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會建設情況報告
時間:2022-10-10 10:24:00
導語:三會建設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位于永福鎮政府所在地,是該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村有1084戶、3671人,轄7個自然村、27個村民小組,支部共有黨員70名,其中女黨員12名,全村土地面積3486畝,耕地面積2166畝。近年來,該村黨支部積極創新農村工作機制,組建了黨員互助會、公益事業理事會、村民代表常務理事會,有力地推動了村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600多萬元,村財收入33.5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4600元。社會治安穩定,基礎設施建設長足發展,絕大部分農戶配備了彩電、摩托車、電器及通訊設施,許多村民購買了小轎車,成為我市遠近聞名的小康村,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發揮。。
一、實施背景
永福鎮**村交通便利,信息發達,村民市場經濟意識濃,思維活躍,但資源匱乏,人多地少,群眾糾紛矛盾易發。該村黨支部針對經濟建設新時期群眾思想觀念發生巨大變化;困難黨員和老弱病殘黨員由于長期缺乏黨組織的關心,黨員缺乏榮譽感;黨員由于生產資金不足經濟發展較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大多數村民小組沒人理事形同虛設,群眾熱點、難點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公益事業建設難于開展,支部凝聚力、戰斗力不強等現實情況,立足實際,積極組建“三會”即黨員互助會、自然村公益事業理事會、村民代表常務理事會,著力強化支部核心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先模作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脫貧致富,不斷推進村民自治進程。
二、主要做法
1、黨員互助齊發展
通過支部黨員大會討論制定了《**村黨支部黨員互助會章程》,由黨員選舉產生主任和委員,組建了互助會理事機構,設立了“黨員互助會基金”。在年終支部總結會上發動黨員根據自身家庭經濟能力自愿捐資,生活比較富裕的黨員捐了500—1000元不等的金額,生活比較困難的黨員也都至少捐了20元。截止**年底,黨員互助會基金已達7.6萬元。黨員互助會基金的主要用途有:一是低息借款給經濟較困難的黨員發展生產。由黨員個人向互助會提出申請,經理事會研究確定幫扶對象和扶持金額,要求借款黨員在一年內按50%銀行利率的低息償還借款。**年,共幫扶8名困難黨員脫貧致富。如羅城自然村黨員陳大庭,因子女上學缺乏啟動資金發展經濟,**年、**年連續兩年借用互助基金5000元建立了5畝杜鵑花圃,經過幾年來的發展,現已擺脫貧困,家庭經濟日益好轉;福江自然村黨員陳李森因父母年老多病、子女多家庭負擔重,經濟相當困難,想規模發展生產卻無法籌集資金,**年向互助會借用5000元資金種植6畝白菜,上半年就獲利1.2萬元,在8月份就提前償還了借款。二是用于送溫暖活動。支部通過召開黨員大會嚴格制定了慰問標準:規定老弱病殘黨員每年補助金50—200元;黨員生病或受傷住院的慰問金50—100元;病故黨員由互助會組織黨員召開追悼會,以支部全體黨員名義獻上花圈,并給其家屬200元慰問金;黨員家屬亡故的慰問金100—200元。**年,共補助老弱病殘黨員6人、看望生病住院黨員3人次、慰問亡故黨員家屬1戶、慰問家屬亡故的黨員3戶,共計金額1300元。如福江自然村黨員陳朝佳,其妻殘疾無勞動能力,家庭經濟非常困難,黨員互助會每年都給予200元的補助金。
2、公益事業共參與
**村黨支部為了不斷提高群眾投身村公益事業建設的積極性,組織成立了自然村公益事業理事會,引導群眾增強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意識,促進各項公益事業的開展。通過規范的程序,在各自然村民主推薦5-7名群眾公認、熱心公益事業、有責任心、有能力的村民組成公益事業理事會,由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或老干部擔任會長,村小組長和其它村民代表為委員,負責本自然村“紅、白”喜事、治安巡邏、基礎設施建設、扶貧濟困、協調鄰里關系等公益事業。理事會設立理事會基金,一部分來源于自然村資產收入,大部分由自然村村民自愿捐資。理事會基金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幫扶貧困農戶,獎勵優秀學生等。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行政村對各自然村公益事業理事會同等對待,由自然村提出建設項目,行政村審核后支付30%的建設啟動資金,其余資金由理事會自籌。近年來,**村已基本實現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完善了一批水圳和改造了中心自然村的下水道,興建了菁華小學綜合樓和小學學生宿舍樓,并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續建了菁華幼兒園二層教室和食堂。如福江自然村村道硬化工程項目,行政村投入3萬元,自然村自籌7萬元,由公益事業理事會負責管理,很順利地完成了項目實施,村民非常滿意。
在扶貧濟困方面。去年6月,中心自然村陳大鵬兒子因交通事故,急需資金解決事情,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還缺2萬元資金,理事會及時給予提供幫助,解決了燃眉之急。又如福江村困難群眾陳再亮,因缺乏資金發展生產,理事會借資1萬元,扶持其發展種植花卉。
在獎勵優秀學生方面。理事會極其重視教育事業,為鼓勵學生積極進取,每年九月份憑《入學通知書》,對考上大學以上的學生獎勵1000元、大專以上500元、一中300元。如福江自然村群眾許文西女兒考上大學時,理事會獎勵了1000元,考取碩士研究生時,理事會又獎勵其1000元,**年考上博士,互助會又給予1000元獎勵。
3、民主管理促發展
**村黨支部在實行村務公開工作中,根據廣大村民意見成立了村民代表常務理事會,即由7個自然村各推選出1名威信高,且公道正派的村民代表組成常務理事會,作為村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常務理事會的主要職責是:一是收集反映群眾意見建議,積極參與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事項的參政議政職能。如去年**村菁華小學寄宿生宿舍樓建設問題,是由常務理事會成員聽取群眾意見后,建議村兩委討論,并由村民代表決議實施,通過村民代表大會研究決定,全村籌措了37萬元建設了寄宿生宿舍樓,于年底投入使用。二是參與民主理財,每季度村收支票據都要經過常務理事會審查,理事會認為不能支出的票據村財堅決不予列支,由經辦人自行解決。如**年,理事會審查3個不符合村財支出的項目,節約支出1200多元。三是履行村務監督小組職責,對村務公開進行全程監督,凡是群眾關心的事項,都要求在村務公開欄上全面公開。如在**年底臺商陳添州先生建設高山茶加工廠需征用霞區自然村23畝土地,由于時間緊,村沒有將國家有關土地征用的政策規定進行公開,許多村民不理解,甚至出現公開阻礙施工的現象,村民代表常務理事會立即向村委會進行了反饋,將國家的有關政策、村民土地征用和補償情況進行全面公開,配合村委會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在理事會的配合下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23畝土地的征用、平整等前期工作。
三、取得成效
**村群眾在支部的帶領下,通過“三會”運作,以制度約束人,依制度辦事,加快了新農村建設進程,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1、產業發展更加迅速。通過黨員互助基金和自然村公益事業理事會基金幫扶困難黨員和群眾,解決黨員群眾生產資金缺乏問題,壯大了花卉、蔬菜產業規模。該村現有花卉面積2100畝,主要有杜鵑花、茶花、蘭花、桂花等20多個品種,花卉企業43家,科研基地2個,總產值3780萬元;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1600畝,主要有茭白、白菜、西紅柿等10多個品種,總產值960萬元。
2、支部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黨員互助會扶持困難黨員致富,提高了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雙帶”能力,進一步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通過慰問生病亡故的黨員,讓黨員感受到組織貼心的關懷,增強了黨員的榮譽感。
3、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全村通過支部牽頭,公益事業理事會實施,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廣大村民建設基礎設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解決了建設資金問題,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斷完善了道路、水利、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
4、誠信度進一步提高。黨員、群眾利用互助會基金和理事會基金發展生產,不斷壯大家庭經濟,還款的能力和誠信度不斷提高,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誠信氛圍。據統計,永福鎮農村信用社累放貸款現已超過1個億,還貸率高達98%以上。
5、社會治安更加穩定。通過成立自然村公益事業理事會,使村民自治工作向村民小組延伸、拓展,自然村的矛盾糾紛、群眾熱點問題都能得到及時妥善解決,社會治安更加穩定。
- 上一篇:優秀青年專業人才通知
- 下一篇:機制立體式考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