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建交流會居委會材料

時間:2022-07-16 10:49:00

導語:社區黨建交流會居委會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黨建交流會居委會材料

社區黨建

積極發揮黨員活動站作用搭建黨與群眾的連心橋

區人民路街道辦事處興華社區位于開州路以西、昆吾路以東、建設路以北、人民路以南,轄區面積0.27平方公里,現有居民住宅樓52棟,住戶口1050戶,人3350余人,轄區內有行政、企事業單位10家,場所9家,特種行業4家,商業網點63家,重點要害部位10個。興華社區聯合黨支部成立于2001年6月,共有黨員8人,其中流動黨員5人。近年來,興華社區黨支部以加強支部建設為核心,以組建黨員活動站為紐帶,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創建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社區黨支部越來越貼近轄區居民,被群眾親切地稱為黨與群眾的“連心橋”、“暖心港”。

一、組建黨員活動站,為黨員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

為了更好的發揮黨員作用,豐富黨員的文化生活,投資15萬元,建成了內部裝修統一模式,各項制度規范上墻,活動用品一應俱全,電教器材一步到位的高標準黨員活動管理站?;顒诱菊嫉孛娣e約645平方米,建筑面積253平方米,活動場所約454平方米,設有圖書室、健身室、棋牌室、乒乓球室、黨員學校、社區衛生服務站及室外活動場所。圖書室內共有藏書1000余冊;健身室配有跑步機、仰臥起坐器等健身器材;棋牌室配有麻將、象棋、跳棋、軍棋、撲克等娛樂用品;黨員學校配有電視機、vcd等電教器材和電教片;社區衛生服務站功能齊全,便于轄區離退休老黨員進行健康檢查、就診?;顒诱久恐芏?、周四、周五上午對轄區居民開放,特別是擁有1000多冊圖書的圖書室,不僅成為了黨員汲取知識和營養的場所,而且也成了轄區孩子們的樂園,居民修身養性的港灣。

黨員活動管理站的建立,為轄區黨員特別是無職黨員和流動黨員提供了一個學習、娛樂、健身、保健活動場所,深受轄區居民的喜愛。我們以黨員活動管理站為依托,在轄區黨員和居民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是開展黨員學習教育活動。我們利用活動站黨校組織黨員學習《黨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精神、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及文件精神等內容,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二是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定期組織象棋、軍棋、乒乓球等比賽,使黨員群眾在增長技能的同時,加強同居民的溝通、了解,從而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提高黨在群眾當中的威信。

二、建立“一站式”服務大廳,為轄區居民辦實事、辦好事

為轄區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是我們興華社區黨支部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真實體現,也是興華黨支部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投資20余萬元,建立了社區“一站式”辦公服務大廳,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工作的透明度。大廳設立了勞動保障、民政、計生、下崗職工再就業、社會治安等,要求每個工作人員都切實做到工作熱情見真心,態度和藹見誠心,群眾滿意齊放心,使服務大廳真正成為黨支部的“民心工程”,成為體現黨和政府溫暖的“愛心港”。今年以來,已為當事人辦理低保86戶,284人,審查下崗失業優待合格證360個,登門服務176次,為居民解決實際困難61個,受到轄區黨員和居民群眾的普遍好評。

三、以“創十優社區”、“四進社區”活動為載體,不斷提升社區黨建工作的活力

為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鞏固黨的思想陣地和群眾陣地,我們以“創十優社區”、“四進社區”活動為契機,在社區內、在居民家門口,采取現場辦公、設置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為轄區居民提供低保申領、義務法律咨詢、義診等多項服務,定期舉辦科普展覽,組建秧歌、舞蹈等文體隊伍,組織社區文化展演、戲迷擂臺賽等活動,大大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

四、切實抓好“民心”工程,讓便民服務在社區火起來

興華社區黨支部結合轄區實際,組織黨員干部深入開展了資助一名失學兒童、幫助一名下崗職工、包扶一個門店、聯系一戶居民的黨員幫帶工程以及“我為黨旗添光彩,我為社區做貢獻”活動。今年以來,已資助失學兒童3名,幫助下崗職工57名,為居民疏通下水道23次,為居民免費義診66人次。居委會干部萬錦濤同志通過走訪、座談,熟練掌握了轄區內貧困對象的基本情況,積極主動地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組織有關人員不定期到扶貧幫困對象家慰問、幫助,關心他們的生活。居委會干部張利軍同志向居民群眾宣傳家電維修基本常識,主動、熱情地做好居民家電維修服務。居委會下部陳建華同志有針對性地對重點清掃區進行清理,遇有突擊任務,充分發揮出帶頭作用,做到轄區內無衛生死角等等。對行動不便的辦事人,我們采取登門服務方式;對有緊急事情的辦事人,我們實行電話預約,做到隨叫隨到,隨到隨辦。

幾年來,社區黨支部和黨員堅持以民為本,開展全方位便民服務,使轄區居民基本實現了老有所養、殘有所助、病有所醫、貧有所濟、難有所助,黨的旗幟在社區高高飄楊。

雖然我們對社區黨建工作進行了一些積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但與轄區居民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更加努力,認真探索新形勢下社區黨建工作方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做好黨和群眾的橋梁與紐帶,讓轄區居民真正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