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者道德品質對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作用

時間:2022-04-21 04:36:00

導語:執政者道德品質對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重視黨政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修養,提升執政者道德品質,是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密切相關的一個重要課題。《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要求,“加強思想道德和紀律教育,表彰勤政廉政典型,督促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自覺經受住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長期執政的考驗?!眻陶叩牡赖缕焚|和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執政者的道德品質,對保證執政黨所倡導的執政理念和執政制度的貫徹落實、保證黨的領導與執政效果和形成社會良好的道德心理結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執政者的道德品質的內涵

自古以來,無論中國還是西方,都非常重視政府官員的政治道德建設。在古代,所謂道德,籠統的意義就是治國之道,做人之道,為官之道。如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我國孔子的《論語》等,講的既是道德,也是政治;既是治國之道,也是做人之道,為官之道。在現代西方,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政治道德更是受到高度的重視。以1972年美國“水門事件”的曝光,以及西方國家現實政治中的諸多道德問題,如瀆職、受賄及變相受賄、以權謀私、違法亂紀等,喚起人們對政治道德的高度關注,引發了人們對政治道德的深刻反思,直接推進了政治道德的發展。中國歷來就有重視官吏道德修養的傳統,把包括君主帝王在內的統治者的道德修養放到極其重要的位置。誠然,我國古代統治階級的道德品質,是指忠孝節義等價值觀念和三綱五常的禮儀制度,和封建專制主義思想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與今天我們所倡導的執政者應具有的道德品質不能相提并論。但是,我國古代重視官吏道德品質修養的傳統,仍是值得借鑒的。

所謂執政者的道德品質,是指執政黨代表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在執政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穩定的道德品質特征和傾向。它是在一定的社會生活中,在風俗習慣、社會輿論、政治制度、公共教育等因素的影響下,經過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的相互作用,使執政道德逐漸內化于執政者自身的結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者的道德品質,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品質、思想品質和道德品質的有機統一。

從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地位出發,執政者的道德品質主要包括如下基本要求。

1.忠誠。就是要求執政者忠于人民、忠于國家、忠于黨的事業,為謀求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盡心竭力。忠于憲法,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活動范圍內活動,忠于黨章。

2.堅定。就是要求執政者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品德,具有清醒的政治意識,具有頑強的拒腐防變能力。在追求的理想目標上始終不渝,在堅持的政治立場上旗幟鮮明,在遵守的政治原則上寸步不讓,堅定不移地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3.公正。在不同的領域中,公正有著不同的含義和內容。在政治領域,公正就是要求執政者堅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特權,不搞專制;在人才任用上任人惟賢,不任人惟親;在政治權力的運用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

4.民主。民主既是一種制度,一種體制,也是一種政治思維方式,一種政治作風,一種道德品質。它要求執政者在執政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尊重和服從人民的意志,把人民當家作主作為執政必須遵循的政治原則。

5.節制。節制意味著廉潔、克制,意味著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在執政過程中,堅持權為民所用,不貪污、不腐敗,減輕民眾負擔,保持政治清白,自覺接受監督,塑造廉潔政府。

6.誠信。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堅持摸實情、說實話、出實招、辦實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實事求是,堅持真理,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7.務實。務實就是注重實際,崇尚實踐,追求真理,勤勞勇敢,開拓創新。務實必求真,只有求真,才能做到務實;務實必創新,只有創新,才是真正的務實。務實彰顯著執政者恪盡職守,兢兢業業的執政態度和執政作風。

8.寬厚。寬厚就是襟懷坦蕩,寬仁厚道,責己寬人,海納百川,兼容并蓄。能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同志;關心群眾疾苦,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執政者所應當具備的這些道德品質,其實質就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基礎,對規范執政者的執政行為,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執政者的道德品質在執政能力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所謂黨的執政能力,“就是黨提出和運用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策略,領導制定和實施憲法和法律,采取科學的領導制度和領導方式,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有效治黨治國治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本領?!边@里所講的黨的執政能力,是從黨的整體綜合能力而言的,而執政黨的整體綜合能力又是和執政者的個人能力分不開的。顯然,執政黨的執政能力不是執政者個人能力的簡單相加,而是執政者個人能力的有機統一。

執政者的道德品質和執政能力,都屬于執政者自身擁有的東西。但它們都不是執政者天生就有的,都是執政者經過后天的學習和實踐形成的。執政者的道德品質,屬于個人擁有的道德意識結構,雖然具有穩定性的特征,但也會受到社會輿論、風俗習慣、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響;執政能力則屬于執政者的能力結構,不會隨著外在因素的影響而改變。執政者的道德品質對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影響執政理念和執政制度的貫徹實施。執政黨的執政理念是否正確,執政體制是否科學,執政方式是否完善,執政績效是否明顯,是評價執政黨執政能力大小的重要標志。執政理念是對執政者的執政行為進行思想引導的價值理念,是執政者在執政過程中所要遵求的價值取向。而執政制度的設計,是人們為規范執政行為而采取的具體措施。這些制度在規范權力運行、維護民眾權益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執政制度的設計無論多么嚴密,也不可能窮盡所有的領域,總會給善于投機取巧的人留下空擋。在這種情況下,把加強制度建設和增強執政者的道德品質有機地結合起來,無疑是達到規范執政行為最為有效的措施。

執政理念和執政制度的確立與實踐,是不會“自動”實現的,而是要由執政者來完成的。它在客觀上要求執政者在執政過程中,做到公正無私,避免徇私枉法。一般地說,執政者的道德修養狀況,決定著執政理念、執政制度在現實政治實踐中貫徹實施的深度和水平。如果執政者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那么,他就會把實踐執政理念和執政制度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相反,如果執政者缺乏責任感和廉潔奉公的精神,甚至充滿利己之心,那么就會導致執政行為的變異。道德品質低下的執政者,不僅不會去實踐黨的執政理念,而且還會在相當程度上戕害制度的權威和公信力。因此,在運用制度規范執政行為的同時,還要通過增強執政者的道德品質,使執政者在心底筑牢拒腐防變的道德防線,從而保證執政理念和執政制度的順利實施。

第二,影響黨的正確領導。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黨的領導能力主要是在實施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中實現的。事實上,執政者就是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干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來對國家和社會實施領導的。如果執政者缺乏高尚的道德品質,他就有可能會按照他所持的個人價值觀,錯誤地理解黨的正確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策略,不會采取科學的制度和方法,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有效治黨治國治軍,帶領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選人用人上,就會任人唯親,而不是任人惟賢,不是把那些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能力素質、身體素質高的年輕人選進黨和國家的領導隊伍中來,從而給黨和國家造成損害;在黨的思想領導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我們黨正是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來凝聚黨心民心的,如果執政者沒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就不可能勝任黨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影響黨的正確執政。執政是政黨進入國家權力系統、執掌國家權力的行為。對國家權力的掌握和運用,是執政者管理國家事務的前提。對于執政者來說,權力只是他們用來為人民服務的工具。通過對權力的行使,體現執政黨為公、為民的價值。如果執政者不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那么,他就不會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就不會牢記“兩個務必”方針,堅決懲治腐敗,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就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對待同志,把權力僅僅當成滿足個人私欲的工具。在現實政治生活中,一些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思想理論水平不高、依法執政能力不強、解決復雜矛盾本領不大,素質和能力同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還不適應;一些黨員干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思想作風不端正、工作作風不扎實、脫離群眾等問題比較突出。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意義上說,不是執政者缺乏領導、執政和管理能力的結果,而是由于他們道德品質的缺乏而導致的不能正確對待權力的結果。

第四,影響其他執政者和社會的道德心理結構。執政者身居要職,往往為社會公眾所關注。由于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已經超出了其個人的范圍,在社會中發揮著示范和導向作用,所以,執政者道德品質的高低,就直接關系到社會風氣的好壞。古人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同志曾指出,只要我們黨的作風正派了,全國人民就會跟著我們學。黨外有這種不良風氣的人,只要他們是善良的,就會跟我們學,改正他們的錯誤,這樣就會影響全民族。鄧小平曾說:“只要有一個好的政治局,特別是有一個好的常委會,只要它是團結的努力工作的,能夠成為榜樣的,就是在艱苦創業反對腐敗方面成為榜樣的,什么亂子出來都擋得住?!蓖瑫r,執政者的道德品質還可以在執政者之間相互影響。如果一個執政者道德品質低下,經常鉆制度的空擋,貪污腐敗,徇私枉法,在沒有有效的制度進行監督和制約的情況下,其他的執政者也會效仿。長此以往,就會對執政作風帶來惡劣的影響。

執政者的道德品質和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如果執政者的道德品質高尚,就能為他充分發揮執政能力,增強自覺依法執政意識,把握執政規律,鞏固執政地位,更好地領導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主觀意義上的便利條件。相反,如果執政者缺乏相應的道德品質修養,這不僅會影響他的執政能力,嚴重的還會貽誤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進程。如果政府官員不受政治道德的約束,完全喪失對政治道德價值的追求,貪婪地追求利欲、權欲的滿足,那么,執政必然面臨嚴重問題。在現實政治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少數缺乏健全政治道德人格的“雙重人”,比如一些人對黨的宗旨、領導干部應當遵循的道德準則非常清楚,但是在實際上卻對人民的利益、幸福非常麻木和冷漠;有的官員在作報告時,大張旗鼓、義正嚴詞,暗地里卻索賄、受賄,干盡損害人民利益的事情。政治道德人格的扭曲,會使任何嚴刑厲法都無濟于事,會置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于不顧。這些情況要求我們,必須把政治道德人格的塑造,作為當代中國政治建設的重要目標。

三、提升執政者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

執政者的道德品質在執政能力的建設與實踐中,能夠發揮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但是,執政者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和提升,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和執政者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為習慣的相互作用。具體來說,執政者道德品質的形成和提升,有賴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通過執政道德的制度化形成和提升執政者的道德品質。正是因為看到了道德修養在治國安邦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中國共產黨歷來都非常重視黨員領導干部的個人道德修養,從而在為民公仆、聯系群眾,公正無私、堅持原則,清正廉潔、艱苦奮斗,勤政敬業、勵精圖治等方面,提出了嚴格要求。然而,執政者高尚的道德品質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的形成要靠理想、靠個人的努力,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更要靠政治道德的制度化,依賴于“由社會經濟關系決定的制度規則”。政治制度不僅是限制政治權力行使的手段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聯系模式,而且還創造了人民特有的組織、思想習慣和風俗,塑造公民的性格和社會風貌,對執政者的道德品質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具有“形塑”功能。首先,執政理念的存在,并不能導致執政者道德修養的直接提升,而高尚的道德品質也只能為執政者實踐執政理念提供主觀意義的主體條件。在現實的政治生活中,執政理念與執政者的道德品質的協調互動,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這個條件便是執政道德的制度化。其次,由于執政者執政要以對國家權力的運用為前提,而權力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又能為執政者在政治上“尋租”提供便利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從維護公民的權利角度上講,制度的規范約束就成了客觀的現實需要。因此,制度的實踐,不僅具有規范和約束執政者的執政行為、維護公民權利的價值意義,而且在一定意義上還造就了執政者良好的道德品質。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制度作為中間環節,保證了執政理念與執政者的道德品質二者之間的協調互動,使執政道德構成一個相互統一、共同發展的完整體系。執政者的道德品質則正是執政者在長期的政治生活實踐中,在環境、制度、民族習慣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道德心理結構。

第二,加強社會調控機制建設。社會調控是指一定社會、階級或群體,通過各種社會力量,對偏離甚至違背社會規范和行為模式的越軌行為的限制,使人們遵從社會規范和行為模式,以建立和維護社會秩序,促進整個社會協調發展的活動和過程。具體包括強制力較弱的道德調控機制和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的制度調控機制兩個方面。道德調控機制主要有風俗習慣、社會輿論、權威榜樣三個方面,制度調控則以法律調控為核心。社會調控機制在提升執政者的道德品質上能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不僅是因為社會調控機制是對違反執政道德規范的執政行為進行譴責或制裁的重要手段,而且因為通過社會調控機制的限制、約束或制裁作用,具有教化和引導功能。社會調控機制通過對執政者違反執政道德規范的執政行為的譴責或制裁,使執政者真正認識到,無論是遵循執政道德規范的外在責任要求,還是其“良心”的反省自察,都要求自己必須在心底筑牢按照執政道德規范進行執政的道德防線,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久而久之,使其養成良好的執政道德習慣。

第三,加強學習和思考。在沒有成為執政者之前,執政者對作為人之為人所必須遵循的社會道德規范、政治道德規范,雖然可能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但是,這種認識在沒有執政實踐之前,還是初步的、沒有系統化的認識,即還沒有與執政實踐相結合,還沒有達到對執政道德規范的理性認識階段。鑒于此,結合自身的道德經驗,加強執政所必備的道德知識、道德規范的學習,并在執政實踐中反復地進行理性思考,是執政者實現從對道德規范的理解和把握,到創造性的主體轉化和升華的必要途徑。事實證明,執政者所具備的道德品質,是和他不斷加強學習和思考分不開的。在執政實踐中得來的道德之知,不僅是執政道德行為的實踐基礎,而且還會對整個執政行為起著指導作用。執政者在執政過程中,能夠以理制欲,政治堅定,公正廉潔,離開道德認識和道德理智是不可思議的。人非生而知之者,從書本中學習,向他人學習,在實踐中學習,是道德品質能夠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第四,慎獨與內省。慎獨與內省,作為提升執政者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就是要求執政者在運用國家權力管理國家事務過程中,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日三省吾身,防微杜漸,用一個執政者應當具備的道德品質規范自己的執政行為,并通過內省使自己的道德品質得到升華。把慎獨和內省作為提升執政者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是從現實的政治生活中得出的結論。我們知道,執政以掌控國家權力為前提的,而權力具有易擴張性、腐蝕性、誘惑性等特征。權力的這些特征,突出了慎獨和內省在執政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安灰蛏菩《粸?,不因惡小而為之”,加強思考和反省,自覺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