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抗旱救災先進典型材料

時間:2022-04-13 10:09:00

導語:教育局抗旱救災先進典型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抗旱救災先進典型材料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強化措施,抓實抗旱工作;下基層,聽民意,辦實事;抗旱、防火雙管齊下;戰旱魔,情牽民生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主要內容包括: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發生后,縣教育局黨組高度重視,為確保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采取“六措施”確保學校抗旱救災。今年縣旱災早,持續時間長,降水少,高溫強度大,水源缺。在抗旱救災過程中,縣教育局黨組把抗旱救災工作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教育活動結合起來,把黨員的先進性教育活動落實在抗旱救災的行動中??h教育局抗旱救災的同時,強化森林防火宣傳。面對嚴重的旱情,縣教育局要求各??穗y攻堅,千方百計解決師生的生活用水問題。切實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要積極發動群眾,開辟水源,深挖地下水,全力解決人蓄飲水困難,確保春耕備耕生產。具體材料請詳見:

戰旱魔保穩定情牽民生

把抗旱救災作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專門召開抗旱救災專題會議,分析旱情、研究對策,成立了教育系統抗旱救災領導小組,全面安排部署抗旱救災工作,要求全縣14個鄉鎮中小學校積極開展抗旱救災工作,全力把旱災損失降到最低。在抗旱救災……去年入秋以來,**縣遭受了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在特大旱災考驗面前,**縣教育局團結帶領教育系統廣大師生,戰旱魔,保穩定,情牽民生,確保全縣教育系統在大災面前人心穩定、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運轉。

一、強化措施,抓實抗旱工作

**縣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發生后,縣教育局黨組高度重視,為確保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采取“六措施”確保學校抗旱救災。一是各學校加大節約用水和環境保護宣傳工作,樹立節水意識,增強建設生態和諧富裕新**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二是按照“先生活用水,后教學用水;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原則,確保師生用水安全;三是廣開路子,增源節流,保證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四是堅持正面引導,消除恐慌心理,避免水事糾紛;五是堅持服務大局,積極為春耕備耕和農業生產服務;六是局領導班子、鄉鎮教育工作聯絡員深入基層、深入學校、深入調研,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

二、下基層,聽民意,辦實事

今年**縣旱災早,持續時間長,降水少,高溫強度大,水源缺。全縣教育系統有谷隴、翁坪、苗隴、重興、野洞河、上塘等鄉鎮60余所中小學用水發生困難,僅谷隴鎮就有7所學校完全缺水,有的學校要跑到15里的地方去取生活用水,受災學生達3萬余人。如此嚴重的旱情牽動著教育局黨組和全局干部職工的心,以李曉應同志為首的局黨組一班人充分認識到旱情形勢的嚴峻性、持久性,把抗旱救災作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專門召開抗旱救災專題會議,分析旱情、研究對策,成立了教育系統抗旱救災領導小組,全面安排部署抗旱救災工作,要求全縣14個鄉鎮中小學校積極開展抗旱救災工作,全力把旱災損失降到最低。

在抗旱救災過程中,縣教育局黨組把抗旱救災工作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教育活動結合起來,把黨員的先進性教育活動落實在抗旱救災的行動中。一是開展“下基層、聽民意、辦實事”的親民愛民活動,從2月20日到3月20日,一個月的時間里,教育局機關黨員深入基層學校,深入群眾,了解旱情,深入廣泛地發動、組織各校全面開展抗旱自救,認真做好缺水學校的安全隱患排查,制定科學合理的供水應急預案,確保師生能喝上水、喝上干凈水。二是開展抗旱工作專項督查,督促學校提前介入、主動協調與當地群眾的關系,防止因供水問題產生矛盾糾紛;千方百計籌措抗旱經費,確保師生生活用水;堅持旱情報告制度;制定學校循環用水的措施和方案;認真排查學校飲水安全隱患,加強災情動態監測,摸清水源、算清水帳、弄清水量,做好水源地保護工作。三是在全縣中小學開展“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的節水意識。這一切,贏得了大災面前師生情緒穩定,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良好局面。

三、抗旱、防火雙管齊下

**縣教育局抗旱救災的同時,強化森林防火宣傳,一是層層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縣教育局與學校,學校與教師、學生層層簽訂責任書,做到責任明確;二是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廣為宣傳抗旱救災和宣傳森林防火安全知識,通過書標語,辦板報,校園廣播宣傳等形式,使抗旱救災和森林防火宣傳入腦入心;三是開展森林防火和生態建設作文競賽,進一步筑牢了師生森防意識,增強了建設生態和諧家園的信心和決心。

四、戰旱魔,情牽民生

面對嚴重的旱情,縣教育局要求各校克難攻堅,千方百計解決師生的生活用水問題。苗隴鄉九年制學校自購大水桶20個,每天用車到鄰鎮水廠拉水4趟,解決全校1197名師生的生活用水;翁板小學、教孝小學每天組織年輕教師到二三公里外的河邊抬水,解決師生用水困難。對旱情最為嚴重的重興鄉佤角小學,教育局積極協調縣消防大隊向學校送水,為該校300余名師生送去了“救命水”,緩解了師生的用水難題。

村寨的嚴重旱情,也牽動著縣教育局領導的心。今年1月,縣教育局即投入2000元資金幫助新州鎮臺頭村和涼水井村用于黑麥草基地建設和小水塘建設。3月18日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應在兩村調研時,目睹當地群眾或排隊候水,或到幾里外取水的現狀后,帶領局黨組班子成員,再次為兩村分別送去10方沙石和5噸水泥,幫助兩村修建蓄水池。在涼水井村,李曉應同志在聽取該村村長介紹災情、實地查看村民們的生產自救后說,運來的沙石和水泥,一定要用在刀刃上,切實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要積極發動群眾,開辟水源,深挖地下水,全力解決人蓄飲水困難,確保春耕備耕生產。

莫道旱災難渡,自有愛心傾注??h教育局用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為保民生、保春耕、穩教育做出了積極的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