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執政能力建設開展干部培訓

時間:2022-04-21 04:50:00

導語:圍繞執政能力建設開展干部培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圍繞執政能力建設開展干部培訓

干部培訓是提高干部隊伍素質的基本手段,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提高執政能力這條主線,堅持全方位、大規模、高質量地開展干部教育培訓,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圍繞執政能力建設確定培訓內容

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強化執政能力建設為核心,以確保勝任本職工作為目標,依據干部能力狀況調查結果,探索出了3+X的培訓模式。3+X模式中的“3”為必修內容,即:對所有干部普遍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3大塊內容的培訓;“X”為選修內容,即按照“干什么學什么”、“需什么教什么”和“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為不同職位的干部量身定做,設計不同層次的培訓內容。在選修內容設計上重點突出了三個方面:準確把握市情、縣情、鄉情、村情,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教育;市場經濟、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現代科技、金融財稅、WTO知識、行政管理、信息網絡等知識技能的培訓;組織對重大理論問題和中央出臺的重大方針政策以及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討交流。

二、圍繞執政能力建設設置培訓形式

在干部培訓工作中,我們把提高各級干部學習、實踐、創新能力放在第一位,以此合理確定培訓形式。

著眼于提高干部的理論思維能力,依托“三位一體”格局,強化理論培訓。市委把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和推動工作,作為培訓的首要政治任務,構筑了黨校學習、中心組學習和干部自學“三位一體”的理論學習格局。一是辦好黨校主體班次,使黨校真正成為黨政領導干部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陣地。近年來,我們狠抓黨校生源的規劃和組織工作,努力提高黨校的辦學水平。*001年以來,全市各級黨校共舉辦各類主體班次*81期,培訓各級干部16853人次。二是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深入開展建設學習型機關活動。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圍繞本地本單位思想工作實際,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領導干部開展理論學習。同時充分發揮理論學習中心組的示范作用,在全市、縣直機關深入開展建設學習型機關活動。三是與干部個人自學相結合,拓展學習時空。市委制定了各級各類干部的在職自學計劃,規定了必讀書目。各級黨組織根據每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和干部在職自學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舉辦講座和推薦輔導材料,通過以記(筆記)促學,以考(考試考核)促學,以評(學習型機關)促學,強化督促檢查,把在職自學落到實處。

著眼于提高干部破解工作難題的能力,依托專題培訓班,開展專項培訓。一方面在專題選擇上求“新”。近年來,共舉辦了農業結構調整與發展現代農業、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與發展民營經濟、WTO規則與發展外向型經濟、以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等16個專題班,及時幫助培訓對象解疑釋惑,開闊思路,有效地推動了相關工作的深入開展。另一方面在培訓手段上求“活”。堅持了“四個結合”:充分調動師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開展互動式教學,把理論灌輸與解疑釋惑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類培訓渠道的特點和優勢,根據培訓內容精心選擇參觀考察地點,把課堂教學與外出參觀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借助多媒體和遠程教育網絡,把常規課堂教學與電化教育結合起來;把黨校培訓與聘請高層次的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結合起來。*001年以來,共舉辦專題培訓班59期,培訓干部61*0人次。

著眼于促進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依托市外培訓基地,實施市外培訓。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開辟了三種類型的干部外培基地:一是與無錫、蘇州等地的干部培訓基地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每年分批組織學員到外培基地進行集課堂教學、實地考察、研討交流于一體的市外培訓。二是依托山東壽光、河南新鄉等地的實用技術培訓基地,以鄉鎮和農村干部為主體,重點培養了一大批農村種、養、加技術能手。三是組織大批干部到浙江溫州、廣東中山等地參觀考察,學習發展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的經驗。

著眼于提高干部的知識層次和專業水平,依托國內高等院校,舉辦專業研修班。近年來,為培養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我們選擇了清華大學等作為定點培訓院校,舉辦黨政干部、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研修班18期,共培訓各類人才8*6名。*00*年又與天津大學聯合舉辦了公共管理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組織3*名35歲以下、具有學士學位的優秀年輕干部參加學習,其中*5名學員通過全國MPA聯考,成為我市自主培養的首批具有碩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與此同時,積極探索境外培訓的新路子,先后向國外派遣了*6名黨政干部和經營人才,進行城市規劃和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培訓。

三、圍繞執政能力建設提高培訓質量

我們始終把提高培訓質量作為干部培訓工作的生命線,積極探索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建立健全了四項制度。

撰寫調研報告制度。參加培訓的所有學員,在培訓結束時,要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結合崗位工作實際,撰寫一篇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組織授課教師、專家教授和領導干部對調研報告進行評比打分,成績記入學習檔案,作為評定學習優劣的重要依據。評選出的優秀調研文章輯印成冊,提交市縣兩級黨委、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作為決策參考。

跟蹤問效制度。一方面定期與受訓干部所在單位聯系溝通,了解其思想觀念、精神狀態以及收獲情況;另一方面,采取向學員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進行回訪,征求他們對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時間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及時進行調整、改進和提高。

領導干部論壇制度。我們在市、縣、鄉三級領導干部中舉辦“領導干部論壇”活動,集中組織各級黨委(黨組)書記和其他黨政領導干部,圍繞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本地干部群眾熱切關注的問題,進行學習交流,深入討論,實現問題同解、經驗共享。目前,市級論壇圍繞推進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農村黨建“三級聯創”等問題已舉辦了5期,11名縣市區委書記和*6名黨政副職在論壇上作了報告。

培訓考核制度。市、縣兩級組織部門分別建立了干部學習和培訓檔案,初步建立了“個人述學、群眾評學、專家審學、組織考學”和考核結果綜合運用為一體的培訓機制,并把考核結果作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