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領導班子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時間:2022-05-31 03:06:00

導語:教育局領導班子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領導班子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根據區委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按照區教育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階段工作計劃,區教育局領導班子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分析了近年來我區教育的發展狀況,總結成功經驗,查擺自身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深層次原因,進一步理清了實現我區教育科學發展的思路,并提出了工作措施?,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形成了領導班子的共識

局黨政領導班子通過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深化了對科學發展觀內涵的認識,在科學發展黃埔教育的理念上形成了新共識。

一是提高了對“第一要義是發展”的認識。必須堅持用發展的思路和辦法去解決教育事業發展中的問題;把握規律,以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為出發點謀劃教育發展大局;創新發展途徑,更加關注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破解發展難題,化解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進一步明確發展戰略,全面調整和實施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

二是提高了對“核心是以人為本”的認識。必須始終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貫徹“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有效解決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的根本問題和維護其身心健康;貫徹“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思想,努力為教師的事業發展搭建平臺,創造條件使教師在教育教學上取得更大成就,實現黨的教育事業與教師個人事業共同發展,增強教師對教育工作的歸宿感和成就感。

三是提高了對“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認識。必須堅持教育全面發展,把滿足人的發展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教育協調發展,處理好規模與質量的關系、速度與效益的關系,不斷優化教育結構,協調好各級各類教育的發展,擴大和增強教育功能,提高整體辦學水平;堅持教育可持續發展,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找準正確的辦學方向,完善教育管理機制,使教育具有較強的自我發展能力,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四是提高了對“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的認識。在推進教育發展中,既要總攬全局、科學規劃、齊頭并進,又要統籌好各類教育在發展中的定位、資源和功能;既要在打造好教育基本面上下功夫,又要突出抓好人民群眾關注的教育熱點問題,全面考慮、重點突破;要促進學前教育普及化、義務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優質化、職業教育社會化、民辦教育法制化、特殊教育持續化,形成合理的教育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相適應,合理分配有限的政府與社會教育資源,提高教育的整體質量與效益。

二、實事求是地總結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取得的成果,為堅持科學發展提供經驗

在征求意見中,群眾對我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出了充分的肯定,認為局領導班子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是一個實干的班子;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務實,注重細節,遵循教育規律,敢于開拓,敢于擔當,工作業績顯著;班子團結進取,有凝聚力、戰斗力,有活力、親和力;注重加強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思想建設;關注基層工作,密切聯系群眾,重視調查研究;作風民主,辦事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度高;以身作則,勤政廉潔。我們以此為啟示,認真回顧和總結了我局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過程中取得成果,為進一步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提供經驗。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首任,以提升教育質量為發展的著力點,以推進教育均衡化為發展的重要環節,以堅持素質教育為根本,緊抓機遇,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全面推進教育強區建設,黃埔區教育事業取得了重大進步。

(一)堅持素質教育是保證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要求。始終將德育擺在素質教育首位,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和針對性,通過創新思路、創新形式、強化隊伍,探索德育工作的規律性和長效性。20*年,中央文明辦向全國推廣我區德育工作經驗;20*年,市德育工作現場會在我區召開;20*年,我區代表市接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專項督查,得到中央教科所、省市有關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在“以德立人”的同時注重“以特促優”,努力使每一位學生成人成才,全區體育教育、藝術教育、科技教育異彩紛呈,特色學校百花齊放,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將我區素質教育不斷引向深入。

(二)基礎設施建設是保證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前提條件。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市教育經費投入與管理條例》,確保教育經費“三個增長”。20*年到20*年教育投入分別占財政支出的28.77%、25.10%、25.90%、27.90%、27.50%,教育經費增長高于區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以政府投資為主渠道,整合街道、社區、企業等力量,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教學用房4萬多平方米,改造教學用房1萬多平方米,改建和擴建中小學11所,為全區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干部隊伍建設是保證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因素。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率先推行教育系統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合同聘任制和全員崗位培訓制;落實校長負責制,逐步實行中層以上領導干部競爭上崗,逐步建立靈活自主的分配激勵機制;制定《黃埔區人才培養工程實施方案》,大力實施名師工程,探索出“校本、區本、院校、境外培訓”四位一體的新型師資培訓模式。2004年以來面向全國新招聘優秀教師262人,通過內培外引,新增高級教師97人,隊伍整體素質顯著提升。

(四)優質學校工程是保證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抓手。圍繞“學有優良教育”的目標,全力推進示范學校和規范學校建設。投入1.5億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80%區屬義務教育學校達到規范化建設標準,市123中成為我市第一所省一級初中,怡園小學、荔園小學、市86中分校的示范輻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投入2000多萬新建的省一級育蕾幼兒園成為全區學前教育的標桿;投入1.*億用于市86中創建廣東省國家級示范高中;投入2000多萬元建設黃埔職校,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質量,高分通過“省重”復評。

(五)抓教育教學質量是保證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著力點。重視教學過程管理,堅持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抓落實、重實效,努力實現教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堅持以科研促質量,以質量促發展,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努力建設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教研環境;加強科學備考,認真研究策略,多方收集信息,教育教學質量同老城區的差距不斷縮小。20*到2008年高中畢業生升學率逐年提高,20*、2008年總上線率連續兩年在全市排名第二,2008年高考本科率首次躍居全市第三。

(六)教育資源整合是保證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環節。適應城市化進程要求,認真調研,從戰略高度制定《黃埔區教育資源調整及學校、幼兒園發展整體規劃方案》,以“質量、規模、效益相統一”為原則,加快全區教育資源整合。以廠企學校接收為契機,通過撤小、擴強、搬遷、合并等方式,調整中小學校10多所,2004年起相繼開展文沖、長洲、紅山、廟頭地區的教育資源整合,8所高中整合為4所,全區學校布局結構更加合理,辦學效率顯著提高。

三、正確認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破除阻礙科學發展的瓶頸

根據群眾的意見和我局領導班子的自我剖析,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盡管在教育發展的道路上取得許多成績,但從新形勢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更高要求看,我們自身仍然存在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是:

一是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教育的理論認識還不夠深入、系統。主要表現在:對教育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比較原則、籠統,對于如何實現教育科學發展問題,在內容上還不夠系統,在途徑上還不夠清晰,在形式上還不夠明確,在方法上還不夠具體。

二是教育管理機制還不能完全適應教育科學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在:教育均衡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如部分學校設施、教學、隊伍等存在明顯差距,學前教育、初中教育相對薄弱,民辦學校辦學水平不高、甚至存在違規情況,對民辦學校管理缺乏力度;對學校及其領導班子的考核機制不完善;教育人才管理機制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如激勵機制成效不明顯、后備人才隊伍建設不完善、人才結構自我調節機制不健全等;教育設備管理、后勤管理比較粗放,個別環節存在缺位情況;學校自我管理與行政監督的關系需要進一步理順;招生工作相對于形勢發展的要求還存在一些不足等。

三是教育工作效能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在:機關運作機制要進一步適應發展的需要加以改進,工作效能有待進一步提升;局機關與學校的溝通途徑和信息渠道還不夠暢通;學校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與群眾的愿望還有差距,學校自身管理水平和執行力有待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益需要繼續提高等。

四是教育行風建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時效性有待加強;執行政策還存在不準確、不及時、不到位的情況;部分干部和教職工工作積極性不高,精神狀態欠佳,對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關心不夠;部分干部工作態度需要改進;個別干部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情況仍然存在等。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局領導班子從客觀和主觀方面原因都進行了認真剖析。客觀上,傳統觀念和體制對教育發展有一定的阻力,區財政規模與教育投入巨大需求不相協調,原來區教育教學基礎比較薄弱等等都制約著我區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這些客觀原因,有一些需要我們正確去面對,有一些需要在發展中逐步來解決。這里重點查找主觀上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理論學習不夠全面、深入。理論學習存在重業務理論輕政治理論的情況,理論學習在系統規劃、學以致用上重視不夠,使得對新形勢下科學發展教育的認識不完整、不深刻,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謀劃教育事業發展的正確思路、政策措施和實際能力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偏重于就教育言教育,對教育在整個經濟社會中的地位及其影響的認識還有差距,偏重于解決當前問題,對長遠規劃的研究不足等。

二是解放思想、自我完善的自覺性仍顯不足。憑經驗思考問題、開展工作多,自覺運用新觀念、新方法少;對一些教育改革的敏感和前沿問題,還缺乏解放思想、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自覺性;工作堅持原則性較多而破解難題的靈活性略顯不足;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偏重日常工作處理,輕視總結提升等,使得教育各項工作難以彼此呼應、系統推進、全面進步。

三是抓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在制度建設方面,未能適應形勢發展及時修正,貫徹落實制度的檢查監督不到位,因而出現了制度無用、制度缺位的情況;在隊伍建設方面,人才結構調整優化的機制還沒完全建立,評價機制不完善,后備隊伍建設力度不足,干部個人能力很不均衡,使得一些政策落實不到位,影響決策效能。干部思想建設實質性進展不明顯,出現了一些精神渙散、作風浮夸、工作粗糙以及不能正確對待個人利益和黨的利益的關系等情況。

四、明確目標和思路,采取切實措施全面推進教育科學發展

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局領導班子明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總體思路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優質均衡、突出特色,精細管理、提高水平,關愛人才、激勵成長”的發展方針,堅定不移地走教育創新之路、內涵發展之路,使教育整體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服務社會的能力明顯增強。

(一)優化教育結構,提高教育質量。

繼續加大教育投入,以義務教育規范化學校建設為抓手,加快基礎設施和教育信息化建設,根據全區現有的教育資源,結合廠校接收、可支配財力、生源分布與群眾需求等,完善區義務教育階段規范化學校建設方案,加快對東部、南部地區學校的改造和扶持,縮小校際差距,結合中期督導驗收的評估意見,督促義務教育學校緊抓機遇內涵發展,確保2010年100%義務教育學校達到規范化標準,力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穩妥完成廠企學校接收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厘清接收廠校的辦學思路,深入調研和審慎調整全區教育資源整合方案,加大并校力度,深化長洲島、文沖和南崗地區的教育資源統籌、優化,著力解決布局調整的后續工程,促進全區教育良性發展。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

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弘揚和培育教師高尚的師德,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區師資培訓基地建設,完善各級各類培訓課程體系,夯實“校本、區本、院校、境外培訓”四位一體的新型培訓模式,做大做優校長管理方略論壇、廣東省英特爾?未來教育、健康教育大課堂、民辦學校師資培訓等品牌項目。實施中青年骨干教師成長成才計劃,充分發揮“名、優、特教師”示范、帶頭作用。進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抓好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注重培養和使用相結合,著力加強機關干部隊伍思想建設、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努力提升執行力。

(三)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

將素質教育貫穿于各級各類教育,兼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業成績,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一是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切實加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從學生養成教育入手,加強德育骨干隊伍建設,完善德育研究機構,探索“所校共建”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機制,做好家長培訓和家?;ネ?,加強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和特殊學生心理輔導,建立健全學校德育工作“一把手”責任制、全員負責制。二是以新課程改革為引領,狠抓教學質量。加強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突出教師培訓和教育科研。加快推進符合實際、突出特色的幼兒園課程建設;以優化課堂為核心繼續加強小學組團工作;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關愛中下學生,加大對初中教育的指導力度;針對高中學校的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目標,努力提高各高中學校課堂教學的有效(五)促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三是要嚴格實施“陽光招生”和“陽光收費”。深入調研、準確測算小學、初中生源分布狀況,科學調整招生區域,大力宣傳招生政策,實行招生政策、招生計劃、工作程序、咨詢服務和申訴渠道“五公開”。嚴格執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進一步加大規范教育收費和治理教育亂收費力度,維護我區“教育收費規范區”的美譽。四是要努力打造安全、文明、和諧校園。完善和落實學校安全工作校長負責制、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消除安全隱患,杜絕安全事故,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為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和諧的校園環境,讓學生放心,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放心。

(六)加強班子建設,強化對教育工作的領導。

一是更加重視思想政治建設。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注重學習的系統性,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識,突出學習貫徹好科學發展觀,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以個人學習與集體學習、理論學習與實踐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將上級的指示精神同教育實際結合起來,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領導水平,提高解決新矛盾和新問題的能力,增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二是加強集體領導,注重分工協作。切實貫徹民主集中制,增強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建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和諧團結的領導班子;完善黨委會、局長辦公會、班子成員談心會和重點工作協調會等工作制度,規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三是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堅持群眾路線,牢固樹立黨的宗旨意識和公仆意識,真心實意幫助基層學校和教職工解決實際困難,切實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建立健全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基層制度和機關科室與學校溝通機制,深入學校掌握動態,靠前指揮。四是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工作績效。既要發揮領導作用,又要調動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既要注重工作布置,又要抓好工作落實,確保取得實效。進一步完善督辦制度、問責制度、獎懲制度,落實機關管理的各項制度。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過程中,教育局領導班子堅持把務求實效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學習實踐活動作為提升教育科學發展水平的重要機遇,作為推動各項教育工作的強大動力,努力實現在繼續解放思想上邁出新步伐,在提高教育水平上實現新突破,保持和發展全區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好勢頭、好局面、好氛圍,為黃埔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