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科學發展觀為引領工作會講話

時間:2022-01-12 05:42:00

導語:工業經濟科學發展觀為引領工作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經濟科學發展觀為引領工作會講話

(一)以打造主導產業鏈為抓手,加快推進工業結構調整,提高工業整體競爭力。按照資源深度利用、產品中高端延伸、產業相互融合、區域優勢互補的思路,著力打造精品鋼材、先進制造業、精細化工和高新技術等四大產業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一是加快鋼鐵行業結構調整和淘汰落后。以唐鋼、國豐、津西、建龍等大型企業為龍頭,謀劃實施跨縣區、跨所有制整合,組建以產權為紐帶的十大鋼鐵集團公司。以冷軋薄板、熱軋卷板、系列H型鋼等高附加值新產品為目標,實施產品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鋼鐵深加工,確保板帶比達到60%。以差別電價、水價政策實施為契機,利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堅決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落后產能。二是加快發展以裝備制造業為重點的產業鏈經濟。進一步發揮機車車輛廠、冶金礦山機械廠、盾石機械公司等重點企業的龍頭作用,著力打造交通運輸設備、冶金裝備、水泥裝備、煤炭采選及潔凈煤生產裝備、智能檢測計量設備、環保設備等六大產業鏈條,特別要加大招商引資,謀劃建立船舶修造基地。同時,大力推進化工、水泥、紡織、陶瓷等行業的結構調整,推進產業鏈延伸。三要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產業率先發展。支持晶源電子、冀東線纜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確保電子信息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利稅同比分別增長20%以上;加強項目跟蹤服務,加大跑辦力度,積極爭取2-3個項目列入國家和省信息產業發展項目;完成玉田鑫興電子工業園、高新區信息產業園區的認定,確保曹妃甸南堡多晶硅生產基地、河北省信息安全產業園前期工作取得突破。四要加快生產力布局調整和產業對接。推動腹地產業向沿海轉移、聚集,加快發展臨港工業,謀劃港口與腹地互動發展。加強與京津、山東、廣東、江浙等先進地區,與國外發達地區的產業對接,重點圍繞曹妃甸新區建設抓好產業對接、圍繞四大產業鏈抓好產業對接、圍繞提升經濟核心競爭力抓好產業對接。

(二)以實施節能降耗為抓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確保年內重點用能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降低4.5%以上,重點用水企業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3%以上;在統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2.5%以上。一要抓好節能技術進步。重點在鋼鐵、水泥、電力等高能耗行業,積極推廣應用余熱余壓利用、區域熱電聯產等十大重點工程,蓄熱式加熱爐等30項節能新技術,并力爭有3-5項列入國債和省重點支持項目。二要抓好節能政策引導。充分發揮節能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積極謀劃建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用能專題論證制度,對未進行節能審查或未能通過節能審查的項目一律不得審批、核準。三要抓好節能監督管理。加強跟蹤、指導和監督,定期公布能源消耗狀況。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的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對超指標用能企業,實行禁限電力和差別電價。

(三)以引導企業自主創新為抓手,加快知名品牌培育,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一是要加強項目謀劃建設。重點在鋼鐵、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工程、現代農業等領域,積極推進傳統產業高技術化、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確保完成重點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項目50項,培育企業技術中心5家。二是要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選擇2-3個有條件的縣(市)區作試點,運用信息魅力、速達、ERP等信息技術,實施縣域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著力抓好三友等大型骨干企業信息化升級改造。三是要加強知名品牌培育。重點培育、扶持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潛力大的名牌產品和企業,年內培植省級名牌產品3-5個。

(四)以創優發展環境為抓手,促進民營經濟加速發展,提高經濟運行活力。一是全面落實鼓勵政策。協調工商、稅務、銀行等相關部門,從市場準入、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研究出臺扶持配套政策。二是支持民企做大做強。鼓勵企業通過兼并、聯合、參股、重組等形式,進行資本、技術、人才、品牌的優化組合,培育新的發展優勢,努力打造一批行業龍頭,做強一批規模型、科技型、外向型企業集團;鼓勵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配套產業,積極主動參與國有大型企業產業鏈延伸、參與曹妃甸新區的規劃建設。三是大力發展產業集群。按照“小企業、大基地”的思路,引導中小企業向園區聚集,向大企業靠攏,大力發展科技型、環保型、勞動密集型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產業集群,走特色發展之路,年內培育營業收入超億元產業集群5個。四是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確保新增擔保資金2.1億元,推動各縣(市)區全部建立創業輔導基地;培訓、鑒定各類經營管理人員和高技能人才5000人次,培育一批信用優良中小企業。

(五)以加強綜合協調為抓手,努力緩解瓶頸制約,確保工業經濟平穩運行。一是要完善預警體系。加強主要指標監測和預警,及時掌控鋼鐵、煤炭等重點行業價格走勢和企業運行態勢;積極探索工業運行的應急保障機制,引導企業搞好適應性調整。二是要加強要素協調。重點抓好電力、鋼鐵的煤炭供應,加強需求側管理,平衡電力資源;建立工作協調機制,搞好區域間的協作配合,保證重要物資運輸,確保全市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正常生產。三是要改進項目服務。切實幫助企業解決項目進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促使項目盡快投產達效;積極謀劃建設一批與大項目相配套、延伸產業鏈條、有利于社會就業的中小項目,使之早日成為我市經濟新的增長點。

(六)以推進依法行政為抓手,規范行業健康發展,努力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冶金礦山、水泥、電力、焦化等行業,以及廢舊金屬回收市場、電子信息產品市場的綜合整治,督導企業規范生產、守法經營,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就冶金礦山的治理整頓,一是要嚴格行業項目準入制度,做好礦山項目核準、技改文件的審查,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發揮市場調節作用,積極推進礦山企業的重組、聯合,推動礦山資源合理配置和礦山企業合理布局。二是要加強生產許可證審查,加強動態監督,督促企業依法開采、規范生產、守法經營。三是嚴厲打擊無證生產和經營行為,對生產規模小、技術裝備落后、破壞和浪費資源、污染環境、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依照有關規定予以淘汰關閉。四是要謀劃建立礦山治理整頓長效機制,研究制定礦山治理整頓政策,實現礦山企業合理布局、規模辦礦、集約發展,改善我市生態環境,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