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務實力戒浮躁

時間:2022-07-13 03:39:00

導語:求真務實力戒浮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書記一再強調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省委、省政府也強調,今后的工作就是要往深里做、往實里做。為什么中央、省委反復提出工作、作風要“實”,道理并不復雜,相信大家都明白。這也說明,這個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老話題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存在的心浮氣躁問題,嚴重影響了求真務實的落實。

浮則不深,停在表面,不求深入,浮光掠影,得過且過;躁則不靜,坐不下來,扎不下去,頭腦發熱,急功近利,自然與“實”相去甚遠。

浮躁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但概括起來不外乎三種。一是作風飄浮、工作不實。一些干部抓工作浮光掠影,習慣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滿足于一般號召,結果往往在一片“落實”聲中落了空;搞調研蜻蜓點水,坐著小車轉,隔著玻璃看,身子沉不下去,對實際情況不甚了了。二是心態急躁、急功近利。一事當前,總是算計個人得失,習慣于做表面文章。有的干部剛剛到一個新的崗位,情況還沒摸透,馬上就出思路,急不可待地炒作政績,剛撒幾把米,馬上就要看下了幾個蛋。有的人還要求調動、提拔,心其實已經不在工作崗位上了。殊不知,出點政績哪有那么容易?農村搞產業結構調整,城市搞企業改革,一縣、一鄉改變落后面貌,干成哪件事也不是一年半載就能“速成”!特別是遇到領導班子換屆、人事變動時,一些干部心就“飛”了,不是跑基層,跑群眾急需辦的事,而是跑官、跑位,頻繁找上級領導,找組織部門,可謂苦心孤詣。還有一些同志上黨校功課學不進,忙于交朋友;一些同志節假日忙得團團轉,開會的短暫間隙也是忙于應酬,其中大多并非工作中的要務,卻是忙著其實本不是自己考慮、而純屬上級組織考慮的問題。三是弄虛作假、好大喜功。干工作、做事情不是腳踏實地,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去解決,一項工作一項工作地去推進,而是違背客觀規律,不顧現實條件,提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和口號,熱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蒙蔽群眾,欺騙上級,匯報起來居然是臉不紅眼不眨。這樣的作風、這樣的政績,既無經濟效益,更無社會效益,既不顧現實條件,又沒長遠打算,有的只是浮躁和浪費。

浮躁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其帶來的后果一致,必然導致形式主義的滋生和蔓延。一是腐蝕干部隊伍,挫傷真抓實干者的積極性,勢必嚴重削弱黨員干部隊伍的戰斗力;二是一些干部把大量時間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必然引起群眾反感,勢必損害黨同群眾的血肉聯系;三是圖虛名,招實禍,浮躁之氣必然影響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勢必妨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順利實現。

浮躁是一種現象,其產生的根源在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些同志付出了一定的辛苦,干出了一定的業績,但暫時還沒有提拔成,特別是環顧一下四周,同期同齡的人上去了,自己原地未動,便生出一種冷落感。有的人常常自覺不自覺地把不斷提拔視為當干部的最高價值追求,認為得不到提拔就是虧待了我。這確實涉及到一個干部精神世界深處的問題,涉及到一個干部入黨提干的動機問題,也牽涉到一個干部的心理承受能力問題。如果對這些問題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正確的應對措施,在思想上、行動上就必然產生浮躁。

克服浮躁現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最根本的要抓三條:一是強化教育,從思想上筑起防止浮躁滋生的堤防。鄧小平同志曾經“三起三落”。他在第三次復出時,已是70多歲的老人。面對當官還是做事,他說,我出來工作可以有兩種態度:一個是做官,一個是做點工作,我想,誰叫你當共產黨員呢?既然當了,就不能夠當官,不能夠有私心雜念,不能夠有別的選擇。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認真學習鄧小平同志這一思想,多想黨的事業,多想如何干點事。各級黨組織尤其要把求真務實、力戒浮躁納入自身建設的范疇,作為干部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使每名黨員干部牢固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著力解決好權利觀、地位觀、利益觀問題,自覺擺正當官與做事的關系,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民、務實、清廉。二是健全制度,從根本上杜絕浮躁滋生的土壤。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因此,要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切實加強制度建設。誰都知道喊口號容易,干實事難。如果喊口號能夠得到與干實事一樣甚至更多的好處,那誰還愿意去實干?其結果勢必造成浮躁成風。因此,必須建立科學的政績評價標準,注重在改革和建設的實踐中識別和考察干部;要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引入到干部工作中來,進一步完善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制度,特別是防止和克服那種“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現象,鼓勵和引導各級干部練內功、干實事;要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通過嚴格的獎懲制度,使那些真正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干實事的干部得到褒獎和重用,使那些心態浮躁、急功近利不干實事的人,不僅得不到好處,而且沒有立足之地。三是自警自省,從自身除去浮躁滋生的根源。力戒浮躁,是一個理論聯系實際,反復自我教育、自我鍛煉的過程。因此,一個人如果因為調動、提拔而黯自神傷,覺得虧得不得了,而產生心情浮躁時,首先要想一想革命先烈,那些成千上萬的烈士憑著一種堅定的革命信念,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沒有當官,甚至沒有看到勝利到來的日子,我們今天的人不管作出多大貢獻,都不能忘記其前提條件,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今天的工作權利。想想他們,我們還有什么不平衡呢?通過靜思默想,也許頭腦中的陰云會漸漸散去,對入黨為什么、當官做什么和身后留什么會產生一種新的認識和感悟,精神世界深處會清亮許多,心態自然平和,求真務實之風自會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