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流通基礎改革通知

時間:2022-03-10 04:34:00

導語:糧食流通基礎改革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流通基礎改革通知

各省轄市糧食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國土資源局、國資委,省糧食局直屬有關單位:

近年來,我省各級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各項政策,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在各級政府投資支持下,國有糧食流通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技術水平普遍提高。為進一步保護國有糧食企業的糧食流通基礎設施,防止違規處置國有資產,避免國有資產流失,減輕政府對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再投入的負擔,確保政府糧食宏觀調控的落實和國家糧食安全,現就加強國有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管理的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實加強國有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管理工作

國有糧食流通基礎設施是政府實施糧食宏觀調控的重要設施基礎,是糧食和食用油脂油料儲存安全的基本保障,必須保持與糧食宏觀調控相適應的設施規模。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相關單位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本轄區內的國有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的管理,掌握國有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的情況,對企業提出的設施處置申請提出初步意見。國有糧食企業要認真執行有關政策,提高保護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的自覺性,積極發揮國有糧食企業在糧食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二、國有糧食企業要保持對流通基礎設施的掌控能力

各地、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完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見》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糧食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和發展意見的通知》精神,堅持國有糧食流通基礎設施要適應政府宏觀調控需要的原則,保持國有糧食儲備庫和骨干購銷企業的掌握和控制能力。存儲各級儲備糧和從事軍供等政策性業務的國有糧食企業在進行資產重組以及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要實行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

三、嚴格控制國有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的處置

要按照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管的原則,加強國有糧食企業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全省國有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特別是“十五”以來各級政府投資建設的糧油倉庫、質量檢驗設施和設備(包括政策性財務掛帳剝離后原由農發行貸款形成的糧油倉儲設施)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處置和轉移資產所有權、管理權和使用權,不得改變使用性質、不得抵押、不得變賣。確需改用的,須按要求申報,未經同意不得實施。經批準實施的要按照“誰占誰還、占一還一、限期建成”的原則,在適當地點補償占用的場地及其設施。取得中央和省級儲備糧代儲資格企業基礎設施原則上不能改作它用,確實需要撤并、改用、占用、報廢和拆除時,在下述情況下,須按照《國家糧油倉庫倉儲設施管理試行辦法》、《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糧食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意見的通知》和《河南省糧食局關于糧食倉儲設施報廢和拆除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按國有糧油倉儲設施管理權限逐級報省糧食局,經省糧食局協調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涉及沖減國有資金的,需由糧食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同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并報省糧食局備案。

(一)因重點工程、城市規劃、商業開發建設以及布局調整等原因,需要全部或部分占用糧油倉儲設施,占用單位同意在適當地點補償建設相同數量的設施。

(二)企業利用現有的糧油倉儲設施潛在的商業價值,進行設施的置換,如異地遷建、功能恢復、條件改善等。

(三)糧油倉儲設施達到或超過設計使用年限,申請報廢;糧油倉儲設施未達到設計使用年限,但因自然災害損壞或設計建造質量等原因不能繼續使用,經技術鑒定確認無修理和使用價值,申請報廢。

四、建立儲備糧庫預留發展機制

為避免糧油倉庫重復建設,減少損失浪費,節約土地,各地要統籌規劃區域內基層糧油倉庫建設,做到糧油倉庫合理布局。要根據本地歷年來糧食產量、庫存數量和現有糧油倉庫倉容量,合理測算倉容缺口。各地在整體規劃時要考慮現有糧庫的布局和規模,并留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根據本轄區的發展規劃,在統籌兼顧的前提下保留儲備糧油倉庫建設用地,以便適應今后的發展需要。對非保留庫點開發利用的資產收益要用于進一步完善國有糧食倉儲企業的設施建設。今后,無論是國有糧食企業,還是私有企業,凡立項建設糧庫的,都要經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論證。凡確實不需要新建糧油倉庫的地方,國土資源部門不再批準建設用地。

五、加大監管力度,確保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完好

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防止出現隨意處置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的行為。國有糧食企業要認真做好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和維護,不斷提升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的功能和水平,提高國有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的管理水平,保證設施的安全完整,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此文件自之日起執行,具體內容由省糧食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