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局黨委先進事跡

時間:2022-03-03 10:28:00

導語:稅務局黨委先進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稅務局黨委先進事跡

一、明確學習型稅務機關建設的目標

為做好學習型稅務機關建設,**市國稅局明確了建設學習型稅務機關的目標是:以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為理念,以“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稅收工作宗旨為共同愿景,以提升稅務干部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為核心,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調動和促進機關干部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為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熟練、作風優良、執法公正、服務規范的稅務干部隊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推動稅收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持續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二、建設學習型稅務機關的主要做法

(一)健全機構,分工負責。為抓好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落實,人教科作為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系統干部教育的管理,落實省局組織的處級以上干部培訓的計劃安排。培訓中心作為施教機構,負責全市系統干部培訓和納稅人培訓的施教。黨辦負責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員教育、機關干部的政治理論學習的組織實施。各職能科室負責專門業務培訓的計劃擬定,配合培訓中心做好施教工作。做到分工負責,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二)建立激勵和保障機制

1.建立獎勵機制。對在專門學習培訓中表現良好、成績優異的學員評為“優秀學員”,在全市系統進行通報表揚。對參加各種崗位知識考試競賽中成績名列前茅的人員在全市進行通報表揚,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通過自學參加資格考試獲得注冊稅務師等資格證書的人員給予重獎。對參加學歷教育獲得更高學歷的給予報銷一定的費用。與此同時,對在學習中表現突出的作為評先評優的參考依據。

2.建立經費保障機制。教育經費支出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務經費支出列入年度經費預算,列為專項經費,在經費調度時都給予優先保證。僅市局機關每年的教育經費投入約達35萬元。

3.建立師資庫。一是抽調2名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同志任專職培訓師資,確定了10名業務尖子為后備師資;二是聘請省局有專長的同志擔任部分課程的師資;三是聘請部分院校老師為培訓的師資,幾年來,與武夷學院、廈門大學等高校建立了長期的協作關系,借助外部教育資源為我所用;四是和兄弟地市合作,聘請部分有教學經驗的同志作為教學師資補充。

(三)明確學習內容。學習內容包括,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并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計算機知識、法律知識。稅收理論、財務會計、審計、稅收管理、稽查等專業知識。

(四)分門別類制定學習計劃。制定《5年教育培訓規劃》、《年度教育培訓計劃》和《年度中心組學習意見》。在制定學習計劃中結合干部的工作崗位、學習經歷等實際情況,以提高綜合素質和崗位技能為重點,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要求,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和研修任務。對新錄用人員進行初任培訓,以提高崗位適應能力;對晉升領導職務的人員進行任職培訓,以提高領導能力;對從事專項工作的人員進行專門業務培訓,以提高專門業務管理能力;對全體人員進行在職更新知識輪訓,以提高適應新的管理要求的能力。

(五)搭建學習平臺,創新教育培訓載體,建立開放型的終身教育體系。投資500余萬元對武夷山培訓基地進行改造建設,充分發揮培訓基地在建設學習型機關中的作用。投入大量資金開通了全市系統各縣市局的視頻網絡。形成了以武夷山培訓中心為主體,視頻網絡、電教室和廣域網、局域網相結合,輔以選送高校和省局培訓中心脫產學習,通過光盤、教材及參考書等紙質材料進行在崗或業余自學的多載體,多形式的學習培訓構架。

(六)開展多樣性、經常性的學習培訓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載體,經常性的開展多樣性的學習培訓活動,包括:黨組中心組的政治理論學習、局領導上黨課、專家教授作專題講座、領導干部讀書班、專題業務培訓、初任培訓、任職培訓、更新知識培訓、視頻網絡培訓、電教培訓、稅收崗位“六員”培訓、網絡學習、業務競賽考試、參加全省百佳業務能手考試等。多年來,堅持每年選送1-2名年輕干部參加高等學校的研究生學歷學習,同時,還有不少干部參加本科的在職學歷學習和執業資格證書考試。

(七)堅持學用結合、注重學習培訓的實效

1.以破解征管難題為切入點,選準培訓內容。根據實際稅收工作需要和一線人員的需求確定培訓課程。通過發放培訓需求調查表、下基層調研,直接傾聽一線稅務人員意見,從中確定干部培訓的課題,本著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難題的原則,制定教學計劃組織實施。

2.以實戰操作為抓手,改變教育培訓模式。實施了“四步培訓法”,即第一步預習自學,參加培訓的學員根據提前通知的培訓內容進行預習。第二步理論培訓。在培訓中,重點講解3至4個方面問題,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學習。第三步模擬練習,通過模擬操作提高學員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步實戰操作,學員回到所在縣(市、區)局后,結合所學知識分別開展納稅評估、稅收稽查等方面的具體實戰操作。

3、引入培訓評價機制,提高培訓教學質量。在培訓工作中,除了對學員理論學習進行結業考試外,還對學員模擬練習、實戰操作分別進行量化打分,在培訓結束后,對每位學員的三項成績在市局網頁上進行排名通報。

三、學習型稅務機關建設的主要成效

(一)終身學習、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理念基本形成。干部的工作學習熱情明顯提高,學習鉆研業務蔚然成風。視培訓為獎勵已成為一種共識,干部找領導要求培訓已成為普遍現象。實現了學習成果與工作成就的共享與互動。

(二)破解征管難題找到新的手段。通過培訓,有效提高了基層一線人員分析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破解征管難題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有力地促進了工作,稅收管理質量穩步提升。

(三)隊伍建設得到了有力的推動。講學習、講奉獻的正氣得到樹立,涌現出一大批鉆研業務,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收到很好的正面效果。通過加強責任意識教育,加強干部的教育培訓,愛崗敬業、以事業為重的同志多了,消極怠工、愛講風涼話的人少了;利用業余時間學業務的人多了,娛樂消遣的人少了;違紀的人少了,先進典型多了。

(四)文明創建、納稅服務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市國稅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九屆、第十屆省級文明單位;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授予第四屆、第五屆“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被省婦聯授予**市唯一的全省巾幗建功協調先進單位;被授予“平安建設”先進單位,第四屆“黨建工作先進單位”,連續3年被市政府授予“機關效能建設先進單位”;辦稅服務廳榮獲“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第五屆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并與國際稅務管理科分別被**市政府授予20*年和20*年度“服務發展最佳科室”榮譽稱號等。

(五)國稅隊伍素質明顯提高。市局機關本科以上人員69人,占76.67%,大專以上85人,占94.44%。獲得“三師”資格證書14人,占15.6%。獲得碩士以上學歷人員3人,占3.3%。

(六)組織稅收收入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推動。20*年來,組織收入屢上新臺階,連年圓滿完成了各項組織收入任務,為閩北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財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