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鎮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演講稿
時間:2022-11-10 03:33:00
導語:副鎮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演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人為本規范動作
和諧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工作
黨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快推進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而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是社會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的建設關系到國計民生,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速度,體現了某一地區生產力發展的程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原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務必加大力度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改善民生,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進程。但是,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中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顯得突出的就是征地拆遷問題,這不單純是個拆遷問題,更多的是社會穩定問題,處理得不好,不但影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程,還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因此,妥善解決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帶來的問題意義重大而深遠。根據近幾年工作實踐,我認為妥善解決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問題應堅持好如下六面基本原則。
一、堅持充分調查原則。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是為了更好的制定方案,出臺措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征地拆遷工作也不例外,在征地拆遷之前就必須根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實施區域組織專門隊伍對所涉及范圍內的土地、房屋、住戶等情況進行詳細的普查。一是要做好人的調查。在征地拆遷工作中,要摸清所涉住戶的家庭人口構成、就業情況、收入水平、社會關系、在當地的身份地位、對征地拆遷的意愿等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要充分利用好各類人員,摸清哪些人是屬于在當地有名望有公益心,能主持正義,識大體顧大局的;哪些人是屬于刁鉆蠻橫不講道理的;在當地有多少黨員、所涉及征地拆遷的群眾總體意見如何等都要調查了解清楚,以便找準工作的突破口;二是要做好物的調查,就是要對區劃內的土地和房屋情況進行調查。包括要征用土地的面積、土地性質、土地現狀使用情況、要拆除的建筑物的數量、質量、類別、使用情況、裝修情況,調查情況經村組和本人認可后詳細登記造冊。調查摸底工作是征地拆遷的前期準備工作,這階段工作的好壞將影響征地拆遷工作的全過程,必須選調工作耐心細致、有群眾工作經驗、懂征地拆遷政策的同志組成精干工作組參與此項工作,以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堅持廣泛動員原則。思想是人行動的靈魂,只有讓拆遷群眾的思想通了,工作才可能順利推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做好重地拆遷動員工作,一是曉之以理。要在每項重點工程建設的拆遷征地之前,通過召開動員大會、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公告、電視通告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并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向被拆遷戶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及拆遷政策,告知他們應享有的權利及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同時,也要告知他們應盡的義務,就是要服從城鎮總體規劃建設需要,顧全大局,按時搬遷。使拆遷群眾在思想上產生共鳴,達到前期預備的效果;二是動之以情。對思想認識模糊,在拆遷工作中持觀望或阻礙的群眾,可以通過與其較為密切的親朋好友對其勸說,動員其盡快做好拆遷工作,用其親情使其信服。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幫助解決工作對象的家庭、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難等拉近距離,做到有情拆遷,和諧拆遷;三是明之以義。中國人都有尊老愛幼、尊師重教的美德,也有從眾崇權威的心理,大多講個“義”字。因此,要充分利用群眾的這一心理,組織當地有威望、顧大局、識大體的人組成征地拆遷理事會,協助政府工作,走群眾問題由群眾自己解決的道路,通過理事會的有效動作,達到潤滑、減震、催化的目的;四是激之以利。要在補償、安置等方面出臺完善鼓勵政策,先拆先選、先拆多補,獎勵先行者、鞭策滯后者,關懷支持者、打擊頑固者。情法并用,兩手皆硬,并把這一政策貫穿始終,使先拆先征者的利益得到完全保護。
三、堅持言之必信原則。從既往征地拆遷來看,群眾普遍存在觀望心理,事實上先行者的利益一定程度上確實受到過傷害,政府威信也受到相當程序影響。為此,必須重塑政府言而有信、言之必效的形象,要像拆除違章建筑一樣,下大決心堅決維護法律和政策的威嚴。對支持征地拆遷戶,不但要在經濟上給予適應補償,在其他方面也要給予適當關懷,使老實人受益,支持者溫心。對在征地拆遷工作中妄圖攫取不正當利益的投機分子要堅決按照法律法規采取斷然措施,依法嚴厲懲處,粉碎其圖謀。弘楊正氣,掃滅邪氣。
四、堅持例會聽證原則。征地拆遷工作是一項政策性、群眾性非常強的工作,是個復雜的動態工程,隨時都會有新情況、新問題出現,這些情況和問題如得不到及時解決,輕則影響工作進程,重則危害社會穩定。所以及時掌握了解工作動態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是相當必要的。它可以起到調節器和降壓閥的作用,使工作始終保持在和緩的環境中穩步推進。如何做到這一點,我認為,堅持例會聽證制度就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在征地拆遷進程中,定期召集征地拆遷戶進行例會,由拆遷戶在例會上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建議,做到暢所欲言,暢通對話渠道。給群眾一個發表意見或建議的機會和通道,理順群眾情緒。主持例會的人員應認真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掌握征地拆遷戶當中存在的問題和思想傾向,力爭從最基層和源頭上發現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和隱患,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理順思路,做好決策。對征地拆遷戶提出來的意見或建議,在合理合法的條件下,根據法律、征策,可以當場給予解釋的當場解釋清楚。對可以解決的及時給予解決;對一時不能解決販要做好解釋工作,穩定征地拆遷戶的情緒,但要給出解決問題的時限。
五、堅持系統管理原則。補償安置是征地拆遷中的關鍵環節,直接關系到征地拆遷戶的切身利益。因此,補償安置工作的到位情況直接決定征地拆遷工作的進程。如何做好補償安置工作,一要制定好恰當的補償政策。補償標準過高,政府難以承受;補償標準過低,損害群眾利益。同時還要兼顧政策的延續性。建議補償政策每年由固定的機構和工作組開展一次調研,根據物價、消費水平、周邊縣(市、區)標準等,提出建議性調研報告,便于政府決策時參考、使補償標準與經濟發展相適應;二是執行好標準。群眾最忌諱、最痛恨的是不公平、不公正,暗箱操作。因此,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對制定出臺的補償標準要堅決執行好,不得有任何擅自變更的現象,做到一碗水端平;三要兌現好標準。就是要按照補償標準及時做好兌現工作。否則,久拖不決必成后患;四要做好安置工作。參照經濟發達地區的作法,在今后的征地拆遷工作中,建議采取“拆一安一”的方式,即拆遷按評估價進行補償,安置則按建筑成本價的標準進行安置,原則上不再給予土地安置。配套完善,形成小區化管理,使農民從意識、素質、身份上真正轉變為居民。同時,要把安置工作延續至項目結束后,充分從產業布局等方面考慮全失地農戶的就業安置。使拆遷安置為社會長治久安發揮重要作用;五要探索征地拆遷動作的新模式。可采用市場運作的方法,成立城投公司,作為運作主體,政府作為裁判逐步從征地拆遷的具體事務中脫離,逐步引導征地拆遷規范化、市場化和法制化;六要依法辦事。在補償安置工作中,存在違法搶建以求補償或安置的現象,對于這類現象不但要嚴肅制止,還要依法辦事,堅決拆除,不予任何補償,所造成的一切損失由違法搶建戶自行負責,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六、堅持長治久安原則。重地拆遷是發展經濟,重塑城鎮形象,改善人民群眾工作和居住環境的好事。從積極的意義上說,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進入城鎮,變成了城鎮居民,開始了嶄新的生活。但同時,失去土地的農民如何維持生計問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現實。這個問題如得不到較好地解決極易產生社會矛盾,影響社會穩定,政府不妨在解決這部分農民的今后生計上給予一些優惠政策,比如說:一是可以提供免費就業培訓,由于這些人文化水平低,又無一技之長,通過培訓,使其掌握新的謀生技能,取得新的生活來源;二是可以優先提供就業機會。就業部門可組織農民工專場招聘大會,安排農民優先進廠就業,以解決其今后的生計來源,消除其后顧之憂;三是可以提供優惠政策。鼓勵他們從事第三產業,走商貿興家之路;四是在法律、法規允許的條件下,按規劃在相應地點劃定返遷地,用于全失地農戶的集體經濟發展,使農戶擁有固定的收入;五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將開發項目與就業安置捆綁,讓村民以地入股,共同發展;六是可以鼓勵他們當中有積極性、有技術的能人走農業開發之路,向山上要效益及走立體開發之路;七是可以拓寬社保渠道。將一次性補償細化為老年生活保險補償和最低生活保障補償,由相應的機構定期發放,解決其老有所養、貧有所濟問題。
總之,妥善解決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問題,事關重大,意義深遠,既關系到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又關系到民生的改善,更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因此,要做好此項工作,解決其中出現的問題,必須始終把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堅持依法行政,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分析問題,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問題,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不與民爭利,做到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穩步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我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追趕與超越。
- 上一篇:旅游局科學發展觀精彩演講稿
- 下一篇:縣政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