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農機化先進單位創評事跡材料

時間:2022-04-23 09:51:59

導語:全市農機化先進單位創評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市農機化先進單位創評事跡材料

2012年,我縣農機化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農機局的精心指導下,以貫徹實施贛南蘇區振興發展《若干意見》為契機,緊緊圍繞“爭先進、創一流,全面推動農機化工作上水平”的總體目標,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團結務實,開拓創新,全力推動農機化水平上臺階,為我縣社會經濟振興發展,做出了應有的努力。

一、業務指標全面完成。

1、農機化水平持續提高:到2012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5.69萬千瓦,比2011年增長12%;機耕面積達到8625公頃,比2011年增加4%;機插面積達到243公頃,比2011年增加8%;機收面積達到3612公頃,比2011年增加10%。農業耕種綜合機械化達到了45%

2、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效果好:2012年,我縣累計發放農機購置補貼394.5萬元,占年計劃任務數的136%。補貼各類農機具4300臺套,新增農機固定資產投資達1513.35萬元(其中農民投入1181.263萬元)。

3、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培訓做得實。重點推廣了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臍橙生產機械化、茶葉生產機械化技術運用,建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610畝,臍橙色機械化生產示范基地1個1500畝,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1個600畝。新增水稻插秧機5臺、耕整機773臺、手拖拖拉機49臺、茶葉機械135臺、節水灌溉設施1703畝,臍橙加工機械34臺。

4、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有新氣象。進一步穩定和完善了鄉鎮農機化推廣隊伍,建立了農機推廣目標管理責任體系。進一步加強了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蓬勃發展:新發展固定資產在100萬元以上農機專業合作社1個,新增農機專業大戶30戶,新增農機固定資產20萬元以上專業大戶6戶。

5、農機生產安全持續穩定。全年開展了農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36次,排查安全隱患106起,整改到位106起,整改率達到100%,嚴格落實了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農機安全監督管理與管理對象之間責任狀簽訂率達到100%。積極開展了創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活動,并順利通過省、部級驗收。農機事故率持續下降,農機安全保持了全年無農機重特大事故、全年持續穩定的良好態勢。

二、中心工作成績顯著。

1、“三送”工作扎實有效:實施了“三送”工作全覆蓋,干部人均掛點農戶10戶以上,幫助解決實際問題36件次;積極為“三送”點爭資辦實事,已籌資金69.5萬元,用于澆筑通組公路和小農水維修,該二項目正在組織實施中。投入資金10萬元,補助農戶購買農業機械,其中縣農機局資助0.5萬元,幫助朱品煌、陳久鳳2戶特困群眾實施土坯房改造,低保戶農房改造超額完成任務占下達任務的200%。

2、超額完成征地拆遷任務:積極參加縣重點工程項目“百日大會戰”,縣分配任務為中城河南段改造征地5畝(9戶),實際征地28.476畝(18戶),簽訂主房拆遷協議18戶,主房面積3800.65m?,簽訂附屬房拆遷協議18間778.7m?.其中拆除主體房8棟1450.05m?、附屬房362.56m?。超額完成征地拆遷任務,用實際行動推進了縣重點工程建設.

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開展干部作風專項整治,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按照省、市、縣對集中整治干部作風,創建作風建設模范縣的工作要求,制定了符合我局工作實際的具體措施方案,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依照實施方案的要求,循序漸進,扎實抓好各階段工作的落實。其次是加強了廉政建設。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調整充實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黨支部書記、局長在黨風建設工作中負總責的領導責任。做到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堅持了民主集中制,凡屬重大事項,都經集體討論決定,不搞“一言堂”。加強了班子間的團結與協調,在班子成員間營造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團結協作的和諧氣氛。三是抓好了開展了崗位廉能風險管理,各股室之間與局黨支部簽訂了廉能管理責任狀,針對查找出的廉能風險點,根據不同的風險等級,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的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二)巧借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提升我縣農機裝備總量。

我局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市財政補貼資金,以實施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為抓手,拉動全縣農機裝備水平的提升。一是以做好宣傳為基礎,提高農民購機用機積極性。通過開展“送政策、送農機、送技術”活動以及召開補貼機具展示會、舉辦補貼農機作業演示會、舉辦農機操作培訓班等,以直觀的方式,向農民宣傳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激發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今年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5000多份,舉辦各類演示會6次。二是嚴格補貼工作程序,確保實施政策不走樣。嚴格執行補貼操作程序和流程,堅持陽光透明操作。重點抓好了農機購置補貼申請資格審批、農民購機真性實核查、補貼產品質量、價格監管、定點經銷商監管等。在保障農民購機積極性的前提下,確保了“實施政策不走樣,人民群眾得實惠”。三是積極爭取資金配額,保障農民購機需求。前幾年,由于省市下達我縣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僅100多萬元,導致了農民申請購機補貼需示與補貼資金嚴重不足的矛盾。為保護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我們采取了跑步進廳的方法,爭取到省廳對我縣的支持,把補貼資金配額由100多萬元提高到300多萬元,有效保障了我縣農民的購機需求,也為我縣加快提升農機裝備水平提升了有利條件。2012年,通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拉動,新增農機動力1.4萬千瓦,新增農機固定資產投資達1513.35萬元,全縣農機裝備水平戶均達到3.58千瓦。

(三)緊盯特色農業產業,加強農機化技術推廣。

重點圍繞發展茶葉、臍橙、水稻生產機械化,通過建立農機化生產示范基地,以基地為龍頭,幅射帶動全縣農民運用先進農機技術。2012年,先后建立了上堡村水稻、龍勾鄉合坪村臍橙、上堡萬丈山茶葉生產示范基地。其次大力扶持特色農業發展。支持了野生刺葡萄產業的發展,補貼節水灌溉436畝;支持現代臍橙園項目建設,補貼節水灌溉1703畝,臍橙加工機械設備34多臺套,補貼資金200多萬元。組織實施了“推進機插秧,創建糧食高產示范縣”和“以機代牛”工程項目,提升了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的運用。

(四)圍繞興機富民,強化為民服務

組織了農機維修隊,在春耕、雙搶、秋收冬種重要農時季節,開展農機產品維修服務工作,把農機維修服務送到生產一線,田間地頭。3—4月間,在縣工商、質監、物價部門的配合下,在全縣開展了2次聲勢較大的農機市場春季整治“打假”活動,共檢查農機經營點16家,農機維修網點11家,凈化了農機市場,維護了農民消費者合法利益。做好跨區作業的組織工作。主動了解跨區作業作息動態,通過手機及時給外出作業的機手。加強了與跨區作業農機戶的聯系,及時幫助機手解決在跨區作業過程中的糾紛、難點問題。2012的年共組織8批次跨區到湖北、安徽、湖南、廣西、海南等省作業,作業收入300多萬元。加強了農民技術培訓服務,實現農機與農藝融合。積極籌辦農機新技術培訓班,提高農民機手農機使用技術水平。2012年舉辦各類培訓6期次,培訓農民660人,印發技術培訓資料2000份,發放各類技術圖書1500本。加強了對現有農機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的培訓指導,積極為農機專業合作社提供作業信息、機具維修、油料保障、配件供應服務等,解決農機戶與農戶之間的糾紛、難點問題,受到農機戶的普遍贊許。2012年全縣農機化作業總收入大幅度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已發展成為新農村建設中一新興產業。

(五)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打造平安農機。

堅持“以人為本”和“以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農機安全生產監管,確保農機安全生產,社會和諧。扎實推進農機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規范化,積極推行監理崗位責任制,把牌證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對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的登記、年度檢驗,駕駛證申領,換發、審驗執行進行了重點的梳理,堵住了源頭漏洞。嚴格推行上道路行駛農用車交通強制保險措施,切實減少了農機事故安全糾紛。認真落實了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農機安全管理與被管理對象責任狀簽訂率達到100%。積極推進公安交警、安監等部門聯動,積極開展農機安全專項整治,重點打擊黑車非加駕、拖拉機載客、超載超限等各類農用拖拉機違法違章行為,有效消除了農機事故隱患,確保了無重大以上農機事故的發生。2012年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活動38次,排查一般隱患次,整改率100%。開展部門聯合執法2次,查處各類違法違章行為26次。積極開展了“平安農機”創建活動。通過創建“平安農機”示范縣活動,推進農機安全監管社會化、常態化,提高全縣農機安全監管水平。經過近一年來的扎實工作,我縣創建工作已通過市級主管門驗收,國家農業部將于11月底對我縣的創建工作進行驗收。

(六)真抓實干,抓實“三送”助發展。

按照縣委、縣政府推進“三送”工作全覆蓋常態化工作規范化建設的要求,從3月份起,我局除組成常年蹲點抓“三送”工作組外,不定期組織全局人員深入到過埠鎮鐵木村,進組入戶,訪遍所駐村全體農戶,了解了村情、組情民情,大力為農戶解決難點熱點問題。一是針對性地開展了一次聲勢浩大的“送政策、送農機、送技術”三下鄉活動?;顒右哉故臼車已a貼農機具、舉辦農機技術培訓班和小型耕作機械作業演示會為主,向農民送去了黨的惠民政策、農機新技術、新機具。這次活動引來了全村包括周邊村400多人參與,場面異常熱烈?;顒悠陂g,有22戶農戶購買了享受國家補貼的22臺耕整機,并有2戶農戶預訂了水稻聯合收割機。二是加強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為村民辦實事。積極爭取各級資金支持,大力改善村級基礎設施。經多方努力,成功爭取了交通、移民、小農水以及一事一議資金69.5萬元,用于澆筑通組公路、水利設施維修、地陷填埋等項目,目前,該項目正在組織實施中。三是著力抓好特困群體土坯房改造,投入資金3000元,幫助2戶特困群眾完成了土坯房改造,完善了入戶小路、通電、通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目前2戶特困群眾已喜遷新居。

一年來,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上級要求和與兄弟縣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2013的工作中,我們將以十八大精神為指針,團結奮進,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為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