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脫貧攻堅工作匯報材料
時間:2022-07-05 11:26:07
導語:鄉脫貧攻堅工作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2015年精準扶貧大幕拉開以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在基層黨員干部的不懈努力下,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人民群眾的生活得到了切實改善,村級經濟的發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昔日落后的村寨舊貌換新顏。今天,根據會議安排,現將我鄉脫貧攻堅工作中遵照的思路、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做一簡要匯報,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基本情況
鄉距縣城20公里,幅員面積138.38平方公里,轄3個行政村、9個村民小組,共619戶、1855人。其中村屬貧困村,轄2個村民小組,共145戶、415人。2014年該村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32戶108人,截至2017年底脫貧26戶88人,未脫貧貧困戶6戶20人,2018年整村脫貧“摘帽”。該村主要農作物有花椒、梨、蘋果以及甜櫻桃、紅脆李等特色小水果;林業資源充沛,野生菌類、林下中藥材等物產豐富。
二、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
2015年以來,全鄉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縣關于扶貧攻堅工作會議和文件精神,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戰略性任務,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為出發點,以農民致富增收為落腳點。堅持“黨建引領、產業振興、群眾受益”的發展思路,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堅持扶貧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集合、堅持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周密部署,真抓實干,扎實推動扶貧攻堅各項工作開展。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脫貧攻堅之根本。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快產業發展、百姓增收致富的先決條件?;A設施建設方面: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2018年村上馬多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首先解決了該村期盼已久的船頭橋建設項目,目前該項目建設進度近半,預計年底之前可以實現通車;其次我鄉從水、電、路等方面全面加強了貧困村的項目建設,壓水延伸工程、村文化活動室建設項目、農網改造工程等多個項目齊頭并進,極大的完善了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預計所有建設項目將在年底全面完成。
(二)真心實意聚賢引才,活化增收致富之思路。鄉黨委、政府通過“人才回引”工程,以政策優惠條件吸引本土企業家回鄉創業。楊光斌同志就是通過人才回引工程到正里塘村擔任第一書記,并創辦了鄉銅坡養獐廠。此舉不僅為正里塘村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還帶動了養獐廠周邊農戶收入的增加。
(三)優化產業結構,舒展脫貧攻堅之筋骨。構建新型農業體系是農戶脫貧致富的長久之策。以“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為基本原則,促使我鄉產業集約化、產業化、鏈條化發展。要最大化農業現代化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效果。為此,我鄉積極探索“公司+農戶”“大戶帶小戶”等新型合作模式:一是鄉黨委、政府主動作為、協調,由縣助農公司免費向我鄉63戶貧困戶提供總價值22萬余元的魔芋種子,并與該公司簽訂簽訂回購合約,以每斤1.2-1.3元的價格回收。僅此一項,預計貧困戶年戶均增收6500元左右,有效增強了貧困戶“生血造血”能力;二是通過多方考察、調研,村在2017年底嘗試建設了50余畝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并與成都艾思沃公司達成合作意向,由公司提供中藥材種植技術,農戶提供土地和勞動力,目前該項目為村村集體帶來了近3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三是進一步鞏固已建成的“一村一品”項目,打造村藏蒜品牌,進一步擴大藏蒜種植面積,通過電子商務等手段,增加藏蒜少銷售渠道。
(四)拓寬拓展銷售渠道,搭建優質農產品快車道?,F代社會“酒香也怕巷子深”。村地處高半山,農產品均是無公害綠色產品,十分符合現代社會對健康、綠色生活的要求。但是過去苦于銷售渠道狹窄,農產品銷量一直偏低,農民收入也難以增加。為此鄉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利用微信群、公眾號、電視媒體、網購平臺等方式對鄉農產品進行宣傳,開展一系列文藝活動,增加鄉農產品知名度。慕名而來的商家逐年增多,極大的豐富了鄉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三、當前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自扶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在鄉、村、組三級的共同努力下,貧困狀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進一步擴大鞏固扶貧成果,實現全面脫貧的目標形勢依然嚴峻:
(一)路子窄,產業結構還比較單一。我村二、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農民收入主要依靠第一產業。雖然前期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農戶品牌意識薄弱,農產品的銷售模式停留在傳統的自產自銷模式,增收渠道還不夠寬,且村級無集體經濟。
(二)腦子慢,致富思維還比較閉塞。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主體,貧困戶想要脫貧、主動脫貧的意識還有待增強。部分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自謀發展意識較差。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堅持精準扶貧,完善扶貧詳細規劃。按照全面脫貧的目標,對照精準脫貧標準,算好明細賬、倒排工期、細化措施,落實任務,進一步完善脫貧攻堅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嚴格對照脫貧攻堅任務臺賬,確保2018年底實現脫貧10戶31人的目標。
(二)堅持產業主導,增加農民收入。堅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和產業特點,著力圍繞甜櫻桃、紅脆李種植與中藥材種植方向,積極鼓勵和支持扶貧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增加群眾收入,加速脫貧步伐。
(三)加快項目推進,改善農村發展條件。堅持鄉村道路、農田水利、安全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與扶貧開發相結合,加速實施扶貧開發民生項目建設進程,加快解決貧困村和貧困群眾行路難、用水難和產業發展瓶頸的問題。
(四)強化“智力扶貧”,完善教育培訓體系。針對貧困戶勞力技術素質低的實際,采取綜合培訓和轉移就業相結合,組織貧困戶勞動力參加各種技術培訓,加強與勞動等部門的密切協作,切實抓好貧困戶勞力的務工技能培訓和勞力轉移工作,努力實現“培訓一人,轉移一人,脫貧一家”。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決勝脫貧之師已經集結,決勝脫貧號角已經吹響。喊破嗓子不如擼起袖子,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開闊的思路、過硬的作風、奉獻的精神、扎實的工作,帶領貧困戶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帶領黨員群眾用真抓實干的精神為鄉村振興打好基礎,用群眾滿意的笑容和富足的生活,給黨、給歷史、給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 上一篇:四好村創建工作報告
- 下一篇:意識形態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