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協社情民意通知

時間:2022-10-31 04:22:00

導語:縣政協社情民意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政協社情民意通知

縣政協辦公室:

你辦《社情民意》第十一期所反映的《非法接生慘不忍睹教育打擊刻不容緩》問題,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江濤縣長3月22日作出批示:“請左益同志專題研究。去年因此死亡人數高達14人,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按照江濤縣長批示精神,副縣長左益、周虹迅即安排相關單位展開調查研究,并于3月28日召集縣婦聯、衛生局、計生委、財政局、扶貧辦、婦幼保健院等相關單位負責人進行專題研究。現將有關情況函告如下:

一、我縣孕產婦死亡現狀

調查資料顯示,我縣**年孕產婦死亡14人,其中在家中死亡3例;從家中送醫院途中死亡1例;在個體藥店生產出現問題后,轉送到醫院死亡2例;在鄉鎮(中心)衛生院生產死亡3例;在鄉鎮衛生院生產出現問題后轉送途中死亡2例;在縣醫院生產死亡2例;在縣二院人工流產術后死亡1例。

二、孕產婦死亡原因分析

以上14例,經**市婦幼保健院、縣衛生局、縣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等專家組成的評審組評審后得出結論分別是:產后大出血死亡9例;重度妊高癥、胎盤早剝、貧血死亡1例;絨癌死亡1例;胎盤早剝死亡1例;妊娠合并心臟病死亡1例;冠心病死亡1例。綜合結果是可避免死亡11例,創造條件可避免死亡3例。死亡的對象全部是農民。

從死亡的原因分析,一是鄉級醫務人員知識缺乏,不能識別各種疾病,延誤了最佳搶救時機;二是病人大多是計劃外生育(14例中僅2例屬計劃內生育),未作產前檢查,因怕受到處罰均不愿到正規醫療保健部門生產,造成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后不能及時得到搶救治療;三是經濟困難,承擔不起到醫院生產所需的費用,而非法接生人員又不能正確處理突發癥狀,導致其死亡。

三、對策措施

針對以上情況,縣政府已責成縣計生、衛生等相關部門,采取切實有力措施,全力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一是落實公共衛生政策,加大婦幼保健事業投入。加快鄉鎮衛生院建設,抓緊實施全市降低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項目工作,即通過各街鎮鄉申報,凡符合條件的孕產婦入院分娩,可由專項資金補助60%,從而降低孕產婦因貧困無法接受正規醫院治療而死亡的比率。

二是加強婦幼保健網絡建設,培訓婦幼保健人員。在加快鄉鎮衛生院建設、理順管理體制的同時,建立三級婦幼保健網絡,加強與計生網絡的協作配合,整合利用資源;加強產科建設,配合全市李嘉誠基金農村衛生人員培訓項目的實施,進行以“產科急救處理”為重點的產科和婦幼保健人員培訓;建立以婦幼保健院為中心的業務指導體系,充分發揮其技術力量作用,積極指導各級衛生院提高醫技水平,提高業務人員素質。

三是嚴格管理,加強執法。加大計生工作力度,狠抓節育措施落實,嚴禁非婚生育和計劃外生育;開展《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和《母嬰保健技術服務考核合格證》重審工作,嚴格準入制度,堅決打擊無證接生和超執業范圍接生的違法行為。

四是強化措施,搞好宣傳。加強計生委、衛生局和婦兒工委辦的協同配合,將婦幼保健、衛生健康知識和《兩綱》《兩規劃》宣傳到村、到戶,提高廣大農村居民衛生保健認識,增強孕產婦自我保健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