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的重大理論與實踐意義

時間:2022-07-11 08:26:00

導語:科學發展觀的重大理論與實踐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的重大理論與實踐意義

主要觀點

科學發展觀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指明了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科學道路,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成功運用,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堅持求真務實,掌握并運用好發展規律;堅持統籌兼顧,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正確處理“快”與“好”的辯證關系,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改革發展進入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關鍵時期。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茖W發展觀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指明了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科學道路,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成功運用,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只有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才能深入理解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才能更好地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科學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體現在發展問題上,就是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體現了我們黨對當今世界和時代主題的深刻把握、對發展問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的集中體現。

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的繼承和發展。科學發展觀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生產力作為首要任務,把經濟發展作為一切發展的前提,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的觀點??茖W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人民群眾作為推動發展的主體和基本力量,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主體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觀點??茖W發展觀強調全面發展,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強調協調發展,注重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事物之間普遍聯系、辯證統一的基本原理??茖W發展觀強調可持續發展,堅持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同時,科學發展觀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和人的全面發展看成相互聯系的整體,把人類社會的發展看成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社會生產各個部類、各個地域、各個方面以及人與社會、當代與后代等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過程,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

科學發展觀是對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和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的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兩大主題。維護和平、促進發展、加強合作,事關各國人民的福祉,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同時,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日益加深,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在這種形勢下,只有堅持科學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才能趨利避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從總體上看,我國生產力還不發達,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突出;深化改革進一步觸及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亟須解決;人民群眾在初步解決溫飽問題以后,追求更幸福、更殷實的生活以及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愿望更加強烈;社會利益關系更趨復雜,處理好社會利益關系的難度加大。面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推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全局出發,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茖W發展觀著眼于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在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發展戰略、發展動力、發展目的和發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初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發展的系統理論,是我們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研究和解決當代中國發展問題所取得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科學方法論

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不僅從世界觀的層面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而且從方法論的層面為我們認識和處理發展問題提供了科學指導和基本遵循。

科學發展觀在工作方法上突出體現為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強調統籌兼顧,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來妥善處理和解決我國的發展問題。在統籌兼顧中,“統籌”指的是總攬全局、科學籌劃;“兼顧”則強調照顧各個方面,協調好方方面面的關系,解決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矛盾,防止顧此失彼。統籌兼顧,要求我們把發展看作是各方面共同推進、彼此協調的過程,在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和矛盾時堅持“兩點論”,而不能只顧一頭、不及其他;必須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就是要把握重點和非重點的辯證關系,而不能平分秋色、不分主次。

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統籌兼顧,不能搞“單打一”,不能搞片面性、絕對化。然而,由于復雜的社會歷史原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不夠和諧、不夠平衡,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抓住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矛盾,有重點地求得突破,防止搞“一線平推”。黨中央強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一個根本點就是要立足國情,把統籌兼顧與重點突破更好地統一起來,正確處理中心與全面、重點與非重點、平衡與不平衡的關系,努力實現發展的均衡和協調,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這集中體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和一般方法。

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包含了對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途徑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創造性地回答了為什么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賦予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茖W發展觀的提出,標志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我們必須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不斷增強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努力掌握并運用好發展規律。過去,我們在發展問題上之所以出現一些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發展規律認識不清、把握不準、運用不夠,有時甚至違背規律,搞“一刀切”和“想當然”。科學發展觀之所以科學,就在于它堅持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遵循和運用規律,是堅持求真務實的根本要求。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不斷提高認識、把握、遵循和運用發展規律的本領,把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變為自覺運用客觀規律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真諦,進而把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篇大文章做好。

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統籌兼顧。堅持統籌兼顧,是我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方針。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行統籌兼顧,需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發展速度與效益、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改革發展穩定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一系列重大關系,把推進經濟建設同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統一起來,解決好與經濟增長相關的各種社會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為此,應推動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有效體制機制,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在指導方針、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特別是重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實施好西部大開發戰略、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等,支持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其他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重視擴大就業再就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救助體系;重視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重視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安全生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快”與“好”的辯證統一。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是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根本目標??茖W發展觀強調的“快”,是在“好”的基礎上的“快”?!昂谩辈粌H不會制約“快”,反而有助于保持“快”的科學性、穩定性、持續性。沒有“好”為基礎,“快”不僅不能持久,還會出現各種問題。實現又快又好發展,需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認為“越快越好”,以至于片面求“快”而忽視“好”;二是認為“快就難以好”,以至于以“好”拖“快”。這里的關鍵是: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把“快”建立在確保綜合效益的基礎上,控制在合理的幅度內,既避免發展太快帶來社會性和結構性的問題,又避免發展太慢妨礙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