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工作作風 推進農村經濟發展
時間:2022-02-22 08:22:00
導語:改進工作作風 推進農村經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關于“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新發展,是同志高瞻遠矚,在正確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根據我們黨存在的嚴重問題和肩負的歷史任務而提出的黨建新理論和新要求。作為一名鄉鎮黨委書記,在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只有不斷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展農村生產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廣大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實現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今年以來,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努力實踐“三個代表”,認真貫徹十五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我鎮農村黨組織建設的重點,以發展農村生產力、調整經濟結構為重心,以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為切入點,切實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地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認真學習,深入調研,繪制宏偉藍圖
撤并鄉鎮后,我作為新的蒲州鎮黨委書記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感到壓力很大但責任更大。當時全市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三個代表”學教活動,我以此為契機,一方面自己認真學習江總書記關于“三個代表”的重要論述,仔細研讀《毛選》和《鄧選》的重要篇章,深刻認識到“三個代表”是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時期建黨和黨建的綱要。學然后知不足,對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我感到自己的思想認識、工作態度和作風遠遠達不到黨和人民的要求,不能更好地開展新的蒲州鎮的各項工作,必須努力加強學習改造,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另一方面我積極組織全鎮的“學教”活動,和全體干部一起進行“三下”活動,下農村登門入戶,了解農民的生產生活情況;下廠礦,深入車間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下學校和師生座談,了解全鎮的教學情況。實地調查使我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使我對新蒲州鎮各項工作的進展慢慢有了頭緒。
通過一個月的認真學習和深入調查,我先后多次召開班子會議和各村主干會議,和同志們一起研究新的蒲州鎮應該怎樣定位,各項工作應該怎樣開展,經過征求多方意見和反復研討,我和同志們一致認為新蒲州鎮的建鎮目標是山西南端的文化名鎮、旅游大鎮、產業重鎮、經濟強鎮。因為古蒲州曾是唐中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游景點遍布全鎮,現有蘋果、蘆筍、淡水養魚、畜禽養殖四大支柱產業,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
二、加強教育,建章立制,強化基層組織建設
在“學教”活動中,通過逐村調查,我認為農村經濟要快速發展,黨支部的作用至關重要,所以必須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對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我發現當前農村黨組織存在著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一是思想渙散,理想信念不堅定,對國內外形勢認識不清,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理解不深,貫徹不力,思想沒動力,奮斗沒目標,理論武裝頭腦的問題亟待解決;二是作風飄浮,不干實事,群眾路線的思想觀念淡漠了,缺乏從實際出發,實實在在的工作作風,缺乏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的思想感情,在具體工作中拈輕怕重、避實就虛;三是素質和能力不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不能而且不會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搏擊風浪,帶領大家共同致富,因而缺乏凝聚力;四是個別干部以權謀私,公事不公,在群眾中形象不佳,口碑不好,嚴重影響基層黨組織的形象。
針對這些問題的癥結,我認真思考“良藥妙方”,分別和班子成員交流意風。在“學教”活動中,我組織機關干部在全鎮農村黨組織中深入開展了一次以學習教育為主,以轉變觀念為主,以明確思路為主的“三為主”活動,使廣大基層干部受到了深刻教育,煥發了活力,樹立了光榮感、責任感和自信心,樹立了帶領群眾致富,改變農村面貌的遠大理想,樹立了全力以赴把結構調整過來,把經濟搞上來的發展意識,各村支部都根據本村實際制定了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規劃,涌現出一批出色的基層黨組織。
今年夏征結束后,為了解決撤并鄉鎮積累的大量矛盾,我鎮成立了一個矛盾排查組,集中解決農村中比較尖銳的矛盾糾紛,收到了明顯的成效。但在總結這一方面工作時,我深深感到目前農村常規管理水平太低,不該出的問題出啦,不該激化的矛盾激化啦,不該出現的不穩定因素出現啦,主要原因是沒人管事和管理混亂,缺乏規范化的管理辦法。針對這些情況,我認為在抓基層組織建設中,除了抓好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制度建設也應常抓不懈,結合我鎮實際,我責成一名副書記帶領組織、農經、土地、計生、城建部門負責人研究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先后出臺了《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實施意見》、《農村干部政績工資考核辦法》、《農用水井統管統修實施方案》、《農村土地規范化管理辦法》。辦法出臺后,黨委召開大型會議召開培訓,然后要求各村自查自糾,規范入軌,經過一段時間,我對全鎮32個村逐個進行了調查,發現各村常規管理井然有序,有章可循,事有人管,矛盾糾紛少啦,干群關系好啦,各項工作順啦,基層組織強啦。
三、改進作風,扎實工作,狠抓經濟建設
新的蒲州鎮成立后,攤子大任務重,尤其是小城鎮建設嚴重滯后,大大制約了旅游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經濟結構亟待優化,蘆筍產業面臨著危機,這兩大關乎全鎮經濟發展命脈的難題無時不在我頭腦中縈繞,使我時刻不能有任何松懈,必須拋棄思想中的一切惰性,加快步驟,拼命工作,才能使我鎮在今后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我鎮是一個歷史悠久、名勝遍布、旅游景點密集的小城鎮,但多年以來,小城鎮建設嚴重滯后,使得旅游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束手縮腳,影響著農民增收和全鎮經濟的發展,面對這一現狀,我鼓足干勁,把小城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經常和班子成員研究策略、商討方案,提出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建設全省一流小城鎮的指導思想。要干好一項工作,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有不畏艱難、奮力拼搏、克己奉公、甘于奉獻的革命精神,必須有認認真真、扎扎實實的工作作風。
拆遷工作是小城鎮建設的起步,我鎮的小城鎮建設主要是改造老城,拆遷戶之多、情況之復雜、難度之大前所未有,尤其是蒲州村拆遷戶多達214家,面對這一現狀,我多次深入拆遷戶摸底,和蒲州村干部交流意見,與鎮直各單位協調關系,要求機關干部包到組,村組干部包到戶,黨員干部起表率,人人有責任,天天有任務。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沒有一分錢補償的情況下,三個月時間,蒲州村完成了二百余戶的拆遷任務,掀開了永濟市小城鎮建設前所未有的一頁。
搞好小城鎮建設光靠自身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制定優惠政策,進行招商引資。規劃鎮區內的西廂村地處旅游景區,建設檔次和品位對蒲州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為了搞好西廂村的建設,我帶領黨委一班人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大膽決策,高起點規劃,決定把普救寺前西廂大街兩側全部拆遷,由開發商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建成全省一流的高標準仿唐街,提升西廂大街的檔次和品位。為了尋找一個合適的開發商,我托關系找朋友多處聯系,目前已和江蘇省海門市友愛房地產開發商達成協議,一期工程投資一千萬元,建設面積一萬五千平米,此項目規劃已全部到位,資金正陸續到位,工程即將全面啟動,到明年8月底一期工程全面完工。
我鎮是一個蘆筍大鎮,現有蘆筍面積5.5萬畝,這一支柱產業的興衰,事關全鎮經濟能否健康發展。今年新的黨委政府一組建,我和大家一個共同目標就是建設全國蘆筍第一鎮,我認為抓蘆筍產業面臨著危機,一部分品種老化急需更新,一部分生蟲染病需要防治,總體來說是規模大效益低,重要原因是群眾不明前景,不懂技術,投資管理不科學。針對這一實際,我及時責成農科站負責人和市蘆筍辦聯系,邀請他們到各村進行宣講,增強群眾信心,提高群眾管理技術。在推廣新技術的過程中,我提出要象當年推廣棉花地膜覆蓋一樣,送貨上門,送技術到家,要求全體機關干部和村組干部挨家挨戶的跑,一次不行跑兩次,直到完成使命,真正使群眾感到黨和政府真心真意為他們服務,切實代表他們的根本利益,進一步改進廣大干部的工作作風,讓黨員干部身體力行地實踐“三個代表”。
總之,在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過程中,我帶領黨委政府一班人,以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為龍頭,以實現跨越式發展為目標,抓理論武裝,抓班子建設,抓規劃制度,抓措施落實,抓規范化管理,取得了小城鎮建設突飛猛進,農業產業不斷壯大,農民增收后勁增強,全鎮農村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我堅信在運城和永濟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一定以貫徹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契機,解放思想,銳意改革,開拓進取,艱苦創業,帶領黨委政府一班人,建成全省一流的小城鎮,建成全國蘆筍第一強鎮,為把蒲州建成山西南端的文化名鎮、旅游大鎮、產業重鎮、經濟強鎮,做出我們的歷史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