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兩側村民建房通知

時間:2022-12-12 11:38:00

導語:國道兩側村民建房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道兩側村民建房通知

各有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林(墾殖、園藝)場,市政府有關部門:

根據****府辦字[20****]26號、****府辦字[20****]78號通知要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之規定,為了更好地執行村鎮規劃,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現就加強我市境內****雄大道等主要道路兩側村民建房規劃控制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適用范圍

****雄大道、龍虎山大道、滬昆高速公路、即將建成的****瑞高速公路龍虎山連接線、320國道貴溪段、206國道貴溪段、貴塘線(貴溪至塘灣)、貴白線(貴溪至白廟)、貴神線(貴溪至周坊神前)、貴志線(貴溪至志光)、夏埠至硬石嶺水庫、金屯至西排、貴溪至河潭公路兩側路段。

二、道路兩側村民建房控制標準

1、****雄大道、滬昆高速公路****東連接線、龍虎山大道天祿收費站至****潭市區城市規劃路段,上述道路以現狀道路寬度(排水溝外側)各向兩側退100米為控制范圍,在該控制范圍內村民不得建房。

2、龍虎山大道天祿收費站至龍虎山景區段、即將建成的****瑞高速公路龍虎山連接線、滬昆高速公路貴溪連接線、320國道及206國道路段,上述道路以現狀道路寬度(排水溝外側)各退50米為控制范圍,在該控制范圍內村民不得建房。

3、****雄大道、貴溪大道、320國道兩側所有收儲土地為控制范圍,在控制范圍內村民不得建房。

4、貴塘線(貴溪至塘灣)、貴白線(貴溪至白廟)、貴神線(貴溪至周坊神前)、貴志線(貴溪至志光)、夏埠至硬石嶺水庫、金屯至西排、貴溪至河潭公路兩側路段,以現狀道路寬度(排水溝外側)各15米為控制范圍,在該控制范圍內村民不得建房。

三、控制標準以外的農民建房規劃管理

1、凡申報上述道路兩則用地控制標準以外、150米以內建造住宅的,必須按規定程序上報審批。審批前應有編制的街景規劃和集鎮(村莊)建設規劃,嚴格按規定審批實施,做到講求風格品位,統一設計、聯戶建設、嚴格管理。

2、在上述道路兩側150米以外1000米以內建造農民住宅的,應按經批準的自然村落和集鎮總平面規劃和路網規劃,按程序審批。

3、在上述道路兩側1000米以外規劃農民建房用地的,應明確建設用地的四至界線。

四、嚴格審批

在上述規劃范圍控制外村民建房的按以下程序審批:

1、本人申請。農村村民建住宅需使用本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的,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

2、村民會議討論。對申請住宅用地經村民會議或三個之二以上村民代表討論,對符合建房條件,土地權屬及相鄰沒有爭議的,討論通過后由村小組長簽字后報村委會。

3、村委會審查。村委會對申請用地情況進行審查,審查同意后由村委會主任簽字并加蓋公章。

4、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接到村民建房申請報告后,及時組織人員匯同村委會、村小組到用地現場勘查,對建房條件、用地面積、地類、四至是否有糾紛進行核實,符合審批條件的,填寫《農村村民建房用地申請登記表》,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審核同意后由鄉(鎮)長、辦事處主任簽字加蓋公章。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不同意的,在三天內通知申請人,并做好解釋工作。對需經有關部門簽署意見的,必須經審核同意蓋章后,再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

5、市政府審批。申請上述規劃控制道路兩側控制外區域建房的,需由市規劃、建設、國土、交通、公路等部門審核后,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林(墾殖、園藝)場報經市政府審批,涉及占用耕地的,按規定報經****潭市人民政府審批,其他區域且占用非耕地的,由市人民政府委托市國土資源局審批。

五、工作要求

1、明確職責。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是上述規劃控制范圍內村民建房管理的責任主體,要成立以鄉(鎮)長、辦事處主任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認真搞好規劃控制范圍村民建房的調查摸底,提出整治工作方案;對未批在建的要一律停建,對頂風搶建的予以拆除,對需處罰的要予以處罰;要加快道路兩側村民建設規劃的編制,力爭今年之內全部完成;規劃部門要對****雄大道、貴溪大道、320國道城市規劃區段等道路兩側科學制定建設規劃;市建設、交通、公路等部門要對鄉(鎮、街辦、場)制定市鄉道路兩側規劃控制范圍集鎮(村莊)建設規劃加強督促和指導。

2、嚴格審批。今后凡上述道路兩側農民建房,未完成村莊建設規劃的一律不能審批。各有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市直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嚴格按審批標準、程序、權限審批,嚴把一戶一宅關。

3、加大宣傳。新聞媒體要開展道路兩側村民建房規劃控制工作的宣傳,努力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