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黨組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5-15 04:05:00
導語:供銷社黨組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委《關于在全省黨員領導干部中開展“學先進典型、做勤廉公仆、創一流業績”活動決定》下發后,省社黨組高度重視,召開職工大會進行動員和部署,制定活動方案、落實工作計劃,在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包袱沉重及“非典”影響的情況下,克服多種困難,開拓創新,大膽實踐,不僅“學做創”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各項工作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一、加強理論學習,注重發揮領導干部的示范作用,促進干部職工思想再解放
省社黨組一直把理論學習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抓好理論中心組學習的同時,采取領導帶頭輔導和個人自學等多種形式,系統的組織機關干部和直屬單位領導班子學習十六大文件、“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學習規劃,黨組成員每人都進行了專題輔導,宣講了小康社會、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內容。同時組織各市、州、縣供銷社主任和部分企業領導人四次到南方考察學習,使大家破除了“六個觀念”,樹立了“六個意識”。即破除了滿足不停步就是有進步的觀念,樹立了跨越式、超常規發展的意識;破除了滿足于維持現狀、平安度日的觀念,樹立了勇于開拓、創新突破的意識;破除了習慣在傳統行業和領域開展傳統業務的觀念,樹立了從大市場中尋找更多更大的機遇去拓展自己業務的意識;破除了企業老守田園、不思進取的觀念,樹立了適應市場需要,主動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意識;破除了根據眼前和周邊情況研究對策的觀念,樹立了既立足于本行業,又要跳出框框限制,站在國內外市場需求上調整企業發展戰略的意識;破除了習慣于等客上門、等待機遇的舊觀念,樹立了主動出擊,尋找合作伙伴,自我發展意識。
二、開拓創新,全省供銷社系統工作有新突破
一年來,省社黨組按照內增實力,外樹形象,踐行為“三農”服務宗旨的思路,勇于開拓,大膽創新,開創了供銷社工作的新局面。
1、以成立“農協”為突破口,加快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抓住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這個突破口,經過大量艱苦有效的工作,于今年初成立了“吉林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協會”,制定下發了《吉林省供銷社關于加強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是全國供銷社系統第一家。經過一年的努力,全省供銷社9個市、州和52個縣(市、區)已經全部成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協會,鄉鎮級協會成立92個。農村各類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1737個,其中:專業協會155個,專業合作社540個,村級服務社980個。供銷社牽頭領辦的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有力地帶動了全省農村中介組織的蓬勃發展,目前總數已達2850個,共帶動農戶153.2萬個,向農民市場、科技等信息53萬條,培訓農民18萬人次,供應生產、生活資料65億元,推銷農產品47億元,為農民實現收入96億元。農協組織的建立,在發揮合作優勢,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生產,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搭建銷售平臺,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突出工業拉動,提高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水平;傳授科學技術,提高農村生產力水平;創造就業機會,有效地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提供有效載體,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上海、北京、龍江、湖北、內蒙等省、市供銷社都分別到農協工作開展較好的樺甸市進行考察、學習。省委副書記林炎志、全國總社副主任李春生等領導同志,專程到樺甸看了農協組織建設情況,并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圍繞農村現代流通網絡的建設,經營業態改革有了新的發展。一年來,為了進一步促進我省農村市場現代化流通水平的提高,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省社黨組以改造供銷社系統經營網絡為切入點,采取典型引路,出外考察等辦法,層層落實責任制、推進經營業態改革。目前全系統經營業態改革有了新的發展,已興辦各類超市115家。最近,省社黨組又制定了全省供銷社系統改造傳統經營網絡、擴大連鎖經營的發展規劃。初步想法是大致用3-5年的時間,在全省系統構建五大連鎖經營體系。即構建起農資連鎖經營體系、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體系、農產品連鎖經營體系、煙花爆竹再生資源連鎖經營體系、全系統醫藥連鎖經營體系。通過構建這五大連鎖配送體系,帶動全省農村供銷社合作經濟的發展,提升供銷社現代經營層次,適應廣大農民多層次的需求,占領農村市場。
3、圍繞為“三農”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構筑農產品加工第三大支柱產業的戰略部署,省社黨組在年初的工作會上提出了要提高整體水平,壯大龍頭企業,規范各類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農產品訂單農業,以及實現助農增收的工作目標。經過全體干部職工的努力,全系統本農業年度全省供銷社系統供應各種化肥219.5萬標噸,比上年同期增長6.8%,約占社會供應量的60%。此外,全系統還建立龍頭企業117個,專業社1400個,農產品基地153個,發展訂單農業金額11億元,初步計算可為農民增加收入8億元。
4、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今年以來,我們以改革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通過層層落實責任制、招商引資、盤活資產、開拓經營等途徑,促進了全系統經濟效益的提高。預計全年可實現利潤1400萬元,比去年增長10%以上。
三、轉換機制,深化改革,促進省直企業發展
針對省直企業普遍存在的經濟實力弱、企業規模小、經營渠道窄、經濟效益差的實際問題,省社黨組在做好系統工作的同時,注意在轉換省直企業體制和機制上狠下功夫,積極探索,穩步推進,不斷加快省直企業改革的步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加大了省直企業改革的力度。去年下半年,省社黨組對省社的支柱企業農資集團進行了改革,將原集團公司劃分為兩個公司,新公司按股份制運行,建立健全了新老公司領導班子,聘任了中層干部,全體職工實現了身份置換,新老公司的資產進行了分離。從股份公司一年來的運作看,由于建立了新的法人治理結構,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新公司出現了生機,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經過積極籌措資金,多渠道組織貨源,今年銷售化肥22萬噸,毛利可達1000萬元。老的集團公司經過改革,重振旗鼓,煥發了活力,一年來收回欠款250萬元,收回汽車兩臺,價值59萬元,經營化肥5000噸,實現毛利40萬元。今年初,在認真總結省農資改革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省社黨組制定下發了“關于深化直屬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成立了省直企業改革發展領導小組,分別深入到8戶企業調查摸底,了解情況,幫助研究每戶企業的改革實施方案。從今年3月份開始,集中力量對合發公司進行改革,建立了董事會、監事會等法人治理結構,進行了職工身份置換。目前企業已經按新機制正常運行,效果良好。同時,還對飼草公司進行了徹底改革,經過積極協調,這個公司于1月份開罐生產。到9月末,已熏蒸飼草2842.29噸,利潤超百萬。棉麻公司努力做好資產開發利用工作,通過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不僅保全了一大塊資產,而且招商興辦了北京華聯超市,年收入可達170萬元。其他公司的改革正在穩步推進。改革使企業出現生機與活力,今年省直企業將由虧轉贏,預計全年可實現利潤131萬元,比去年增加贏利549萬元。
2、加大了對省直企業謀劃發展的力度。省社黨組在抓好省直企業深化改革和加強管理的同時,為了謀求省直企業發展,又分別深入省社直屬公司,就推動省直企業的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結合省社的實際,提出了要抓好六大發展平臺、運行九個項目的意見。六大龍頭,即以化肥、農藥、農膜為主營品種的農資龍頭、以煙花爆竹、廢舊金屬及報廢汽車拆解為主營業務的再生龍頭、日用消費品和農副土特產品相結合的合發龍頭、外貿草業龍頭、醫藥龍頭、房地產業龍頭。待六大龍頭建成運作后,將有力推動全省供銷社事業的發展。
四、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增強了省社黨組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1、積極開展“承諾”和“踐諾”活動。按照活動要求,省社黨組制定了“省供銷社領導班子‘學做創’活動公開承諾”。就深化改革,搞活經營,為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提高黨員干部素質;強化班子集體自身建設,不斷增強凝聚力、戰斗力等問題做出了公開承諾。所有黨組成員也根據工作分工,對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出了具體承諾,并虛心接受上級組織、各級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的監督。按照公開承諾的內容,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大局,以服務“三農”、助農增收為己任,把“抓好農業生產資料供應,確保農業生產所需”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做好農資準備和供應工作,做到了“五個確?!?,即確保充足的貨源、確保及時下撥、確保農資商品質量、確保農資商品價格的基本穩定、確保優質服務,為我省農業生產再上新臺階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省直機關“學、做、創”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省直機關“學、做、創”活動簡報第21期中,以“省供銷社在農資供應工作中積極踐諾”為題,對供銷社在春耕生產中服務三農、保證農資供應情況進行了報道;在“簡報”第40期中,又以“省供銷社組織參觀‘鄭培民先進事跡圖片展’,推動‘三個代表’學習活動在機關深入開展”為題,對供銷社領導帶頭參觀展覽,以實際行動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情況進行了報道。另外,《機關生活報》曾以“吉林省供銷社結合實際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省直黨的工作會議精神”、“吉林省供銷社積極響應省直工委號召,踴躍報名參加防治非典安全檢查工作”、“吉林省供銷社認真學長春同志講話精神”等為題,多次報道了供銷社開展“學、做、創”活動的情況,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切實轉變機關作風。去年以來,黨組為了切實轉變機關作風,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做到“貼近三農”,在年初就圍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創新、經營業態改革、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等問題,確定了機關干部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18個題目。一年來,大家自覺深入基層,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既鍛煉了隊伍,又增強了機關干部為基層服務的意識。在10月份召開的“全省供銷社調查報告、理論研討交流會”上,有23篇觀點新、可操作性強、高水平的文章被評為一、二、三等獎,不僅促進了各級供銷社機關工作作風的轉變,也為謀劃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礎。
3、做好扶貧工作。省社黨組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成立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指派專人負責扶貧工作。省社領導率領經營指導處同志專程到扶貧點汪清縣東光鎮東山村進行扶貧慰問,同當地村干部共同研究脫貧致富規劃,確定具體措施,并送去價值6萬元的優質復合肥,為該村今年獲得豐收做出了貢獻,使該村今年的人均收入達到了1000元,比去年的500元翻了一番,受到了當地政府和村民的歡迎。
4、廉潔自律,不斷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根本好轉。省供銷社是非權力部門,目前又處于困難時期,但黨組絲毫沒有放松抓黨風廉政建設。一是帶頭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始終按照中央《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的要求,從自身做起,在房子、車子、票子、子女等方面都能自覺地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規定執行。接待往來客人,從不帶客人進歌廳、舞廳、洗浴中心,不到高消費場所,不大吃大喝。還先后制定下發了《特派員制度》、《企務公開實施意見》和《企業效能實施辦法》,對各級領導班子的黨風廉政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樹立正確的用人觀。去年末,黨組在開展機關干部推公工作時,按照德才兼備和干部四化的要求,堅持民主、平等、擇優的原則,提拔了18名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政績突出的正、副處級干部,不僅保證了推公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調動了機關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三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關規定,自覺堅持領導干部接待日制度,對來訪群眾反映的問題,做到不敷衍、不推諉,逐級查詢,逐個解決。截止到9月末,共接待群眾來信來訪209人次,解決群眾來信來訪42件,對于維護一方社會穩定,推動全系統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
5、樹立服務意識,關心職工生活。根據省政府[20*]3號文件精神,黨組經過多方協調,文件中的各項優惠政策得到進一步的落實。目前已有19個縣供銷社的經費全部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有8個縣社機關一半納入同級財政預算。與此同時,經過黨組出面協調,全省29788名離退休老同志的養老保險得到解決,全省供銷社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根據工作需要,在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投入17.7萬元,為各處室新購置配備電腦20臺、打印機7臺,并開通了吉合網,不僅改善了機關的辦公條件,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機關的工作效率,對于提高干部職工的整體素質起到了促進作用。黨組領導非常關心群眾利益,解決了一些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如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解決了企業下崗職工的“低保”問題,創造條件改善機關食堂伙食,還組織專人具體研究解決職工集資建房等問題,切實關心職工生活,受到干部職工的一致好評。
- 上一篇:供銷社黨委工作總結
- 下一篇:供銷社創建學習型機關活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