違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織開展全面排查,摸清非法違法的底子。特別要督促林業企業落實“治違”主體責任,建立和落實隱患自查自改自報系統,立查立改違規違章行為。

(二)第一輪集中整治階段(4—6月)

針對排查摸底和暗訪暗查發現的問題,開展集中整治。對非法違法突出的單位,深入現場集中打擊。

(三)“回頭看”階段(7—8月)

對前期開展的“打非治違”工作進行“回頭看”,重點檢查責任制、隱患臺帳、隱患整改等工作的落實情況,查漏補缺或“回爐補火”。

(四)第二輪集中排查整治階段(9—10月)

啟動第二輪全面排查,對發現的問題和隱患繼續開展集中整治,鞏固前段工作成果。

(五)鞏固提高階段(11—12月)

各單位全面總結“打非治違”工作情況,及時上報到局“打非治違”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并有針對性地加強安全生產制度建設,推動“打非治違”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強化責任。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其它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森林資源管理站、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辦公室、監察室(法制辦)、計財股負責人和各林業站、木材檢查站站長為成員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

(二)突出重點,嚴厲打擊。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各類非法違法行為,要嚴格落實停產整頓、關閉取締、上限處罰、嚴厲追責“四個一律”措施。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監督作用,發動群眾積極舉報,營造“打非治違”濃厚氛圍。

(三)嚴肅紀律,嚴格問責。各單位要嚴格監管執法,督促企業建立隱患自查自改月報制度,糾正違規違章行為,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對“治違”不力的企業,要依法采取責令停產整頓、暫扣或吊銷安全生產證等處理措施。對“打非”不力導致嚴重非法行為的,要堅決按照有關規定嚴格事前問責。

(四)統籌兼顧,注重實效。把“打非治違”排查摸底工作與安全監管、結合起來,做到不安全不復產。務求取得實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