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局新農村建設指導員事跡材料
時間:2022-10-13 11:18:00
導語:質監局新農村建設指導員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區地處祖國邊陲。今年4月初,**同志作為**縣質監局選派參加該縣的新農村建設駐村指導員,對于組織的決定,她毫無怨言,十分愉快地接受組織的安排,并懷著一顆對農村、對農民群眾的關注和關愛之心,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光榮而又意義重大的工作中來。
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牢記使命,嚴格按照自治區、區質監局和當地黨委政府對新農村建設駐村指導員的要求來約束自己,認真履職,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心對待工作,主動服從當地新農村建設組織的治理,積極服務于建設新農村的各項工作中去。也正因為**對新農村建設駐村指導員工作有著正確的思想熟悉和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在很短時間里,就迅速地打開了工作局面。她的工作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積極評價和充分肯定。
**正式就任新農村建設駐村指導員后,馬上就來到當地黨委政府確定的聯系村屯走訪群眾,了解情況,傾聽群眾呼聲,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在短短的兩個月的時間里,她除了與當地新農村建設部門一起深入有關村屯調研外,還多次單獨來到村屯進行工作調研,了解情況。通過多次深入細致的調研工作,**就以質監工作職能特點為切入點,結合當地村屯農業產業特點,制定了為當地群眾舉辦農業標準化種、養技術,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宣傳,食品質量安全知識普及,鑒別農資產品真偽和包裝標識識別等方面的學習培訓幫扶計劃和工作方案。目前,**已為當地農民群眾舉辦了兩期關于識別肥料、農藥包裝標識,鑒別農資產品真偽方面的學習班。參加學習的農民群眾達200多人次。
在工作中,**還為當地三個村莊的85名留守兒童、1名殘疾兒童和4名孤兒在生活上、學習上給予幫助、支持、關心和照顧,盡自己的能力為孩子們解決學習、生活中實際困難。她這種熱心幫助他人,無私奉獻的行為得到了當地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在當地廣大人民群眾中樹立和展示了質監部門的新形象,展現了質監人的優秀品質,她以實際行動實踐著作風效能建設活動的宗旨和要求。
**就任新農村建設駐村指導員后,在對**縣上降鄉那荷村、上金鄉中山村、武德鄉科甲村進行工作調研過程中,細心的她發現這幾個中越邊境地區的村莊里都有一些留守、殘疾兒童及孤兒由于他們缺乏父母和親人在學習、生活上的關心和照顧,至使他們生活十分困難,學習成績不好,自卑、自閉心理嚴重,有的產生了不愿意上學想法,有的甚至輟學在家,嚴重影響著孩子們健康成長。
針對這一情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覺得自己作為一名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有責任給予這些孩子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和關愛,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暖和與呵護,重拾自尊和對學習的信心,像其他孩子一樣快快樂樂的上學、開開心心的玩耍。于是,**在“六一”兒童節前夕,先后分別對**縣上降鄉那荷村那蘭辦學點的12名留守兒童每人贈予一個嶄新書包和一冊精美的課外圖書;為在中越邊境線上的武德鄉科甲村完小40名留守兒童和貧困生及3名孤兒贈予一個新書包和一本課外書籍,為13名住校留守學生購置了新的飯桌板凳;并與熱心人趙大姐一起買來一批新書包、課外讀物和300斤大米送給在上金鄉中山中心小學的33名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和一名寄宿在學校無人照顧的孤兒。**及熱心的趙大姐的舉動讓這些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暖和和關愛,使他們過上一個記憶深刻,布滿幸福的“六一”兒童節。
除此之外,**還對一個在上降鄉那荷村那蘭辦學點上學,名叫蘇平的殘疾兒童給予“非凡”的幫助和關愛。蘇平今年11歲,8年前因患上腦積水導致雙腿不能行走,由于家境貧困,錯過了最佳的醫治機會落下了殘疾。蘇平的父母為了掙錢養家在外打工,他的日常生活全靠爺爺奶奶兩位老人料理,蘇平由于身體上的殘疾,致使他產生了很大的自卑心理,不愿意與交往,性格很孤僻,但他又非常喜歡學習,天天都靠年邁的爺爺、奶奶背他去上學,有時老人早上出去勞作還要帶上他,收工后才送他去學校上課。蘇平對學習的愛好、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年邁的爺爺背他蹣跚上學的身影深深地觸動著**心靈,她又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一部分錢買了一輛三輪車,當作兒童節禮物送給蘇平,作為爺爺奶奶平日里送他上學的交通工具。在**駐村工作期間,工作之余還盡量抽出時間為蘇平的爺爺奶奶做家務,送蘇平上學,輔導他學習。在**的關心和幫助下,現在的蘇平學習更認真、更專心了,臉上笑臉也漸漸的多了起來,也會主動與人交往了,原來孤僻的性格在**的關愛下有了很大轉變。
**作為新農村建設指導員認真工作,熱心幫助留守、殘疾兒童和孤兒的事跡,**縣電視臺進行報道后,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人們對這些生活在祖國邊陲留守兒童的成長狀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深深感動了南寧FB自駕車友團的成員,他們也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加入了幫助、關愛這些祖國邊陲留守兒童的行列。日前,該車友團向**縣上降鄉那荷完小及**縣武德鄉三聯完小的留守兒童和貧困生捐贈了價值4000多元的文具、課桌、衣物等學習、生活及體育用品。
- 上一篇:農村改革效率研討論文
- 下一篇:新農村建設下農民民主意識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