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扶持舊村改造會上發言

時間:2022-06-24 09:29:00

導語:農村扶持舊村改造會上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扶持舊村改造會上發言

農村工作是安天下、惠民生、保穩定的戰略性基礎工作,關系發展大局,關系民生民本,關系社會和諧。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做好今年農村工作,對于加速崛起、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深刻認識我縣城鄉發展進入“整體協調”階段之后,農村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十一五”以來,我們始終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重大戰略任務,深入推進農民增收“頭等目標”、舊村改造“頭等工程”、維護穩定“頭等任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重大成績,城鄉面貌特別是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顯著提升。根據《省城鄉統籌發展水平綜合評價體系及方法》,我縣城鄉統籌發展目標實現值已從年41.18分提高到年62.54分,年將超過65分,實現了從“初步統籌”向“基本統籌”再向“整體協調”階段的重大提升?;仡櫋笆晃濉币詠砦铱h統籌城鄉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績,概括起來就是探索走出了“四條新路子”:一是我們通過深入推進農民增收“頭等目標”,探索走出了一條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新路子。我們連續出臺了政策扶農、實事惠農、幫扶助農、金融支農、培訓強農等一系列助農增收舉措,全面落實“農民增收六大目標”,深入開展“農民增收年”活動。特別是年年把“為民辦實事”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納入鄉鎮年度工作考核,五年來累計落實鄉鎮實事項目1000多件、村級增收項目2300多件;堅持不懈地開展“一戶一策一干部、一村一計一部門”結對幫扶活動,組織各級機關部門單位和廣大黨員干部結對幫扶低收入農戶,給他們送資金、送項目、送技術、送致富門路,做到幫扶對象不脫貧,幫扶干部不脫鉤,使全縣1.44萬低收入農戶(3.97萬人)順利脫貧??梢哉f,“十一五”是農民群眾增收最快的五年,也是農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二是我們始終堅持產業富民不動搖,把茶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進行重點培育,探索走出了一條發展山區生態現代農業的新路子。特別是茶產業,我們年提出打造“生態綠茶第一縣”、“中國綠茶集散地”品牌,年開始策劃舉辦中國茶商大會,集中力量做大做強茶產業,不僅極大地促進了茶產業轉型升級,更極大地提升了茶葉知名度和美譽度,極大地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不僅形成了“全縣人口三分之一從事茶產業、農業總產值三分之一源于茶產業、農民收入三分之一來自茶產業”的格局,獲得了“中國名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等一系列“國字號”招牌,更使“中國綠茶集散地”、“中國綠茶價格指數”落戶,真正確立了作為全國綠茶集散中心的地位,牢牢掌握了全國綠茶市場的話語權。“銀猴”不僅蟬聯“十大名茶”稱號,品牌價值更是大幅攀升,今年已經達到12.78億元??梢院敛豢鋸埖卣f,通過“十一五”的努力,已經實現了從“茶葉大縣”到“茶葉強縣”再到“茶葉名縣”的大步跨越。同時,我們提出“短期抓食用菌、蔬菜,中期抓筍竹林、水果,遠期抓香榧、油茶”思路,走山路、唱山歌、念好山字經,食用菌、高山蔬菜、香榧、油茶等山區特色產業加速發展,發展山區生態現代農業的路子越走越寬廣。三是我們通過深入推進舊村改造“頭等工程”,探索走出了一條欠發達山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路子。年開始舊村改造之前,我們建設新農村主要是墻刷白、路硬化、衛生改廁等等,主要關注的是農村環境衛生的改善,農民“建房難”問題得不到真正解決,農民住房條件、農村散亂臟差的面貌得不到根本改善,人民群眾意見很大。開展“舊村改造”以來,我們提出“改造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建設新農村”的目標,連片拆除破舊房,重新規劃建新房,騰出空間促發展,新農村建設真正觸及了農民建房這個核心,實現了從改善外圍環境到農民建房這個核心的有力推進。特別是我們創造性地建立“村當業主”工作機制,極大地調動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開展舊村改造、建設秀美家園的熱情,成功探索了一條在欠發達山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新農村建設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有機結合的新路子。三年的舊村改造,不僅使146個村的1.1萬農戶、3萬多農民建起了新房,還復墾了4000多畝土地,為農村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寶貴空間。在舊村改造帶動下,我縣新農村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從舊村改造到農村“12345”工程、再到今年的“美麗鄉村”建設,目標更加明確,內涵更加豐富。同時,還帶動了山區農民下山脫貧、村莊整治、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村宅基地換養老”等工程深入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道路越走越寬廣。四是我們通過深入推進維護穩定“頭等任務”,探索走出了一條促進基層社會和諧穩定和改進基層社會服務管理并重,齊心協力共建和諧家園的新路子。這幾年來,我們一方面狠抓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縣級領導帶頭深入基層蹲點調研,帶頭下基層接訪、走訪和包案調解信訪難題,了解民情,化解民憂,為基層老百姓解決了一大批矛盾糾紛和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下大力氣提升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在廣大農村構筑了“農村養老保險、農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五條保障線。去年,我們又全面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年滿60周歲以上老人人人可以享受每月不低于60元的基礎養老金,全縣參保率達75.3%,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185元,老百姓的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開展了以手繪“民情地圖”為載體的農村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廣大黨員干部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明顯提高,農村社會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指數穩步提高。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更要清醒看到我縣農村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更要深刻把握我縣統籌城鄉發展進入“整體協調”階段之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一方面,我們面臨的困難仍然巨大、任務更加艱巨。城鄉二元結構沒有根本轉變,農民收入仍然明顯低于城鎮居民和全省水平,新農村建設仍然與城鎮建設和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存在巨大差距,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在戶籍管理、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二元體制仍然沒有根本改變,城鄉差別仍然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面臨的主要問題。同時,“十二五”是我省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我縣“加速崛起”的關鍵時期。從全省大局看,能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最大短板是欠發達地區,最大挑戰是廣大農村能不能實現全面小康;從我縣自身看,能不能加速崛起,農村工作是基礎中的基礎。農村工作肩負的任務更加艱巨,使命更加重大。另一方面,我們也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中央提出在新的發展階段推進“三化同步”的戰略思想,明確要求同步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省委、市委都就推進“三化同步”、實現城鄉一體化作出了重要部署,省委省政府圍繞“推進城鄉區域統籌發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加快建設美麗鄉村”、“促進農業人口轉移”、“深化城鄉體制改革”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富含真金白銀的政策舉措,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了“六大行動計劃”(生態農業推進計劃、農民收入倍增計劃、公共服務均等化計劃、美麗鄉村建設計劃、農民素質提升計劃、農村體制機制創新計劃)的重要部署。所有這些,對我縣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全面推進“兩區”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重大的政策機遇和良好的工作氛圍。同時,省委省政府出臺新一輪推進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的政策,并在重點欠發達縣專門實施了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特別扶持項目。這些政策項目,絕大多數面向農村、直接惠及農民。用好這些政策和項目,必將有力地推動我縣農民增收致富和新農村建設。

我們要更加自覺地落實農村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戰略要求,做到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方向不偏移、高度重視農村工作的視線不轉移、資源要素重點向農村傾斜的力度不減弱,努力推動我縣城鄉發展從“整體協調”向“全面融合”階段邁進,開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

二、把握工作重點,努力在更高水平上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年初召開的縣委八屆八次全會暨全縣干部大會,明確提出了“十二五”“加速崛起”的總體要求和“兩個建成、三大跨越”的奮斗目標。今年的農村工作,要緊緊圍繞這個要求和目標,認真貫徹落實“三化同步”的戰略思想,以農民增收“頭等目標”、美麗鄉村“頭等工程”、維護穩定“頭等任務”為重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提升城鄉統籌發展水平,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為我縣“十二五”加速崛起和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1.以特扶項目為載體,深入推進農民增收“頭等目標”,加快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農民增收是農村一切工作的落腳點。沒有占全縣80%以上人口的農民群眾的增收致富,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農村,更不可能建設全面小康社會。要堅持把加快農民增收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開展“群眾增收行動”,確保農民群眾持續穩定增收。今年當務之急就是要抓好省重點欠發達縣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特扶項目。剛才,樟明同志已經就今年特扶項目提出了“確保項目全啟動、力爭投資超10億”的工作目標,各鄉鎮、部門務必高度重視,所有項目必須落實到鄉鎮、落實到村、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員,做到對照項目、對照時間、對照進度、對照責任,一項一項抓好實施,確保所有項目在二季度之前全部開工建設。同時要嚴格項目資金管理,堅決防止挪用擠占特扶項目資金的現象發生??h財政要安排相應的工作經費,保障特扶項目按計劃順利實施。同時,要充分總結近年來我縣加快農民增收的成功經驗做法,繼續抓好產業扶持、下山脫貧、結對幫扶、就業幫扶、金融扶貧、社會救助等各項工作。特別是松古盆地萬人下山脫貧工程,必須加大力度推進,加快推進新溪、鋪門、西坌二期以及筏鋪小區的開發建設,用更加優惠的政策、更加扎實的舉措,幫助更多的山區農民實現下山脫貧、增收致富。同時,要把結對幫扶低收入農戶增收脫貧作為今年的一項硬任務,切實抓好“一戶一策一干部、一村一計一部門”結對幫扶活動。所有低收入農戶要重新落實結對干部,重新落實幫扶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確保2500元以下低收入農戶年內全部脫貧。

2.以舊村改造為龍頭,深入推進美麗鄉村“頭等工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是對舊村改造工作的全面提升。我們要切實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頭等工程”,按照“連線成片、‘三沿’優先”的原則,整鄉整片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努力把廣大農村建設成為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素質美的秀美家園。重點要把握好四條原則:第一,舊村改造是龍頭。舊村改造是我縣新農村建設的重大創新。三年的實踐充分證明,舊村改造有利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有利于解決農民建房難題,有利于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建設美麗鄉村,不僅不能放棄舊村改造,更要充分發揮舊村改造的成功經驗做法和龍頭作用。一方面,今年新啟動的38個村、繼續實施的40個村的舊村改造任務,必須一個村一個村地制定方案、抓好落實。另一方面,要按照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完善舊村改造工作方案,切實把舊村改造的重點放在松古平原,更加注重規劃引領,更加注重建筑細節的精品精致,更加注重傳承和培育村居文化、鄉土文化,更加注重新村建設與生態環境相協調,更加注重與中心村建設、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山區農民下山脫貧、發展鄉村旅游等有機結合,處理好改造破舊房、保護古村落古民居和建設新農村之間的關系,提高舊村改造的綜合效益,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第二,中心村是重點。做任何工作,都有一個重點突破的問題。建設美麗鄉村,中心村是重要節點,必須擺著優先建設的突出地位,做到政策優先傾斜、要素優先配置、項目優先配套,統籌推進中心村水、電、路、綠化及垃圾處理、污水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建設集管理、服務、教育、醫療衛生、活動等功能為一體的村級社區服務中心,切實把中心村率先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農村新社區。第三,環境整治是基礎。鄉村美麗不美麗,環境衛生是基本功。要結合村莊整治和生態文明村建設,重點推進以“三清三治三改”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努力打造環境整潔、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風景線。第四,經營農村是活力。建設美麗鄉村是一項全新工程,必須創新理念、更新觀念。要深刻認識到,廣大農村不僅是需要我們重點投入、重點建設的家園,更是廣大農民群眾創業創富的天地。要通過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農村宅基地整理和農村土地開發,不斷拓展農村發展空間,增強農村自我發展潛力。要充分利用我縣優越的生態環境、優美的田園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力發展“農家樂”鄉村旅游、來料加工等新型產業,培育“農家樂”特色村、生態產業特色村、來料加工專業村、歷史文化村,使農村真正成為農民創業創富的樂園,充分激發農民群眾建設美麗鄉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山區生態現代農業體系,推動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是加快農業發展的戰略任務和根本方向。就我縣來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發展的根本任務就是加快構建山區生態現代農業體系,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基地”。一要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作為頭等大事。重點推進松古盆地、小港省級現代農業(林業)綜合區建設,帶動建設一批主導產業示范區、特色產業精品園和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切實提升農業生產的原生態化、規?;?、標準化、精品化、產業化水平,加快農業生產由“千家萬戶”傳統分散經營模式向規?;洜I、產業化發展轉型。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規模經營、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大學生、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農業主導產業開發,促進農業規?;?、產業化。二要集中力量推進茶產業轉型升級。茶產業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茶葉品牌不夠響亮,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產業鏈延伸不夠,質量安全存在隱患等問題仍然突出,推動茶產業轉型升級,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一方面要“練好內功”,把茶葉質量安全作為生命線工程,切實把茶園統防統治、查禁違規農藥和茶葉質量監測作為各鄉鎮、職能部門的重要職責,納入年度工作考核,確保全縣50%、力爭80%以上的茶園實施病蟲全程專業化統防統治,確保茶葉質量安全。同時,千方百計引進茶葉龍頭企業,發展茶葉精深加工,不斷延長產業鏈,真正把茶產業打造成為綠色產業、富民產業、小康產業。另一方面要“外拓市場”,按照“走全國、種全國、賣全國”的思路,鼓勵更多的茶農茶商走出,到全國各地創建綠茶生產基地,創辦茶葉加工企業,把成品綠茶運回浙南茶葉市場流通,不斷拓展茶產業發展空間,努力探索茶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子。三要大力發展山區生態特色產業。要繼續按照“短期抓食用菌、蔬菜,中期抓筍竹林、水果,遠期抓香榧、油茶”思路,發展和提升食用菌、高山蔬菜、水果、筍竹林、特色養殖等產業發展水平,大力發展香榧、油茶產業,切實把香榧、油茶培育成為新的農業主導產業,打響“名、特、優、新、高”五張牌。

4.以“民情地圖”為抓手,深入推進維護穩定“頭等任務”,加快完善農村基層公共服務體系。農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滯后,是影響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去年以來,我們組織黨員干部深入農村蹲點調研,挨家挨戶走訪農戶,開展手繪“民情地圖”工作,有效地推進農村社會服務管理創新。今年,我們要把深化“民情地圖”工作作為重要任務,結合村級組織換屆和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豐富“民情地圖”工作內涵,完善基層黨員干部“應知應會”能力考評機制,不斷推動基層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同時,要大力推進資源要素向農村傾斜,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公共服務向農村輻射,加快構建城鄉統籌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在社會保障方面,要確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0%以上,80周歲以上老人享受到高齡補貼,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300元。在社會事業方面,要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推進鄉鎮中心幼兒園新建改擴建工程;推動城鎮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輻射,努力使農村孩子享受和城鎮孩子一樣的優質教育;要在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努力構建“20分鐘可及的醫療服務圈”;精心打造“農民文化節”品牌,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農村工作各項任務的全面落實

推進“三化同步”,實現城鄉發展從“整體協調”向“全面融合”階段跨越,是我縣“十二五”新農村建設的重大任務,必須依靠全縣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大膽改革創新,確保今年農村工作目標任務的全面落實。

1.加強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把農村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領導精力、工作安排、資源配置、干部配備、考核考評等各個方面,切實體現“重中之重”的要求。分管領導要承擔主抓責任,切實履行好分管職責,加強工作的指導和協調,統籌抓好農村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h農辦作為全縣農村工作的牽頭部門和黨委、政府的參謀部門,要加強日常管理協調,明確工作目標,研究制訂政策,搞好規劃編制,落實工作任務,尤其要全力以赴抓好特扶項目的實施。各鄉鎮、村是農村工作的實施主體,要搞好政策宣傳、組織發動、項目實施等方面的工作。農業、林業、財政、國土、水利、建設、金融、民政、社保、氣象等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抓好各項配套政策落實,加強服務和指導。村兩委要充分調動農村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形成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的濃厚氛圍。

2.加強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按照“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各方參與”的原則,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推進農村工作的強大合力。要全面落實好中央、省市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建立財政支農穩定增長機制,繼續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培育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村金融主體,引導和促進各項資金投向“三農”。要進一步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引導農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自我建設的能力。要動員全社會參與支持農村工作,鼓勵社會各界以多種形式聯系農村、支持農業、服務農民,尤其是要引導和鼓勵工商企業、民營企業和機關干部、在外創業能人投資農業開發、興辦農村公益事業,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農村工作的濃厚氛圍。

3.加強督查,嚴格工作考核。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工作綜合考評體系,切實抓好各項目標、任務及措施的落實,細化任務指標,一項一項地抓好督查考核,確保責任到人,措施到位??h委縣政府督查室、效能辦、農辦和舊村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定期開展工作督查,及時發現問題,定期通報進展情況,并通過效能排行榜向社會公布。要加強考核獎懲的落實,對工作扎實、成效明顯的要及時總結表揚,措施不力、進展緩慢的要責令限期整改,做到獎懲分明、互促共進,確保工作真正落實到位。

同志們,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使命重大,意義深遠。希望全縣各級各部門從推動“加速崛起”和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大局出發,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真抓實干、開拓創新,高標準做好“十二五”開局之年的農村工作,奮力開創農村改革發展新局面,以優異成績向建黨9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