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科學發展觀問題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31 10:18:00

導語:學院科學發展觀問題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院科學發展觀問題調查報告

*報告中提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辈⒅赋觯谌h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這是對全黨同志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發出的新號召,提出的新要求。

科學發展是一個永恒的主題,科學發展觀具有長期的指導意義。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根本上都需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和總攬工作全局,不只是權宜之計,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用來指導我們的工作。其基本立場、觀點方法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應該長期堅持。在現階段,能否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僅關系到我院自身的科學發展,也關系到全院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我們人文學院黨總支成員通過認真學習和討論,結合科學發展觀,梳理出目前制約我院發展的一些突出問題和一般問題:

一、制約我院發展的一些突出問題有:

1、《大學語文》課程地位問題

《大學語文》課程具有無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傳布、道德熏陶與思想教育的功能。對于培養學生對文學的興趣,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使學生在古今文學精品的感染教育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華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養其愛國感情與高尚的道德情操,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學校有著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提高校園文化品位的作用。目前我院的《大學語文》課程已經成為校級精品課程。《大學語文》原來是全校的公共選修課,然而今年改革之后,該課程居然變成了可開可不開的選修課。這與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完全不符合。我們希望把《大學語文》變成全校的公共必修課,這樣也為人文學院在由傳統專業向多專業和專業方向的轉型中,傳統學科的富余師資提供出路,使這些優秀的教師能為學校的科學發展和全校人文素養建設貢獻力量。

2、傳統的優勢學科與老牌專業面臨萎縮,需要拓展新專業

我院的文、史學科是我校具有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風尚的基礎學科,長期以來一直倡導和注重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有著深厚的底蘊,為辦好漢語言文學專業和歷史學專業提供了保證。事實上也是這樣,多年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和歷史學專業作為老牌專業,在教學工作上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近些年來,學生考研人數、比例逐年增長。在湖北省優秀畢業論文評選中,我院獲獎論文不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呈迅猛增長之勢頭。畢業生被遴選為選調生、公務員、資教生的人數相當可觀。為教育和其他行業輸送了眾多合用人才,并成長起大量教學骨干、業務骨干。但成績只屬于過去,隨著市場人才需求形勢的變化,現有的專業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招生人數逐年減少,學生就業前景欠佳。一方面是傳統優勢學科有著一展宏圖的潛力,另一方面是老牌專業面臨萎縮,為學科的發展設置了阻礙。因此,拓展新專業已經成為目前突出的問題。

3、人文學院的整體搬遷

隨著新校區的建設,新校區面臨的問題也日顯突出:就是理工科院系太多,缺少人文氣息,從科學發展的角度來看,這對于一所大學的發展來說是不利的。我們希望學校充分考慮到學校的將來長遠的發展,把人文學院搬遷到中心校區,為學校的人文素質建設服務。同時,下半年新圖書館的整體搬遷,將有大量的人文圖書需要搬遷到中心校區,從這個角度來說,也需要人文的學生扎根中心校區。

以上三點制約我院發展的突出問題都是要學校幫助解決的。希望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決以上三個突出問題。同時我們也認為:以上三個問題都是現在可以解決的。

二、制約我院發展的一般問題有:

1、教師缺少科研平臺問題。

人文學院教師的科研能力在我校一直以來都是名列前茅的。據不完全統計,近四年,我院教師承擔省部級課題21項;出版學術著作8部,教材6部,200余篇;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獎勵2項,其中省級科研獎勵1項。特別是在鄂東南方言、鄂東南近現代人物、三國與赤壁文化、向陽湖文化、中國當代鄉土文學研究、中國近現代漢奸人物研究等特色研究領域中,在全國和全省范圍內都有一定的學術影響。但是,由于缺少科研工作平臺,教師們大都耕耘在各自的領地里,沒能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實現歷史性的突破。如我們一直沒有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的突破,沒有能做到服務地方,將科研能力轉化為服務地方的實踐成果。

2、新專業建設急需師資問題。

人文學院現有現有專任教師53人,博士后1名,博士10名(含在讀),碩士以上學歷26名(另有在讀碩士14人)。老中青比為2:9:33,整體而言,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博士、碩士為中堅力量的老中青相結合的師資隊伍。但這樣優秀的師資,卻因為傳統專業的萎縮面臨著無課可上的尷尬,而另一方面是即將招生的對外漢語教學專業和新媒體與網絡傳播專業方向急需專業教師。如果按照常規引進新專業所需的全部師資,則大量優秀師資被閑置,是人才資源的浪費;如果不引進,新專業建設成為難題。

3、辦學條件落后的問題。

一直以來,漢語言文學和歷史學兩個專業辦學成本低廉,除了2003年建成文秘專業實驗室外,在辦學條件的改善方面基本沒有特別投入。特別是學校主體搬遷以后,人文學院留在咸安校區,本來就比較緊缺的教學資源就顯得更加緊張了。如與其他院部共用的多媒體教室一部分拆遷到新校區,剩下的也由于使用時間較長、管理維護等方面原因經常出現故障,影響教學。特別是隨著中心校區新圖書館的交付使用,大部分圖書將轉入新館,將會給咸安校區的師生、尤其是教學科研和學習活動對圖書資料需求很大的人文學院的師生,帶來極大的不便。傳統的專業要保持和發展,新的專業要建設成長,都離不開教學條件和教學設施的保證,辦學設備的簡陋與落后,成為阻礙學院發展的重要問題。

4、大學生課外科研指導老師的相關補償問題。

目前老師指導大學生科研付出了很多精力,雖然有部分課時的補償,但與老師的付出相比,還是較小。而且學生的論文獲獎,只有學生的獎勵沒有老師的獎勵,這也影響了老師指導學生論文的積極性。出路與辦法:希望出臺有關給予指導老師的補償文件。

5、大學生自主創業制度的缺乏。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有些學生選擇了在校創業,但學校還沒有完善的政策加以支持和幫助。希望盡快出臺。

6、學生宿舍的管理。

目前的學生宿舍管理,看似后勤集團的宿管中心管理,但是衛生、安全等方面又是各院系的同學參與管理。兩套班子。宿管中心又有安排調整學生寢室的權力,院系沒有自主權,宿管中心隨意調整寢室,造成學生住宿費管理混亂。希望宿舍分配權交回院系管理。

7、學工輔導員的待遇問題。

我院的輔導員是分兩批進來的,06年進來的每月工資800元,而08年進來的輔導員是1200,同樣的工作,不同的待遇,同工不同酬,這影響了先來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希望學校加以解決。

以上7條是制約我院發展的一般性問題,這些問題也是需要學校幫助解決的,而且也是可以現在解決的。當然,有些制約我院發展的問題是可以通過自己整改來解決的,如畢業生的課程設置問題。目前我院的學制安排是第四學期上半年實習,而下半年是學生找工作的黃金時期,但是學制安排上還要上課,造成了學生大量在外,學業課程無法完成,也影響了學生管理的難度。針對這一不合理課程設置,我們將在以后的課程設置中加以調整,把學生的實習放在最后一學期,畢業生答辯提前在第三學期末,這樣有利于學生找工作和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