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學校體育安全通知

時間:2022-10-06 02:07:00

導語:加強學校體育安全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學校體育安全通知

各市、縣(市、區)教育局,各高等院校:

近來,各地各學校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內容,積極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努力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質。但由于體育鍛煉和活動是以身體為載體,有競爭、有對抗,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對我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期,我省教育系統發生了數起意外傷害事故,如運動會上有運動員投擲鉛球時砸傷同學,課外活動中有學生打籃球時意外猝死,校外拓展訓練時出現學生高空墜落受重傷等。這些意外事故給學生和家長帶來極大的痛苦,給學校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這些事件數量雖少且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做出的重大決策,各地、各學校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為貫徹執行好中央的決定,推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健康發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現提出以下工作要求,并請結合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貫徹執行。

一、強化學校體育活動中的安全教育

各地各學校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精神,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出發點,著眼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開足上好體育課程,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活動時間,以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形式,引導廣大學生到操場上、到陽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開展體育運動,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強健體魄,增強體質。各地各學校不得以安全為由,隨意削減和擠占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時間。

學校體育的對象和參與者是廣大青少年學生。各級各類學校要進一步增強體育安全意識,加強體育安全教育。各學校領導應經常檢查指導學校體育安全工作;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運動技術技能教學和指導的同時,有責任向學生傳授體育活動中的自我保護方法;有條件的學校應當編印有關學生體育活動安全手冊,使每一位學生都掌握體育活動中的安全保護常識,組織急救知識培訓,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防范意外傷害的能力。

二、提高體育教學活動中的科學性

學校要遵循體育與健康學科的規律,掌握青少年身心特點、體育基礎及安全認知水平,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體育課程、課余訓練、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體育考試等規章制度,配備合格的體育教師。在教學、訓練及競賽等各項活動中都要做到周密計劃、規范操作,全面考慮場地、器材、準備活動、教學手段、保護幫助和組織管理等安全問題,排除安全隱患。一般不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安排高強度的體育運動、考試,也不宜在飯后一小時之內安排體育課和訓練比賽等。對鉛球、標槍、長距離跑、野外拓展訓練等危險性高、訓練強度大、易發生事故的運動項目要制定特別嚴格的工作規程,落實專人負責,防止事故發生。

三、加強對特殊體質學生的管理

學校應本著對學生健康和生命高度負責的精神,制定體育課免修制度。對喪失運動能力的殘疾學生和有傷病的學生,各地要制定相應的免考、緩考規定。對患有心臟病等特殊體質的學生,學校必須建立專門檔案,加強醫務監督,并通知班主任和體育課教師,如遇升學體育考試,應動員其辦理體育免考手續。在體育課(或訓練比賽)之前,體育課教師應當主動了解學生身體狀況,對于體弱或有疾病但尚未達到體育免修標準的學生,在體育課程教學、課外體育活動時,應根據他們身體的實際,為其提供適宜的教學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活動。

四、提高體育活動場地設施的安全性能

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為學校建設和配置經質檢部門檢測合格、確認安全的體育場地和設施。學校在采購體育設施和器材設備時,在符合政府采購有關規定的同時,要特別注意設施設備的質量和安全性能。學校應當建立健全體育場地、設施使用的管理和維修制度,定期進行質量安全的檢查維修,消除安全隱患。要在所有可能發生危險的器材旁邊設立操作指導和安全警告提示牌,盡可能降低意外傷害事故風險。

五、增強學校體育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學校應當根據《浙江省中小學校學生人身安全事故預防與處理辦法》制定和完善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處理預案和相關制度,建立與公安、衛生、保險等部門和單位配合的協作機制,切實維護學生、學校和教師的合法權益。在組織開展大型體育活動時,必須配備具有急救技術(水上救生、心肺復蘇)資質、損傷緊急處置能力的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隨行。在學校體育教學或活動中一旦發生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應當做到診斷搶救及時準確,情況通報全面到位,事故報告實事求是,相關責任認定規范,把可能出現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