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總結
時間:2022-03-03 10:30:58
導語:司法局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為全面提升社區矯正質量和安置幫教工作成效,進一步推進社區矯正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和信息化建設,縣司法局圍繞社會管理創新的部署安排,按照“重基礎、強制度、無縫對接、聯合幫教”的工作思路,對矯正、安幫工作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積極推進特殊人群管理。現將有關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創新機制,做實工作
(一)實行“兩個一、三嚴格、五及時”。對刑釋解教人員每月談話教育一次,每半年走訪幫教一次;嚴格執行“一人一檔”制度,嚴格要求安置幫教檔案資料規范齊全,嚴格落實有效安置幫教措施;及時造冊建檔,及時見面談話,及時簽訂安置幫教協議,及時教育幫扶,及時安置幫教。
(二)開展重點幫教、聯合幫教機制。對外出打工、經商的人員,司法所委托一起外出打工的黨員、干部或責任心強的同事進行幫教,并經常與其親屬溝通,及時掌握去向,重大節日返鄉時,進行跟蹤幫教,充分發揮親情和基層干部人員熟、底子清的優勢開展幫教。
(三)注重質量,搞好“三個結合”。堅持以人為本的幫扶和依法監管相結合,重點解決矯正對象和刑釋解教人員的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堅持分類管理和分階段教育相結合,根據社區矯正對象的犯罪原因、犯罪類型、危害程度、悔罪表現、家庭及社會關系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風險評估,分別采取寬管、普管和嚴管三個級別管理;堅持家庭教育和社會關愛相結合。
二、加強學習,提高管理水平
組織特殊人群管理工作人員強化學習《刑法修正案(八)和關于對判處管制宣傳緩刑犯罪分子適用禁止令有關問題的規定》(試行)、兩部兩院制定的《社區矯正實施辦法》,依法規范開展社區矯正工作。全面加強社區矯正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建設。嚴肅、認真開展社區矯正審前調查,進一步落實“誰調查、誰負責”責任制,不斷提高調查質量。通過學習和集中宣傳,一方面規范特殊人群管理服務工作水平;一方面征求特殊人群服務需求,積極發動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形成合力參與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工作。
三、積極樹立社區矯正對象轉化改造典型
對社區矯正對象在矯正監管期間助人為樂、有重大貢獻等突出表現的,可以作為矯正對象的正面典型進行宣傳,激勵矯正對象積極改造;同時,對在矯正期間不服從管理,不遵守法律法規和矯正制度的矯正對象,根據每月、每季計分考評結果予以一定的懲處,達到警示矯正對象的目的。2014年,司法局對矯正人員警告處分9人,組織集中教育496人次,個別談話教育734人次,進行心理輔導202人次,組織社區服務454人次。
四、主動幫助社區服刑人員解決在就業、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難
1、積極開展關愛活動。3月份,我局與團縣委、縣綜治辦聯合舉辦了縣“陽光關愛行動”,為全縣34名家境貧困的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每人發放“陽光關愛”助學金500元,合計17000元。這一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激發了社區服刑人員積極改造的熱情與勇氣,加速了其悔過自新、回歸社會、回報社會的步伐。
2、啟動社區矯正跨省協作。為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加強逮捕必要性審查和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工作的省際間協作,4月份,我局與蘇州市吳江區司法檢察機關會簽了社區矯正法律監督跨省協作機制的相關文件,兩地社區矯正跨省協作機制正式啟動。
3、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參與安置幫教工作。除在縣依托企業建立了兩個安置幫教基地外,我局又針對縣在外務工人員較多的實際情況,通過對企業管理水平、經營狀況、法制環境的實地考察,于5月份與深圳市鑫萬利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簽訂了過渡性安置基地協議書。
- 上一篇:民政局工作實施方案(共7篇)
- 下一篇:幼兒教學中鋼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