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組織工作的思考

時間:2022-07-10 03:35:00

導語:加強組織工作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組織工作的思考

建沒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當前,組織工作為大局服務,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緊密結合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大背景著眼,解放思想,找準定位,深化思路,強化服務,努力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大力增強農村基層組織活力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生產要素優化、基礎設施完善、管理水平提高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系統工程。與之相對照,一些農村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思想觀念、能力水平、工作作風以及組織設置、活動方式、黨員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結合哈爾濱市在農村開展“一創三當”活動(創建創業型領導班子、當奔小康帶頭人、當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傳播人、當群眾貼心人)的實踐,我們感到,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必須進一步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改革創新。一是推進組織設置模式的創新。要適應新農村建設中產業結構調整、專業化集約化經營的需要,按照有利于促進生產發展、事業進步,有利于發揮黨組織作用、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深化黨的工作內涵、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的原則,積極探索在行業協會、農民股份公司等新型組織中設置黨支部和黨小組,大力推廣“支部+協會”、“一支部+合作社”、“支部+聯合體”、“支部+產業”等新模式,建立和形成“村黨總支(支部)一行業協會支部一黨小組”的農村基層組織垂直網絡。二是推進工作內容的創新。把民主政治、共同致富、精神文明和依法管理統一起來,“四位一體”,整體推進。要引導農村基層黨組織擯棄“單打一”的發展理念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觀念,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目標。要大力宣傳中央一關于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充分調動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農村基層干部提高認識、理清思路,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三是推進工作方式的創新。要引導農村基層組織改變以往上行下效、行政命令、簡單粗暴等帶有明顯計劃經濟色彩的工作方式和思維定勢,善于運用啟發教育、民主協商、示范引導等方法推動工作開展。要強化服務意識,自覺運用法律手段、經濟手段、政策手段解決農村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四是推進黨員管理的創新。針對新農村建設中黨員群眾分散經營和專業化經營,流動性越來越大的實際,堅持以人為本,尊重黨員的民主權利,堅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在服務中加強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強化對農村黨員的管理教育。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研究制定以流入地黨組織管理為主,流出地黨組織管理為輔,“密切配合、有機銜接、雙向互動、共同負責”的流動黨員管理長效機制。創新黨員發揮作用途徑。通過實行村民評議黨員、創先爭優等活動,建立起黨員的考評激勵機制,引導廣大黨員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五是推進活動方式的創新。在堅持和完善“”等黨內生活制度基礎上,圍繞新農村建設,探索更為靈活、更為務實、更為有效的活動方式。深入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戶”、“黨員承諾制”等活動,使黨內活動能夠緊緊圍繞中心、生動活潑、富有成效。要抓住中央拿出大額專項資金解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的有利契機,著力解決好農村基層組織無活動場所和活動場所建設薄弱等問題,加大政策傾斜、財力投入和工作指導,切實發揮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教育黨員、凝聚群眾、傳播文化的陣地作用。

全面提升農村基層干部素質

一要完善政績考核體系,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立足于從根本上解決干部出數字、數字出干部的問題,探索建立用和諧農村、可持續發展等重要指標來衡量干部政績的科學考評機制,形成能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和新農村建設需要的干部評價標準,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不斷改革和創新農村干部的選拔任用制度,注重從農村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回鄉青年、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選拔村干部。繼續做好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農村基層就業工作。對于村里一時沒有合適人選的,可以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或選派機關干部到村任職。抓住鄉鎮和村黨支部換屆契機,堅持高標準,把能夠擔當新農村建設重任的黨員干部選拔進來,積極推行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和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從整體上增強班子功能。二是突出能力建設,加強教育培訓。探索與大專院校聯合,選送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年輕干部進行學歷教育,對缺乏致富本領的干部,重點開展農村實用知識和技術的培訓,通過有針對性地教育培訓,著力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執行政策的能力、領導發展的能力、服務群眾的能力、依法辦事的能力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著眼于提高村支部書記“雙帶”能力,認真組織實施好致富“領頭雁工程”、“四培養”工程,形成一大批農村致富帶頭人群體。三是強化監督管理,保證干部健康成長。隨著中央對農村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大量的財力物力將會投向農村,這對農村基層組織黨風廉政建設和基層干部的廉潔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健全和完善目標責任、年終考評、離任審計、群眾監督和村財鎮管等制度,杜絕少數農村基層干部貪占截留、公款私用、索拿卡要、弄虛作假,特別是非法占有集體資產等問題,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四是建立激勵機制,關心愛護干部。按照中央反復強調對農村基層干部要“多肯定、多鼓勵、多體諒、多支持”,“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的要求,建立健全農村基層干部激勵保障機制,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建立和完善適當補貼基層干部制度,研究解決選拔優秀村干部進入鄉鎮公務員隊伍和擔任鄉鎮領導、優秀村干部轉為合同制公務員及社會保障等問題。

積極培育農村實用技術人才

一是統籌城鄉人才,促進人才向農村流動。制定和出臺吸引人才的各種優惠政策,加強與農業科研、技術咨詢和推廣部門的溝通聯系,引進本地區發展急需的各類實用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要打破區域、單位的人才壁壘,大力推進科技、經營、管理人才走向農村,在廣闊天地展示才干、體現價值、發揮作用。開展送醫療、文化、法律、技術下鄉和志愿者活動,扎實深入地落實好“村村大學生”計劃,從生活、待遇、管理和服務等方面,切實解決大學生的后顧之憂,吸弓l和留住那些熱心基層、熱心農村、干事創業的優秀人才。二是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按照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要求,積極協調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強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通過舉辦新型農業科技培訓班、科技示范戶培訓班,突出抓好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的培訓,進一步提高文化素質和致富能力。注意培育鄉土人才,采取與農業院校聯合辦學、定向培訓的方式,選拔農村相對素質較高的初、高中畢業生實施學歷提高培訓,重點學習農村先進實用技術,為家鄉建設作貢獻。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信息量大、覆蓋面廣、方便快捷、形象直觀的優勢,加大對鄉鎮、村站點管理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實際操作技能。三是搭建平臺,充分發揮農村人才作用。借助信息網絡等現代媒體,積極搭建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創業平臺,及時公布實用技術、合作項目等雙向需求信息,促進人才、技術、項目的雙向交流和資源共享,形成科技興農的濃厚氛圍。

切實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

一是加強民主決策。新農村建設涉及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需要民主決策的事情越來越多。要教育和引導基層干部增強決策的科學意識、民主意識,變簡單隨意議事為依法辦事,變個人說了算為民主決策,變暗箱操作為公開辦事。通過實行充分的民主議事和集體討論,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集體研究形成決策意見,保證決策更加具有廣泛性、群眾性和科學性。二是加強民主管理。以抓好“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創建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種民主管理制度,規范村級工作運行機制,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探索建立和完善以村級黨組織領導為核心村民委員會自治和經濟聯合會協作為主體的民主管理制度,重大事項實行一事一議,通過經常性的教育,不斷強化村干部的民主管理意識,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三是加強民主監督。進一步總結推廣村官述職承諾和鄉鎮政務、村務公開的好做法好經驗,堅持以民主方式選拔鄉村干部,健全以村務公開、財務審計為主要內容的民主監督制度。成立村務監督小組,建立健全罷免卸任機制,在村干部的使用上,給群眾更大的發言權,讓群眾參與對村干部進行業績考核和評議,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