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州加強地質災害清理通知
時間:2022-03-05 11:26:00
導語:自治州加強地質災害清理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人民政府,州直各委、辦、局:
8月份以來,、、發生了特大型地質災害,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尤其是縣特大型山洪泥石流發生后,中央政治局8月10日召開會議,全面部署搶險救援工作。8月18日我省州縣鄉發生特大型山洪泥石流,造成38人死亡,54人失蹤,38人受傷(10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1.4億元。9月1日,我省保山市隆陽區瓦馬鄉河東村大石房村小組發生特大型滑坡地質災害,造成29人死亡,19人失蹤。我州4月份以來共發生小型地質災害8起(滑坡4起,崩塌4起),造成2人死亡,3人受傷,6戶群眾房屋受損,直接經濟損失14.2萬元。目前,我州仍處主汛期,各縣降雨分布極不均勻,雨季后期有可能出現集中強降雨天氣,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極大。為進一步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認清地質災害防治形勢的嚴峻性
我州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697處,受威脅群眾55663人,威脅財產62305.6萬元。受年秋至年初夏百年一遇嚴重旱災的影響,不少地區巖土體松散開裂,穩定性降低,加之我州民房、集鎮大多依山而建,審批、建設時沒有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已排查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未治理,僅監測和臨時組織避讓。在出現強降雨或連續降雨天氣條件下,發生突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概率明顯增加。各縣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一定要本著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保民生、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的一項重要工作,抓好落實。
二、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
各級政府應當按照“分級管理、屬地為主”的原則,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組織有關部門采取措施,認真做好本級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級政府要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各職能部門要依法行政、認真履行各自的防治管理責任,形成政府領導、部門協作、齊抓共管、層層落實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格局。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到位、資金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人員到位,進一步增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確保防治工作協調、高效開展。
三、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
進一步組織力量加強對城鎮、鄉村、人口聚集區、公路沿線、旅游景點、各種礦山、在建工程項目的巡查排查和檢查工作。繼續健全和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加強監測人員的知識培訓,進一步增強監測人員責任心。監測人員工作比較辛苦,擔負的責任重大,各縣人民政府要解決好監測人員待遇,落實監測人員預警預報簡易工具。遇持續降雨時,必須增加監測頻率,做好數據記錄工作,如有異常變化,及時報告。緊急情況下,須發出預警信號,立即組織受威脅群眾撤離,并及時向政府報告。要求受威脅群眾在遇到夜晚持續降雨時,每戶必須有一人徹夜值守,以便遇緊急情況時,及時通知家人撤離。對于存在重大地質災害隱患的工礦區、工程建設區、旅游區、學校和陡坡、溝道附近居民點等人員密集地區,在強化預警措施的前提下,要確定安全的避災場所,主動采取緊急避險措施和各種有效的安置方式,提前將受到威脅的相關人員轉移到避災場所或其它臨時安置點,盡最大努力避免出現群死群傷事件。
四、切實加強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
各縣政府要協調指導好國土資源、水利、氣象等有關部門加強協作,進一步做好雨情、水情監測預警工作和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并實現信息共享、無縫對接,爭取做到提前預警,提前轉移。及時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做好防災減災應急準備,加強應急值守,完善應急預案,明確應急響應責任人,儲備搶險物資,強化搶險隊伍建設,確保災(險)情一旦發生,能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扎實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嚴格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及災(險)情速報制度,確保值班人員在崗到位,信息暢通。
五、編制地質災害危險點應急預案
對排查出的地質災害危險點要編制單點應急預案,劃出危險區,明確預警信號,確定安全的避災場所、撤離路線和責任人。提前進行應急演練,確保出現險情時能及時組織相關人員安全轉移避讓。對特別嚴重的危險點,應根據輕重緩急,多渠道籌措資金,進行治理或搬遷。
六、加強地質災害的項目上報工作
省人民政府決定從今年起每年投入10億元,連續10年投入100億元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縣要高度重視,按照突出重點,分清緩急,逐步實施的原則,編制重點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搬遷避讓項目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并做好治理和搬遷避讓項目的可研工作,每縣每年必須上報2個以上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并做好后續項目的儲備,爭取省和國家對我州地質災害治理的支持。
- 上一篇:糾風辦糾風工作意見
- 下一篇:危險化學品專項綜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