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干部培養的"關鍵期"
時間:2022-12-07 04:05:00
導語:淺談干部培養的"關鍵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比喻事物最關緊要的部分,對情況起決定作用的因素。“關鍵期”這里引申為一個人、一件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比較重要或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瓣P鍵期”的發展好壞與該事物發展結果有著直接的關系,一個事物的發展,在“關鍵期”發展好的其效果往往比“關鍵期”發展平平或“發育不良”的超出數倍。干部的培養使用也存在著一個“關鍵期”,即干部的最佳使用期,所謂最佳使用期,是指干部的年齡、身體、素質等狀況處于最佳狀態的時期。能夠盡量在干部的最佳使用期內使用干部,可以使干部在其精力充沛,才華橫溢時,賢者得其位,能者任其職,激勵干部最大限度地為國家為人民多做貢獻,充分發揮良好的用人效益。在這個時期給予其應有的激勵、鼓舞、支持、培養往往可以造就一個人才;反之,亦可以壓抑、打擊、埋沒一個人才。
一、“關鍵期”對于人才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關鍵期”的良好引導,可以產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進取心。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往往離不開引導。良好的引導是一個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因素。對于干部的成長,在關鍵期的良好引導和使用,可以使干部產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進取心,向著一個目標去奮斗,于社會來說多做了貢獻,對于個人來說,亦能夠體現自身的價值。
(二)“關鍵期”的激勵、鼓舞,往往能激發人的內在潛力。現代心理學家研究結果表明,人的最高層次的滿足是受到社會的認同和尊重。干部在成長的關鍵期得到激勵、使用,人的潛在的受到認同的愿望得到滿足,往往能夠激發出最大的潛能,有的甚至可能超水平的發揮。
(三)在“關鍵期”對干部的使用,是關心、愛護干部的具體體現?!笆陿淠荆倌陿淙恕背浞终f明了人才的培養、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過程十分漫長,尤其是當今世界國防的競爭、經濟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的才能的發揮,是在發現和培養的基礎上得到恰當的使用,使其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才能。在人才培養的“關鍵期”內使用干部,應該說是對人才最大的關心和愛護,也是對人才工作的最大貢獻。
二、干部培養錯過“關鍵期”的幾種類型。
(一)“拔苗助長”型。在領導班子的配備中,干部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學歷結構往往是重要指標,這會造成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干部的年輕化或為了配班子而使用干部,把條件尚未成熟的部分同志推到了領導崗位,其能力與所在的職位不相稱,造成了工作的被動,個人也覺得苦惱,這樣的干部雖然提拔使用的時間較早,但易形成“早紅的果子熟不了”的現象。如真正從關心干部的角度,在其成長過程中采用多壓擔子,多崗鍛煉等方式逐步鍛煉,在其最佳使用期對其進行任用,即可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
(二)“錯過花季”型。如果把干部培養的“關鍵期”比喻為“花季”,這類型就屬于“花落空折枝”的一種,這類干部受到認同使用時往往錯過了年富力強、精力充沛、創造力和主動性最強的時期,對于遲來的提拔使用往往有一種“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的心理,認為一切都理所應當,工作中缺乏一種強烈的動力和昂揚的熱情,形成了本是很優秀的人才,但是錯過了使用的最佳時期,以致于其發揮的才能、所作的貢獻與其真實的本領不相符。
(三)“懷才不遇”型。中國有句俗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而這一類型的人才,雖是千里馬卻既無伯樂也無相應的長效選拔機制導致其連“遛遛”的機會都沒有,空有一腔熱血,令人扼腕嘆息。對社會來說,錯失一個人才;對于個人來說,一生中總是與“機遇”擦肩而過,形成一種悲觀的處世哲學和憤世嫉俗的人生態度,造成“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劇。
三、避免干部在“關鍵期”被埋沒的幾點思考。
(一)建立完備合理的后備干部人才庫,提高流動頻率。
一要按照各級組織人事的部署建立一個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完備的后備干部人才庫。并有一定數量的企業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形成合理的專業和知識結構。二要改進后備干部推薦、管理、培養、使用方式,堅持動態管理,備用結合,建立后備干部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學化。三要在后備干部隊伍中,對條件比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人選,儲備量達同級后備干部總數的三分之一,重點做好條件比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后備干部的培養工作,使后備干部人才庫真正發揮其儲備人才的作用,提高流動頻率,變“死庫”、“冷凍庫”為“活庫”。
(二)暢通干部出口,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機制。
暢通干部出口,要著力解決干部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等問題。對于不稱職不勝任現職的領導干部,根據我省《調整不稱職、不勝任現職黨政領導干部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德才素質和現實表現與履行崗位職責不相適應的領導干部,或者因客觀原因難以勝任現職崗位要求的領導干部,經組織部門考察、考核認定后,堅決進行組織調整。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讓”的干部使用格局,不因為年齡、資歷的原因讓更多的后來者喪失展示才能的機會。暢通干部出口,形成一種干部的良性流動,對于建設一支朝氣蓬勃、銳意進取的干部隊伍至關重要。
(三)創新干部選拔培養工作機制。一是可以學習借鑒其它地區的成功經驗,通過掛職鍛煉培養年輕干部,進一步抓好選調優秀大學生到基層鍛煉服務工作以利于多崗鍛煉,早壓擔子早成長;二是多渠道、全方面識別和選拔人才,盡量避免在少數人身邊提拔干部,提拔少數人身邊的干部,而使廣大優秀、不事張揚、苦干實事的干部受到不公的對待;三是全面實行任用干部票決制和積極推進機關中層干部競爭上崗,適時進行干部輪崗交流,變“相馬”為“賽馬”;四是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干部的成長,不求全責備,盡量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各盡所能。
(四)組織部門必須有強烈的人才意識和緊迫感。在“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觀念還沒有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的現實下,許多人才仍然被捆綁著手腳,這就要求組織人事部門必須有強烈的人才意識和緊迫感,把人員培養成人才,把人才使用得更好。一要充分認識做好選人識人工作的重大意義,努力探索新的識人用人機制,創新評價和使用機制,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二要牢固樹立人才的浪費是最大浪費,牢固樹立“用錯干部是錯,耽誤干部同樣是錯”的思想意識。三要加強對干部的使用、監督、教育、管理,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以擴大民主、加強監督為重點,不斷提高黨政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認真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結合中央最近頒發的人事制度的五個法規性文件精神,加大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的力度,用識才的慧眼、愛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和用才的氣魄,為更多的人才提供展現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