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勞動用工管理通知
時間:2022-01-01 10:35:00
導語:加強勞動用工管理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市直各有關單位:
舉世注目的奧運盛會將在我國舉辦,奧運圣火傳遞工作也將于近期在我市進行。為了確保迎接奧運圣火傳遞工作的順利進行,現就進一步加強勞動用工管理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強領導,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加強勞動用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加強勞動用工管理是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手段,是促進城鄉統籌就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的重視和努力下,全市各類用人單位勞動用工管理狀況雖然有了明顯的改善,但仍有一些用人單位依然存在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使用童工、拖欠工資,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不參加社會保險等勞動違法行為。對此,各縣(市、區)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和各類用人單位,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勞動用工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采取有效措施,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規范勞動用工管理,建立健全勞動用工長效管理機制,使我市勞動用工管理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形成全社會尊重勞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良好氛圍。
二、突出重點,明確任務,依法規范用人單位勞動用工行為
(一)規范用工渠道,嚴禁使用童工
用人單位在自主招工時,應當通過合法的勞動力市場或職業中介機構進行招聘,認真核查被錄用人員的身份證明,并及時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對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錄用,不得從非法職業中介或通過其他非法途徑招用人員,杜絕使用童工、扣押證件、收取風險抵押金等違法行為的發生。
(二)建立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實現勞動用工動態管理
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建立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加強統一領導、指定機構、配備人員,負責勞動用工備案工作。勞動工資、就業、失業、統計和勞動保障監察等相關機構,要加強協調配合,搞好勞動保障部門內部各項涉及勞動用工備案、登記工作的相互銜接。要在組織力量,搞好調查摸底,掌握本轄區用人單位戶數及現有勞動用工情況的基礎上,按照相關數字信息全面、準確、規范、統一的要求,為每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用工臺帳,實現對用人單位勞動用工及勞動合同制度實施情況的動態管理。
(三)加強勞動合同管理,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勞動合同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法律制度。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加強勞動合同管理,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必然要求;是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后,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勞動用工制度的需要。用人單位只有以職工的合法權益為本,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才能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發展。各類用人單位要結合深入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全面推動和促進勞動合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各類用人單位在招用人員時要嚴格執行勞動合同制度,依法與其訂立勞動合同,及時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登記備案。勞動合同簽訂后,勞資雙方應依法履行合同內容,建立權利義務明確的勞動用工關系。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根據行業特點,制定相適合的勞動合同范本,督促雙方簽訂勞動合同,維護正常勞動秩序。嚴禁以暴力、威脅等手段限制人身自由、強迫勞動。
(四)加強勞動工資支付管理,確保職工工資足額及時發放
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企業工資支付的監督管理,定期公布勞動力市場的指導價位,妥善解決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實行綜合工時制、計件工資制的用人單位,在協商規定的時間內要公布工價,明確每月發放工資的日期,并以法定貨幣形式足額發放。逾期或者未足額發放工資的,由勞動保障部門責令補發,堅決制止惡意拖欠和克扣工資行為。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嚴肅處理。
(五)落實社會保障制度
各級人民政府要積極探索將民營企業納入城鎮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的辦法,繼續加大擴面征繳力度,使勞動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要建立相應的社會救助制度,有效地解決勞動者的后顧之憂。
(六)加強高危行業職工安全知識培訓,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
全市各類高危行業(如煤炭、化工、建筑、冶煉等)應嚴格按照“先培訓,后上崗”的要求,對職工進行崗前培訓。用人單位具備培訓條件的,由用人單位自行組織培訓;不具備培訓條件的,可委托有培訓能力的機構代為培訓。對從事技術復雜、通用性廣、涉及到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必須進行培訓,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
各類用人單位尤其是高溫行業要嚴格按照勞動安全和職業病防治的要求,積極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配備必要的勞動安全設施,嚴格執行女職工保護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落實職業病防治措施,及時主動消除各種不安全隱患和不衛生因素,確保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同時大力改善職工的居住條件,在職工較集中的地區,用人單位要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改善公共交通和環境衛生條件。
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統一組織,勞動保障部門牽頭,公安、工商、安監、國土等相關部門和工會組織密切配合,從文件下發之日起至9月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各類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進行檢查。
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已招用人員的合同簽訂、工資支付、參加社會保險、非法使用童工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無營業執照、已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以及未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使用童工或者介紹童工就業的,依法加倍處罰,并由有關部門予以取締。
公安部門要加強對城鄉外來流動人口的管理,及時發現和打擊以暴力、威脅等手段限制人身自由,強迫勞動,侮辱、體罰、毆打、拘禁勞動者等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協助處理因拖欠工資引發的危害社會治安的行為。對涉嫌強迫勞動、非法拘禁、故意傷害、特別是拐騙和強迫童工勞動的業主、包工頭等違法犯罪分子,由公、檢、法機關快偵、快捕、快訴、快判,依法從重打擊,絕不姑息遷就。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用人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會同有關部門檢查并取締無合法證照各類經營組織,對不符合條件的要依法吊銷證照。
安監、國土等部門要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依據有關法律規定,切實做好各類用人單位的監督和管理工作。
各級工會組織要配合開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監督檢查活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二)嚴格勞動用工管理責任追究。加強勞動用工管理,規范勞動用工行為,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各縣(市、區)、各有關單位若因非法用工產生不良影響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職能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勞動用工管理,規范勞動用工行為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加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以對黨和人民利益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加大執法力度,建立長效工作機制,認真組織開展執法檢查,及時研究解決勞動用工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嚴厲打擊勞動用工中的違法行為,切實加強勞動用工管理,為進一步促進我市勞動關系和諧、社會安定團結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篇:社會保障創業培訓制度
- 下一篇:勞動保障依法行政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