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損房屋檢查通知

時間:2022-09-12 05:44:00

導語:受損房屋檢查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受損房屋檢查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單位:

在今年這次特大洪澇災害中,我縣城鎮基礎設施損毀、房屋倒塌情況嚴重,群眾財產嚴重受損。據不完全統計,截止7月30日上午8時,全縣倒房2447戶6730間,損壞房屋10384間。為切實做好水災受損房屋檢查和災后建房工作,根據省建設廳《關于做好水災受損房屋檢查和災后建房的緊急通知》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做好此項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幫助受災困難戶重建家園為原則,從有利于發展生產、有利于防汛抗災、有利于受災群眾長期安居樂業出發,把災后建房和實施城鎮化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災后重建,努力為受災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為受災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條件。

二、工作目標

全力以赴幫助受災群眾做好水災受損房屋檢查和災后建房

工作,確保受災群眾有房住和全倒戶在入冬前住進新房。

三、工作內容

(一)水災受損房屋檢查

1、各鄉鎮開展普查。各鄉鎮政府要組織鄉鎮村鎮建設管理人員開展房屋安全知識、常識的宣傳,向群眾普及住房安全的基本知識,提高群眾的防災意識。積極發動群眾在搬進受淹房屋前進行自查,發現質量問題,主動向鄉鎮人民政府報告。各鄉鎮要建立全倒房戶檔案和《因災倒房戶臺帳》,并以村為單位,張榜公布。

2、對受損房屋進行重點鑒定。對在水中浸泡、受損較重的房屋,水退后,縣建設部門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受損房屋進行檢查,需要加固的,要及時提出加固方案、采取加固措施;對于受損嚴重且無法加固、安全得不到保證的房屋,要建議拆除,消除受災群眾住房安全隱患。

(二)組織災民重建家園

1、科學選址。災后建房點的選擇要充分考慮防災、應急避難和疏散要求,加強對災后建房選址的安全把關,提高新建房屋防災抗災能力,不準在易澇、易災原地重建,不準在洪水、泥石流、滑坡、塌陷區、地震斷裂帶等存在地質危險隱患的地段選址建設,確保受災群眾建房選址安全。

2、適度集中。在統一規劃選址的前提下,積極引導災民向中心村集中居住,變分散為集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減少基礎設施的配套成本。要充分發揮小城鎮的輻射和凝聚作用,利用這次災后建房的機會,鼓勵有條件的受災群眾進鎮建房,擴大小城鎮規模,促進小城鎮發展,改善受災群眾生活。

3、統籌安排。在遵循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相對集中、節約土地的原則下,統籌安排災區的住宅、道路、供水、排水、綠化、環衛、公建等各項生活服務設施。加大受災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災區村莊環境整治工作,逐步提高受災群眾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

4、分步實施。既要立足當前,充分考慮災民的經濟狀況、承受能力和災民的生產、生活發展需要;又要著眼未來,為將來的發展留有余地。規劃一步到位,分步實施,逐步配套,逐步完善。

5、從有利于災民生產生活出發,尊重災民意愿,采取集中建房或分散建房的形式鼓勵災民建房,確保入冬前讓全倒戶入住新居。

四、工作措施

1、根據受災鄉鎮分布情況,縣建設部門配合各鄉鎮抓好各

項工作的落實,確保房屋受損戶、全倒戶災后生活及建房工作順利進行。

2、縣建設部門要積極主動地為受災群眾建房提供技術服務,要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與生產方式,堅持安全、經濟、適用、美觀的原則,實現節能節地節材的目標,體現鄉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3、允許并支持注冊建筑師、注冊結構工程師等具有工程建設執業資格的人員以個人身份從事災后住房設計,積極為受災群眾提供布局合理、造型新穎、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設計圖紙。

4、積極為受災群眾建房提供科學合理的建房選擇方案。設計單位要結合本地實際,編印農民住房通用圖集、建房知識讀本(掛圖),為提高災后房屋建設質量奠定基礎。

5、嚴格把好工程質量關。大力推進有農民住房建筑工匠資格的個人或由其組成的隊伍承接農民住房建設工程。質監、設計、房管等部門要深入各鎮、村,抓好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工作。農戶使用的鋼材、水泥要進行檢測,杜絕“豆腐渣”工程的發生,使農民真正住上“小康房”、“安全房”。

6、對農村全倒戶建房,簡化各種手續,免收相關費用,為農民建房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

五、要求

我縣災民建房任務大,牽涉面廣,影響制約的因素多,實施難度大,各鄉鎮、縣直各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和對災民負責的精神,克服困難,精心謀劃,超前運作,認真做好我縣受損房屋檢查和災后建房的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