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心理健康黨課講稿
時間:2022-10-15 09:52:00
導語:黨員心理健康黨課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以往我們講黨課較少涉及到“心理健康”這個話題,但實際上隨著社會轉型和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現代人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就黨員、干部而言,保持健康的心理尤其重要,它有利于培養健全的人格,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現在有些地方已經在干部選拔任用中采用了心理測試,可見心理健康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
授課對象:廣大黨員、干部
授課時間:1.5小時
授課目的: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廣大黨員、干部了解心理健康這一科學常識和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社會轉型時期廣大黨員、干部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懂得如何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從而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努力。
一、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和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是指智力、情緒、性格等精神方面的健康。健康的心理是指個人在思想、感受和行為上都能適當地協調,既能與人和諧相處,又能適應社會。具體表現為:能有效調動自己的內部潛能,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挑戰以及工作中所受到的挫折等,能作出恰當和正確的反應。心理調節能力強,就能積極樂觀地投入生活、工作和社會活動中。
(二)心理健康的基本標準
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可用個人和社會兩個指標來衡量。
1.心理健康的個人指標
(1)積極穩定的情緒。既有愉快、喜悅,也有憤怒、恐懼和焦慮,但積極的情緒常多于消極的情緒,即使受挫折,也能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愉快、樂觀的心態。
(2)客觀正確的自我觀念。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努力發揮自己的潛能。
(3)切合實際的職業期望。能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職業和崗位;能根據社會的要求,主動調整自己的職業價值取向,對工作有較高的責任感。
(4)和諧友善的人際關系。樂于與人交往,與上司、部下和同事和睦相處,能認同別人的長處,也能寬容、理解別人的缺點。
(5)正常發揮的智能水平。能客觀認識事物,分析主觀、客觀世界,有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2.心理健康的社會指標
(1)恰當的社會期待。對自己角色有良好的認識,能正確實踐婚姻家庭、工作及社會等各種角色。
(2)良好的承受能力。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逆境,積極適應各種情況變化,主動調節自己的心理,具有較高的社會心理承受能力。
(3)積極的社會行為。能積極幫助他人或采取有益于他人的行動,樂觀地看待生活、應對生活。
(4)完善的社會人格。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現實,做到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的和諧統一。
(5)正確的人生態度。對人生的道路有現實而合理的選擇,對個人與群體、他人和社會的利益關系能正確對待。
(三)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個人要想對社會有所貢獻,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而健康的身體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人體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對自身的發展極為重要。
1.心理健康者具有健全的人格,而健全的人格則有利于自身的發展。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一般都有正確的人生觀,能正確認識自我和現實,在自我發展中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竭力發展自我的潛能和價值,努力適應社會的變革和要求。
2.心理健康者有良好的心態,容易適應社會環境。社會轉型期,人們往往有著各種各樣的內心困惑、煩惱和焦慮。心理健康的人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勇于面對現實,努力使自己適應變革中的社會。
3.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一個有健康心理的人,抑制力、自控能力都較強,心胸開闊,在同事之間能互讓、互助和互諒,善于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人際環境。
4.心理健康者有較強的學習和工作能力,有助于自己事業的成功。心理健康者富有責任心和進取心,在學習和工作中更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更容易贏得社會對自身價值的認同和贊許,從而獲得較大的激勵,使自己更有創造力。
二、當前黨員、干部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一)自我膨脹
1.特權感。主要表現為:一是私欲強烈。眼中只盯著權力和利益,把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權力變為滿足私欲的籌碼。二是粗暴蠻橫。在群眾面前擺譜耍大,在工作和生活中粗暴蠻橫、獨斷專行。三是心理失態。為爭權奪利,導致心理變態或失衡,相互間勾心斗角,甚至個別的還雇兇殺人。
2.以自我為中心。一是固執己見。聽不進不同意見,知錯不改。二是惟我獨尊。自以為是,盲目狂熱。
(二)工作倦怠
1.情緒衰竭??偢杏X工作壓力大,對工作缺乏沖勁和動力,時常有挫折感。
2.得過且過。工作無激情,缺乏開拓創新精神,總是被動地應付本職工作,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理。
(三)心態失衡
1.眼紅心態。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看到有人富了起來,心理失衡。于是便以自身“優勢”以權謀私,做出違法違紀的事來。
2.扳本心態。這主要表現在“59歲現象”的人身上,認為“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在這種心態支配下瘋狂“扳本”,總想在離退休前撈一把。
3.投機心態。明知貪污、受賄行為是犯罪,卻要飛蛾撲火。這除了金錢的誘惑力外,主要是心存僥幸心理,因此鋌而走險。
(四)自我封閉
自我封閉心理主要表現為:
1.人際關系緊張。在工作上不能與領導和同事交流思想、溝通感情。
2.過分擔心。在領導面前小心謹慎、唯唯諾諾,怕得罪領導影響仕途;在同事面前不能坦誠相見,怕得罪同事影響關系。
3.不信任感。對周圍的人缺乏信任,常懷疑別人的所作所為包藏不良動機;把同事看成各種利益的潛在對手,事事設防。因而總感到孤獨和落寞。
三、維護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自我調節系統
1.正確認識自我與現實。根據社會的變化和要求,及時調整自己的觀念、意識和行為,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和需要。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正確對待得與失、成與敗。
2.增強心理免疫能力。所謂心理免疫能力,就是每個人自身的積極力量。如勇氣、樂觀、人際技能、信仰、希望、忠誠、堅韌等。心理免疫能力強,就能以積極的情緒體驗生活樂趣,化解各種矛盾和沖突,減少心理疾患。
3.加強意志鍛煉。頑強的意志是一個人戰勝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力量源泉。自覺加強意志品質鍛煉,提高自身對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承受能力,就能做到勇于承受各種挫折,百折不撓,積極向上。
4.掌握自我調節策略。維護心理健康要學會自我調節,掌握調節策略。如消除煩惱可采用宣泄等自我調控方式;擺脫心理困惑可采用“回避法”“低調法”,適當降低期望值。因“官”念、“錢”途、物欲等引發的困惑,就可采用此法。只要學會自我調節,就可以緩解各種心理壓力,享受快樂生活,通達人生。
5.保持開放的心態。面對困難和逆境,要著眼未來,關注全局,以開放的心態去積極應付。
(二)建立有效的社會支持系統
1.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建立有序公正、合理完善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使廣大黨員、干部在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中充分施展才華。這有利于維護黨員、干部的心理健康,調動黨員、干部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改革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的減壓閥。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層的社會矛盾日益顯現,由此引起一些同志的心理疾病。要醫治這些心理疾病,除加強自我調節能力以外,改革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也十分重要。
3.提高領導干部的心理領導能力。當今社會,由于一些同志易患心理疾病,因此,現代領導不僅要提高政治領導能力、業務領導能力,還要提高心理領導能力。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學習掌握基本的心理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提高心理領導能力,將心理領導科學運用到管理工作的全過程。
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自我調節心理的方法,提高正確應對各種心理問題的能力,這是維護心理健康的根本之策。
- 上一篇:保黨先進性黨課講稿
- 下一篇:保共產黨員先進性機制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