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務群眾為目標推動和諧社區建設

時間:2022-07-13 06:52:00

導語:以服務群眾為目標推動和諧社區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服務群眾為目標推動和諧社區建設

近年來,*縣堅持以服務群眾目標,按照“打基礎、抓規范、上水平”的總體要求,把社區建設工作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基礎建設為重點,以硬件建設為突破,以完善機制為前提,積極探索社區建設新途徑、新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區先后被評為“全國敬老模范社區”的1個,被評為自治區“先進社區黨支部”的1個,被評為地區“五好”社區黨支部的2個,被評為地區“一個好社區”的2個,被評為地區“文明社區示范點、綠色社區示范點”2個。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機制,夯基礎,促進組織和諧

堅持把制度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建章立制,狠抓落實,初步構筑了社區共建機制。一是加強協調,統一思想。縣委多次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社區工作,確定了每個社區各由一名縣級領導包點指導,并規定每月必須定期到社區開展調研,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在此基礎上,組織轄區內85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支部結對共建,促進了全社會關注社區建設的共識。二是整合資源,強化培訓。將原有的8個居委會重組為5個社區居委會,通過黨校培訓、以會代訓、集中學習、掛職鍛煉等形式,進一步優化提高社區班子結構、工作人員的素質。近年來,先后選派了20名社區干部到獨山子等地掛職,選派了5名社區黨支部書記參加地區培訓。在縣黨校舉辦社區黨員干部培訓班3期,培訓160余人次。三是健全制度,狠抓落實。制定和完善了《關于社區黨組織與轄區單位黨組織資源共享、共駐共建的意見(試行)》、“”等制度,并狠抓制度落實,確保了黨建工作取得實效。四是充實干部隊伍、劃撥辦公經費。按照阿地黨組傳【2008】70號文件精神,從企、事業單位連人帶編充實社區干部15名,使原有社區干部不足提高到現有每個社區5名國家工作人員。同時,將社區工作辦公經費和聘用干部工資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保證每個社區年辦公經費不少于3萬元以上,使社區聘用干部月工資300元提高到現在的500多元,并按月為每個社區下撥一定比例的辦公經費,較好地解決了“有人辦事”和“有錢辦事”的突出問題。

二、拓領域,求發展,促進利益和諧

堅持把發展社區經濟、增加居民收入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地制宜,創新體制,使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得到增強。一是本著“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緊密結合*縣實際,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大力培植經濟增長點,重點發展了“勞務經濟”。僅2007年,社區黨支部共組織996多名居民外出勞務創收199.50萬元。實現人均勞務創收2003元。二是拓寬就業渠道,積極引導城鎮居民創業就業。認真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通過組織人力承擔駐區單位諸如環境美化、臨時用工等有償服務增加收入,深挖社區便民服務就業崗位,解決居民創業、就業問題。共協調幫助1869名居民走上新的工作崗位,為他們鋪就了脫貧致富的出路。三是拓寬服務領域,擴大服務規模,增加收入。近年來,全縣7個社區服務中心組織人員,從過去單純從事家庭保潔、環衛服務逐步向家庭飲食、教育、維修等服務項目擴展,通過嚴格“接待、服務、收費”制度,逐步形成了統一的“一條龍”服務體系。同時,社區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社區居民中,積極開展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致富實用技術,增強了居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本領。

三、抓創建,育文化,促進精神和諧

堅持把社區文化建設作為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積極培育和發展社區文化,不斷豐富社區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改善硬件設施,為社區開展創建提供保障。采取“上級拔一點,縣財政拿一點,駐區單位贊助一點,爭取對口幫扶單位補助一點,社區自籌一點”的辦法,先后投資174.84余萬元新(改、擴)建了喀什博依社區、南關社區、英買力三個社區陣地建設,使每個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用房面積均達到400平方米以上。同時,駐社區的單位、企業先后贊助28萬多元,為社區統一購置了電腦、桌椅等辦公設備和電視機、DVD等電化教育設備,為社區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二是大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以創建文明城區為契機,積極組織開展文明家庭、文明好居民、五好家庭等創建活動,營造了濃厚的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三是以社區群眾為主體,協調駐社區各單位,共同開展了“社區為人人、人人為社區”、“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近年來,社區共組建了5支業余演出隊,自編自演文藝節目120余個,開展“百日文化廣場”、“文化活動進社區”等文藝演出80余場次。四是廣泛開展“我為社區謀發展”活動,組織成員單位積極為社區建設謀劃,參與社區的管理,增強了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四、搭載體,強服務,促進人際和諧

堅持把為民服務作為黨建工作的核心,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提高了社區綜合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建立了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積極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落實社保補貼政策“四送一落實”活動,做到了機構、經費、場地、人員、制度、工作六個到位。目前,社區共建立再就業基地5個。二是開展了“進百家門,認百家人,知百家情,解百家難”的服務實踐活動,積極為孤寡老人、“三老”人員、弱勢群體免費體檢打針送藥,清洗衣服、理發等,切實為居民群眾辦好事、實事。各駐區單位黨組織先后發放便民服務卡1500余張,為社區居民群眾辦好事、實事430余件。三是成立了十戶聯防組織,組建了以社區黨員為骨干的治安巡邏隊5個,晝夜巡邏,并積極協助派出所、駐區單位加大對宗教場所和外來流動人員的管理,定期組織派出所民警、社區民兵、十戶聯防長召開情況分析會,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為保社區穩定奠定了良好的組織基礎。四是成立了下崗失業人員物業管理服務和離退休老黨員、老干部義務治安隊,新組建以下崗失業人員、老黨員、老干部為主的物業管理服務、義務治安隊5個,并承接所駐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環境衛生、白天治安等后勤保障服務工作,協助駐社區民警維護社會治安,形成了專兼結合、警民聯防的社會治安防范體系,積極有效發揮了下崗失業、老黨員、老干部的余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