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醫院先進黨支部申報材料
時間:2022-07-09 02:31:00
導語:獨家原創:醫院先進黨支部申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第一黨支部是醫療系統一支充滿朝氣與活力,堅持科學、求實與創新的集體。他是一支由大內科、兒科、感染科、ICU等9個專業科室,63名黨員組成的黨支部集體。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創建特色支部、學科支部,構建堅強堡壘”的支部建設目標,立足本職、與時俱進,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學校和醫院的中心任務,找準黨支部與臨床工作的結合點,把握“促進和諧”這個根本點,以“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為發展目標,在支部建設中彰顯黨員先進性本色,開拓創新鑄造一流團隊,唱響了一曲“圍繞中心抓特色,創新黨建促和諧”的嘹亮之歌。
一、抓學習,重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論述在黨支部到充分發揮
黨支部始終堅持把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論述作為支部當的建設工作主線。結合今年全系統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思想上、認識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緊緊圍繞醫院黨委“支部建在學科上”工作思路,用科學發展的思維指導實踐、推動實際工作。一是建立了黨小組與黨支部相結合的學習和會議制度。為了提高支部成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支部書記和支委成員帶頭參加黨小組的學習,尤其是對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論述和與業務工作相關的學習,通過領導的帶頭作用,形成了全員學習的良好態勢,使每個黨員能及時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并結合工作開展實踐,提高了學習效果。二是在加強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的同時,還逐步完善支部的制度建設。建立了黨員學習、會議、聯系群眾、黨員考評等制度,強化了支部的領導作用與管理職能。還經常深入臨床科室,關心職工的思想動態,定期收集職工的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的開展政治思想工作。三是開展了“54321凝聚工程”。我支部緊緊圍繞“54321”凝聚工程所提出的“五個一”目標,把握臨床黨支部的特點,重點抓好對黨小組的管理。在中南大學“54321凝聚工程”的年度檢查中得分第一。
二、抓班子,帶隊伍,努力塑造一支敢打硬仗的黨員隊伍
一個黨支部的工作能否搞好,能否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關鍵在火車頭的帶動作用發揮的好不好,骨干的中間力量支撐的好不好,后續力量的發展開展的好不好,是否能塑造一支敢打硬仗的黨員隊伍。一是抓班子,發揮核心作用。對照"好班子"的標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班子健全,按時換屆;團結協作,分工明確;堅持學習制度,作風民主,秉公辦事,關心群眾,定期向黨員通報情況;廉潔勤政,求真務實,建立健全群團組織。"我們黨支部的班子建設工作,抓得實,有成效。二是帶隊伍,發揮中堅作用。對照"好隊伍"的考評標準:"加強隊伍建設,組織黨員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制訂有黨員教育管理措施,積極培養、發展黨員。黨員精神面貌好,宗旨意識強。抓好骨干隊伍建設,調動中間力量的積極性,保證黨支部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抓黨員隊伍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方面,我們工作認真,措施到位,成效顯著。三是促發展,積極爭取優秀的后續力量。一個黨員一面旗幟。我們高度重視黨員的發展和培養工作,嚴把黨員發展質量關。針對支部是臨床黨支部,青年居多、可塑性強的特點,我們加大積極分子的培養力度,制定培養計劃和措施,為發展壯大黨的組織打下堅實的基礎。2007年,發展了心內科江鳳林副教授和內科團支部楊陽書記,2008年初,又發展了大內科主任沈守榮教授和護士長肖益彩,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提了黨員的整體素質,壯大了黨員隊伍。目前參加了培訓班的入黨積極分子有16人。
三、樹典型、立模范,大力開展爭先創優工作
我們以爭先進創優秀為目標;以誠信建設為向導;以醫院管理年為契機;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核心。高標準要求每一位黨員從一點一滴做起,立足本職,樹立良好的敬業意識和創業精神,涌現出了一批勇于創新、樂于奉獻的模范共產黨員。他們的事跡感人肺腑,他們的成績有目共睹。我們這支隊伍的成員都是奮戰在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是醫院的生力軍,更是黨的基層骨干力量。在繁忙的醫療工作同時還兼顧著科研、教學、管理等工作。為醫院的建設和發展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沈守榮教授作為08年入黨的黨員,充分發揮黨員的帶頭模范作用,他所帶領的消化內科團隊,在全省教育系統近50個直屬基層院校幾百個崗位中被評選為16個“芙蓉標兵崗”之一,這既是消化內科的榮譽,更是我院900多女職工的光榮;ICU護士長莫萍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她精湛的業務水平、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舍小家為大家的忘我精神,在黨員群眾中產生了極大影響力,被評為“**醫院十大醫德標兵”、“十佳青年崗位能手”、“好媳婦”、并多次獲得院內“十佳護士”等稱號;心內科副教授蔣衛紅是本院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師,校級“十佳青年”、校級“青年崗位能手”、“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稱號”;在“學習十七大精神,建設教育強省”知識競賽活動中,我支部江鳳林副教授、胡平安博士代表醫院在省里競賽中雙雙獲獎,江鳳林教授還不怕艱苦,參加了系統組織的援藏活動;在去年中南大學組織的雙語教學比賽中,呼吸內科的林樺獲得第四名,消化科王曉艷副教授獲得第六名;同時我支部還涌現出十佳青年胡平安、楊陽;青年崗位能手林樺;校級優秀團干楊陽;校級優秀團員薛紅;優秀團干鄭鳳、向鵬程;優秀團員:鐘金輝、潘伊枝、廖玲、董琴;十佳護士:王桂蓮,鐘金輝等等優秀的黨團青年,他們是我們支部的驕傲,是學習的典范,是我們支部的希望。
四、抓服務、獻愛心,黨員的公仆意識進一步加強
我們支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重視人的重要性,作為醫務人員,為患者送去了健康,作為人民的公仆,為有需要的人帶去的關愛。一是深入開展群眾工作。我們始終把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把做細致的思想工作為重點;把深入臨床一線作為主要工作方式;把創建和諧的環境作為努力的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與平時的常規工作結合起來;與醫院的中心工作結合起來;與貫徹執行上級黨委的精神結合起來;與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結合起來。深入群眾、關心群眾、團結群眾、服務群眾,不斷改進工作、維護團結穩定的局面,促進醫院和社會的和諧發展。二是抗震救災,情系災民。在5月12日汶川地震災難來臨的時候,在災區同胞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的黨員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獻血現場我們的趙玲玲教授、丁四清書記帶頭挽起袖子;愛心病房有我們內科醫生護士以及自愿者的身影;捐款現場我們的黨員排起了長隊,我們做的只是希望盡我們綿薄之力給他們一些幫助。大內科主任沈守榮、心內科主任楊侃、心內科副教授江鳳林分別捐出1000元,心內科蔣衛紅副教授、梁中書主治醫師各捐款800元,感染科主任龔環宇捐款600元,心內科護士長鐘竹青,心內科醫生曹宇、張智輝、李靜樂、歐陽茂、唐曉紅、汪文娟,血液科醫生王成紅,黨支部書記丁四清等各捐款500元。當接到交納“特殊黨費”抗震救災的通知時,我支部全體黨員奮勇爭先,支部63名黨員捐款金額達22008元,居全院之首。黨員人均捐款近400元,捐款1000元以上有12人,其中黑明燕捐款共計4000余元,江鳳林捐款3000元。支部全體黨員還提出申請將支部黨員活動經費5000元也作為支部特殊黨費交納。關鍵時刻,我們的黨員走在了抗震救災行動的最前列。
五、抓黨建、帶團建,把黨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團的建設中,推動黨團建設齊發展
在我們支部,青年團員占了絕大部分,堅持黨建帶團建,把黨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團的建設中,使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規劃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之一。第一團支部連續2年獲得“先進團支部”的榮譽。在去年的五四評優中獲得中南大學“五四紅旗團支部”的榮譽稱號,這也是醫院唯一獲此榮譽的支部。ICU團小組也獲得“院級先進團小組”的榮譽。支部書記楊陽、團小組長曹建紅、向萍、向鵬程等分別獲得中南大學校級和院級“優秀團干”、“優秀團員”稱號,在團員青年中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支部還組織帶領青年成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組織凝聚力。我支部還帶領廣大青年積極參加“愛心實踐”活動。號召青年團員們踴躍加入“愛心志愿隊”。本支部參加愛心志愿隊的人數占總團員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多次組織本支部的青年醫護人員參加“愛心義診”和“三下鄉”活動,把醫療健康帶到社區帶到貧困的遠郊農村等。在院領導的周密組織和本支部嚴密部署,支部黨員和團員還緊密團結,積極參與到“二搬一修工作”中,共同為支部和醫院的建設出謀出力。
我們已取得的成績,鼓舞著我支部全體黨員干部的壯志豪情;我們正在開創的事業,凝聚著全支部員工的創造力量。我們將以此為契機,結合支部的具體實際開展支部工作的創新,找準切入點,把支部工作融入到臨床實際工作和醫院的中心工作之中。我們將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論述的偉大旗幟,團結拼搏,艱苦奮斗、為推動基層黨組織工作更好更快發展而努力,為打造一支素質過硬、工作出色的黨員隊伍而努力!為我院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各項目標變為現實,普寫我院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黨建工作的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貢獻。
經支部擴大會議總結討論,一直認為一支部已具備“先進黨支部”的條件,特此申報“先進黨支部”,請醫院黨委考察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