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縣委工作匯報材料
時間:2022-01-14 09:56:59
導語:團縣委工作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下面我將團縣委今年以來的工作情況和2015年的工作設想作個簡要匯報:
一、2014年工作回顧
2014年,團縣委在縣委和團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主線,全面履行團的基本職能,積極創新團的各項工作,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團員青年為加快建設山區生態經濟強縣貢獻青春力量,主要做了以下四項工作。
(一)在青少年思想引領上形成了新聲勢。一是理想信念教育持續深化。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團、學員講壇、報告會、座談會為載體,切實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團員青年、教育團員青年,不斷增強廣大青年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主題教育活動有聲有色。以“我的中國夢”為主題,精心策劃了“假如我是服務對象”演講比賽、大學生村官“四比四爭”主題辯論賽、屈原作品背誦大賽、軍事日體驗活動、“道德講堂”、“紅領巾相約中國夢”夢想分享會、香港內地兩地學生“同行萬里”文化交流等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亮點紛呈、反響良好。三是思想教育方式不斷創新。構建“青春”微博圈、微信圈,營造良好的輿論導向,縣、鄉兩級開通近百個團務官方微博,原創微博近萬條,“青春”微博全市影響力排名名列前茅;聯合專業團隊拍攝版“小蘋果”《小椪柑》,在優酷、百度視頻等主流網站播放突破40萬次,不斷創新方式傳播青春主旋律。
(二)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展示了新作為。一是主動融入中心大局。深入企業了解發展困境,找出對策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聯合縣人社局、總工會、婦聯開展“返鄉創業‘百千萬’計劃”活動,呼吁在外務工青年回鄉就業創業。二是激勵青年建功成才。大力推進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創建,積極培育青年致富帶頭人和扶持高校畢業生、大學生村官創業,鼓勵廣大青年在屈鄉熱土上建功立業。三是深化青年志愿服務。以建立健全志愿服務體制機制,牽頭注冊成立了縣志愿者協會;以培育青年社會組織為重點,以“屈原故里端午文化”、文明縣城創建等活動為契機,開展志愿服務50余場,參與志愿服務人數突破1000人;以幫扶困難青少年群體為抓手,實施農村留守兒童“希望家園”關愛項目,建成“希望家園”46所,200多名志愿者參與其中,惠及1400多名農村留守兒童。
(三)在解決青年民生問題上取得了新成效。一是務實推進青年創業就業。以為縣內創業青年搭建發展平臺,共享資源為目標,牽頭注冊成立了縣青年創業者協會,協會舉行了多次就業創業交流活動,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協會會員的政策措施;繼續實施“青年創業小額擔保貸款”項目,成功舉辦縣第二期創業青年“圓夢班”;穩妥復評150戶青年信用示范戶;有序推進“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計劃”,實地走訪考察并指導創業青年申報項目,今年共有3名高校畢業生獲得省級扶持;深入開展大學生村官創業“揚帆計劃”,今年有3名大學生村官共獲得12萬元無償扶持資金;本土創業青年顏丁、杜海林創辦的農民合作社獲得“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青年示范社”稱號,縣王家橋柑橘精品果園核心基地成功申請為全省農村青年創業致富“領頭雁”培養示范基地,縣內青年創新創業創優的氛圍日益濃厚。二是扎實推進青少年關愛行動。聯合省內高校團委,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建立“留守兒童圖書室”,聯合銀行分行,開展實現“微夢想”活動,讓青少年在關愛行動中收獲真心和真情。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取得新成績,在團省、市委分配的指標有限的情況下,主動作為,動員縣內外力量,充分借助媒體優勢,宣傳我縣貧困學子艱辛求學的典型事跡,本級籌集14萬元幫助23名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利用新媒體發起微公益成功救助危難青少年也獲得新突破。三是切實回應青年期待。面對大量大齡青年男女在婚戀交友方面的需求,團縣委聯合三峽廣播電視臺舉辦了“情動七月·愛在”大型公益相親會活動,為廣大青年搭建交流交友的舞臺,切應回應青年在婚戀交友方面的期待。四是穩步推進青少年維權工作。強化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聯合縣委宣傳部、依法治縣辦、財政局、教育局、司法局編印《青少年“以案學法”讀本》,開展多次法律知識講座和普法知識競賽,青少年參與人數達2000余人次。進一步深化“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基地”、青少年心理咨詢室、談心談話室創建,切實推動維權和預防工作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四)在團的自身建設上樹立了新形象。一是團的組織覆蓋進一步擴大。深化團的組織格局創新和鄉鎮實體化“大團委”建設成果,新建和鞏固鄉鎮直屬團組織190個,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新組織團建蓬勃發展,切實增強了共青團基礎工作的橋頭堡;認真開展團情大調研和基層團組織分類定級工作,掌握家底,摸清實情,為進一步擴大團的有效覆蓋面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團的基層活力進一步激發。縣鄉兩級成功換屆后,團縣委分別組織了一次鄉鎮團干部和縣直單位團干部團務知識培訓,為團干部更好服務青年,履行職責注入新力量。三是團的作風建設不斷加強。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新一輪“三萬”為契機,大力開展“六送六進家”、“三進五訪”、“走·轉·改”活動,切實打造一支為民務實清廉的團干部隊伍。今年,團縣委走訪慰問農村貧困黨員群眾50多戶。廣泛開展“交青年友、問青年計、筑中國夢”活動,深入基層一線,調研基層團組織36個,慰問困難青少年150多名。扎實開展“雙聯雙促”、“1119”整村推進與結對幫扶工作,落實幫扶資金3萬元。嚴格落實“八項規定”,狠抓作風建設,力倡“三短一簡一儉”,“三公”經費大幅下降。
二、2015年工作設想
(一)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認真抓好整改建章立制環節的各項工作,堅持立行立改,即行即改,鞏固深化教育實踐活動所取得的成果,堅持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二)強化好青少年思想引領工作。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堅定廣大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打牢共同思想基礎。大力培育和踐行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學雷鋒”、“手拉手”、“道德講堂”等道德實踐活動,培育、選樹、宣傳和放大一批先進青年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弘揚社會新風尚。發揮好新媒體在輿論導向中的優勢作用,正確用好網站、微博、微信等網絡工具,搭建開放式信息服務陣地,創新開展聯系、服務和引導青年的新局面,進一步拓展思想引領工作的廣度和深度。
(三)動員好青年發揮生力軍作用。深化好“雙帶雙新”工程,著力培養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依托縣志愿者協會,深化好志愿服務活動,著力壯大志愿服務隊伍,提升志愿服務能力和水平,增強志愿服務的社會功能,有效擴大青年志愿服務的影響力。鞏固好青年干部周末學院品牌,創造性的開展系列活動,鼓勵和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充分挖掘潛能,扎根基層,奉獻。強化好青少年對生態環保意識的培育,有序開展保護母親河、保護自然資源等相關活動。
(四)竭誠服務好青年成長成才。繼續開展好“青年創業小額擔保貸款”、“高校畢業生扶持計劃”、大學生村官創業“揚帆計劃”等創業扶持項目,激勵更多青年特別是返鄉農民工、青年大學生投身創業實踐熱潮中。把握好希望工程資助項目,管理好募集善款,及時銜接北京“山花計劃”公益團隊,爭取更多的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切實讓邊緣山區的貧困學子不被貧困所困,讓困難青少年群體在關愛中傳遞社會正能量。維護好青少年合法權益,深化“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積極創建“青少年維權崗”,繼續做好青少年法制宣傳和安全自護教育,全面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和重點青少年群體預防犯罪工作。
(五)全面加強好團的自身建設。鞏固好鄉鎮實體化“大團委”建設成果,擴大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農村合作組織、青年自組織的有效覆蓋。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整體加強村級團組織隊伍力量和工作內容。激發好基層團組織活力,進一步提高團組織活躍度。在2萬元經費保障的前提下,指導推動基層團組織設計項目、開展活動,形成特色和亮點,不斷增強對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抓好團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增強團干部群眾觀念和青年群眾工作能力,著力打造一支思想境界高、素質能力強、工作作風實的團干隊伍。完善好“推優”工作制度,推動好少工委建設,促進團的自身建設再上新臺階。
- 上一篇:老干黨支部學習計劃
- 下一篇:機關作風問題整治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