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時間:2022-06-02 04:37:00
導語:大學生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繼承、貫徹和發揚了鄧小平的發展理論,明確提出了用“以人為木,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來指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是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重要升華,是發展觀的與時俱進,是黨執政理念的一大飛躍。緊密聯系我國*多年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深刻認識和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對于進一步深入理解鄧小平的發展思想、發展理論、發展戰略、發展構想以及有關發展論述,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完成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項任務,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的意義。
深刻理解新世紀的時代課題
發展問題,在鄧小平理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當今世界與中困而臨的一個突出的現實問題。認真貫徹鄧小平理論,樹立科學發展觀,實現新時期發展的新跨越,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現實選擇,是全而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解決現實矛盾和問題的迫切需要。
全而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我們黨執政50多年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面臨著不同的發展課題,有著不同的發展要求。*年代末以來世界潮流和時代主題發生了變化,而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局勢,鄧小平把中國前途與世界潮流聯系起來,強調了發展問題對當今中國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他以全球戰略和歷史發展眼光闡述了當代世界,尤其是中國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發展刁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他指出:“中國的主要目標是發展,是擺脫落后,使國家的力量增強起來,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為此,他反復強調:“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自己的發展”,“要善于把握時機來解決我們的發展問題”。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他設計了從*世紀*年代到下個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目標。為實現這個宏觀日標,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創新思想來指導深化改革開放。這不僅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而且極大地推動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F在,我國已經順利實現前兩步目標,進入全而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新的發展階段。根據國際經驗,通常把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作為一個新的發展起點。這是一個關鍵時期,既是經濟起飛的一個重要戰略關口,是“黃金發展時期”;也是各種矛后交織顯現的“矛盾凸現時期”,對任何國家的成長都非常重要。總理說:‘許多國家的發展進程表明,在這一階段,有可能出現兩種發展結果:一種是搞得好,經濟社會繼續向前發展,順利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另一種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現貧富懸殊、失業人口增多、城鄉和地區差距拉大、社會矛盾加劇、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導致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現社會動蕩和倒退?!蔽覈斍熬吞幱谶@樣的關鍵時期,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功地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在成功的背后,卻存在著前所未有的失業高峰、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嚴峻的環境污染以及急劇惡化的自然生態。作為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國,當前又正處在資源消耗強度最高的工業化階段,面對資源隆乏,環境惡化,人口眾多,要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央提出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這是當務之急,也是必然選擇。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利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和升華。發展首先要抓好經濟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我們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得出的基本結論。鄧小平同志反復指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是發展,發展是硬道理,要扭住不放。他強調的主要是經濟的發展。對此,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特別是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經濟、科技、文化相對落后,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因此,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把發展經濟放在第一位,這是治本之策。有了這種發展理論,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就有了正確的發展方一向和可靠的保證。以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繼承、貫徹和發揚了鄧小平的發展理論,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進一步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我國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中一些深層次的矛后開始呈現,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新的問題。如發展不夠全面,城市二元結構,“三農”問題突出、就業壓力增力加、區域差距擴大、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在新形勢下,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在汲取人類社會發展的經驗教訓,包括發達國家在工業化、現代化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總結我國改革開放*多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而發展”,強調了“五個統籌”的重大,戰略思想。要求我們不能眼里只盯著GDP,只顧經濟增長而忽視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從鄧小平提出“發展是硬巡理”的發展理論、“三步走”的發展戰略、“臺階式”的發展思想和“先富與共富”的構想到我黨提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再到今天明確提出科學的發展觀,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我黨對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是逐步深化的??茖W發展觀的提出是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
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人民群眾既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我們黨的最大責任和最高目的,就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實現人民的愿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要給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把惠及全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這一點。曾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鄧小平也告誡我們:我們制定政策要看人民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黨的事業只有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刁能成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日標是“共同富?!薄ⅰ盎菁笆畮變|人口”、“共享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認真貫徹“三個代表”的精神,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有沒有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人民群眾的感受最真切。多年來,我們堅持邊發展經濟、邊改善生活,努力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別關注中低收入的大多數群眾,使他們共同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群眾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決定了我們為群眾謀利益的標準更高了、領域更寬了、任務更重了。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要在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的同時,加快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創造更多的社會福利,著力從多方面讓群眾得到實惠。這應當成為我們重要的工作思路。只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自覺把實現人民利益寓于發展的全過程,讓群眾及時享受到發展成果,立黨才能更加牢固,執政才能更加有力。
無須置疑,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深刻總結了改布:開放*多年來的實踐經驗,揭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特征,反映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要求和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關系鞏固和發展黨的執政基礎,關系全而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日標,關系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容忽視。
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科學的發展觀強調的是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的集約發展,經濟建設和人口、資源、環境狀態相一致的可持續發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促進的協調發展,經濟增長、科技進步、政治民主、人民生活改善有機結合的系統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關注經濟指標,還要關注人文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不僅要增加促進經濟增長的投入,還要增加促進社會發展的投入和保護資源、環境的投入,在經濟發展上新臺階的同時,確保社會發展上新層次,人民生活上新水平??梢姡掳l展觀使發展的內涵更豐富、發展的途徑更明確、發展的眼光更深遠、發展的道理更明了、發展的要求更具體,我們必須深刻理解和把握它的內涵。
首先,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茖W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精神實質是更好地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護自”,是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這是改革開放*多年來我們得出的一條基本經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字,19*年——*00年間,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是14%,僅次于美國的*.7%。這是全黨全國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豐碩成果。這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必須把發展放在首位,加快經濟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的第一要旨,不能放棄。
其次,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容。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容是“全而、協調、可持續發展”。經濟增長是發展的基礎,但增長并不簡單地等同于發展,如果單純追求廣大數量,單純追求速度,而不重視質量效益,忽視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忽視社會各項事業的全而進步和人的全而發展,這樣的發展是片面的,難以實現全而的小康。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協調推進。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由于人口眾多,面臨著比其他國家更大的資源和環境壓力,生態環境脆弱的國情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可持續發展而臨的矛盾與形勢仍然突出和嚴岐。所以,只有更加重視可持續發展,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才能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利用少、環境污染低、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三,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茖W的發展觀是以人為中心的、以實現人的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目的的社會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惠及全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是科學的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茖W的發展觀要求經濟和社會發展要給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是對人民和歷史負責,是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第四,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必須善于掌握和運用統籌的方法,要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五個統籌”。這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思路上的一個新進步。統籌是一個系統的觀點、全局的觀點、全面的觀點,是科學的觀點,統籌體現了改革和發展的新要求。努力做到這些統籌,兼顧各個方面,其結果就是全而、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以及社會的安定與和諧。
錦州同全國一樣,當前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關系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大局。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市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增長速度加快,提前實現了“十五”計劃的預期目標,各項事業全面進步。但是,作為老工業墓地,我市在發展中依然存在著一些突出矛盾和制約因素,如產業結構矛后仍然突出,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資源的矛盾較為尖銳等。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尤為重要和迫切。為此,我們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進一步深化和提高。
二是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著力解決發展中的突出矛盾。當前必須正確處理以下幾個關系: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資源的關系;城鄉協調發展的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自主發展和擴大開放的關系。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木質和核心。從現在的具體事情做起,從人民群眾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抓起,努力把科學發展觀不折不扣地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貫徹到體現人民群眾利益的各項工作中去。此外,落實科學發展觀,還必須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努力優化發展環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大興求真務實、調查研究之風,切實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作者簡介:王煌1956年4月生人。1982年2月,畢業于東北財經大學財政專業,現任錦州市委講師團經濟學副教授。主要作品有:《認真貫徹“三個代表”精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實踐基礎》、《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加強宏觀調控的思考》等。
- 上一篇:全球經濟戰國時代研究管理論文
- 下一篇:演變歷史思考研究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