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隊伍建設實施細則
時間:2022-04-01 03:59:00
導語:干部隊伍建設實施細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培養造就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村干部隊伍,不斷提高黨在農村的執政能力,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場村干部隊伍建設提出如下細則:
一、建立健全選拔培養機制
1、明確選任標準。把思想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優秀黨員選拔為村黨組織書記,把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群眾擁護,有文化、有本領、真心誠意為群眾辦事的黨員群眾選進村“兩委”班子。村干部不但要理想信念堅定,有知識、有見識,思路寬、懂經營、會管理,而且要熱愛農村、對農民有感情,能團結帶領黨員群眾共同致富,妥善處理矛盾,維護農村和諧穩定。
2、拓寬選人渠道。新進村“兩委”班子的人選原則上從本村優秀黨員致富能手、農民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復員退伍軍人、優秀外出務工返鄉農民工中選拔。不斷優化村干部隊伍結構,上述人員初次出任村干部的年齡男一般不超過40周歲、女一般不超過35周歲,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鼓勵縣鄉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前離崗干部職工中的黨員回原籍擔任村“兩委”委員。繼續提倡和探索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任用機制。
3、改進選任方式。選拔任用村干部由縣委組織部和縣民政局負責,場黨委具體組織實施,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進行。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進行選舉前可采取“兩重兩輪”投票制的方式確認選舉程序和候選人。探索采取“兩推一選”、“公推直選”等方式面向社會公開選拔村干部。
4、培養后備人才。加強村干部后備人才隊伍建設,注重把青年農民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認真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完善和落實激勵保障政策措施,加強跟蹤培養。場黨委應建立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庫,落實培養責任,實行動態管理,堅持備用結合,及時把有培養潛力的后備干部安排到適當崗位進行實踐鍛煉,促進村級后備干部的成長。
二、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
1、實行村干部崗位目標責任制。村黨組織書記要根據工作實際,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提出村干部任期目標、年度目標和為民辦實事計劃,報經場黨委審核同意后向黨員和群眾公開作出承諾。場黨委建立完善村干部績效考核辦法,準確評價村干部履職情況,考核結果要作為落實村干部獎勵和其他激勵措施的主要依據,嚴格兌現獎懲。
2、完善村干部民主評議和監督制度。健全村“兩委”班子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認真落實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加強黨員和群眾監督。凡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事項,必須廣泛聽取黨員意見,在黨員和黨組織中充分醞釀,經過黨員大會形成決策建議,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村干部每年要向場黨委、本村黨員群眾大會述職,并向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通報工作情況,接受上級黨組織的考核和黨員、群眾的監督評議。
3、健全村干部整改調整機制。對作風不實、履行職責不到位、群眾有反映的村干部,要及時批評教育,促其整改;對崗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差、作風不好、群眾反映強烈的,要按有關規定及時調整;對以權謀私、違法違紀的,要嚴肅處理,形成不合格村干部退出機制。
三、建立健全激勵保障機制
1、保證合理經濟待遇。按照不低于當地農村勞動力平均收入水平,確定村干部的基本報酬。并通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大對村干部的正常公務開支的保障力度。建立村干部工資與崗位、業績掛鉤的固定工資加績效工資結構工資制度,具體由場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2、強化保障措施。按照縣委、縣政府《安縣村級組織主要崗位在職干部基本養老保險補貼辦法》(字號)文件精神,為符合條件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村干部,按縣財政、場、個人4:3:3的比例承擔繳費資金,并積極探索為其他在職村干部解決養老保險的有效辦法。
3、建立激勵機制。積極推薦政治素質好、參政議政能力強的村“兩委”干部作為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選。積極發現在村開展各項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優秀村干部,樹立先進典型,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 上一篇:規范肉雞養殖雞舍建設通知
- 下一篇:值班工作實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