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創業示范基地成立儀式講話
時間:2022-09-24 05:31:00
導語:大學生就業創業示范基地成立儀式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團中央辦公廳景臨主任,同志們,各位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青年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海淀區大學生就業直通車工作總結推進會,對前一階段全區青年就業創業工作做階段性總結,并對下一步工作進行探討和部署。剛才,大家共同見證了同學代表與對應的實習企業簽訂就業協議,這也標志著海淀區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績和效果。借此機會,我要向這些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同學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海淀共青團工作的團中央、團市委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要向積極參與此項活動的高校和企業表示最良好的祝愿!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中央、市、區采取了多項措施保證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上周,總理主持會議,推出5項最新措施促進就業工作。其中第三點提到,要繼續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團區委從去年開始,啟動就業實習基地建設,打造“1+2+5”工作格局,并將其列入2009年全區共青團工作的重要項目,這樣的舉措和力度,區委是充分肯定的,青年是熱烈歡迎的,高校和企業也非常滿意。圍繞下一步工作開展,我再提三點希望:
一、充分認識就業創業工作的重要意義,長期堅持,常抓不懈
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青年是共青團組織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是團組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好三個服務的具體舉措,符合黨政的要求、社會的響應、青年的需要。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重要性,再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嚴峻的就業形勢加快了青年就業創業各項舉措的推出;考慮到我國人口大國、勞動力大國的現實,即使當前沒有金融危機,就業問題也始終是一項戰略性課題。據統計,2009年我國內地高校的畢業生數量將達到610萬,這幾乎相當于瑞士一個國家的就業人口。算上往年畢業后尚未參加工作的近400萬青年,重疊累計之后的待就業青年數將達到1000萬人。海淀區作為全國知名的教育大區,在享有駐區80多所高校帶來的地利之便時,理應有更強的責任意識、更堅定的大局觀念和更加前瞻的戰略思維,從長期性和戰略性角度出發,把青年就業創業工作做大、做強、做實、做細,真正為高校畢業學生和全區青年提供優質的就業創業服務,以實際舉措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以青年為本。
當前,全區上下正在按照“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要求,全力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和沖擊。在這種形勢下,能否最大范圍地實現就業,是關系國計民生與社會和諧的大事。青年是新增就業的主體,新增就業問題主要是青年問題。開展青年就業實習基地工作,是共青團組織承接政府職能,聯系企業、高校雙方,為青年大學生出實招、辦實事、顯實效的重要舉措,這類企業樂見、青年樂為的事情,共青團組織應該多想、多干,并且要扎扎實實、持之以恒地開展下去。
二、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的特點和優勢,整合資源,服務青年
社會動員能力和組織體系是共青團的優勢,團組織要進一步思考將這一優勢轉化為服務青年的行動。海淀共青團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在推進青年就業創業工作中,整合資源是一個重要的抓手。資源是決定一個項目成敗的基礎因素,沒有資源,工作無從入手;有了資源,還要善于將資源進行排列組合,最大程度地發揮資源要素的效用。剛才說到,海淀區是教育大區,同時還是科技大區??萍嫉奶攸c體現在高新技術企業多,實力強。海淀區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建設工作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團區委發揮青年聯合會和駐區高校團委書記聯誼會作用,從中牽線搭橋,為雙方搭建了一個互通有無的平臺,降低了企業的人力成本,實現了學生的實習需求。圍繞青年需求的多樣化,要具有適變、應變的靈活性,進一步降低實習門檻的高度,拓寬實習領域的廣度,挖掘實習內容的深度,讓更多的青年學生掌握工作經驗,適應社會需求,提升個人能力。
通過在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的實習鍛煉,90%以上的學生找到了較為理想的工作,即使最后未必全部留在實習企業,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實習,獲取了寶貴的工作經驗,有利于學生尋找合適的工作。團組織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過程,通過實習,促進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圍繞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特別是針對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要認真總結,深入分析,查找具體原因,不斷進行改進,切實服務青年的成長發展。
三、充分發揮就業創業基地的孵化作用,創業帶動,創新發展
創業對就業有帶動作用。海淀區有更好的條件和氛圍去鼓勵大學生積極創業。創業的過程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從無到有干成一番事業,離不開創造與創新。因此,創新是創業精神的核心。這個過程,就是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突破的過程。建立海淀區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就是通過創業帶動,實現創新發展,這與“創新海淀、科學發展”的戰略構想是相符合的。同時要求廣大青年學生必須變因循守舊為開拓創新,變四平八穩為拼搏歷險,變求助等待為自立自強,變保守退縮為敢于爭先。創新也是沒有止境的,是持續不斷的。永葆創新精神,才能保持昂揚向上、積極主動的工作熱情,才能具有勇于求新、不斷求變的進取心態,才能在促進海淀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事業中施展才華,創造佳績。
入選基地的企業,大部分都具有創業背景,是在中關村20年發展歷程中經歷競爭與挫折后成長起來的,深厚的創業文化和創新精神是孵化更多大學生加入到創業隊伍中來的催化劑。在基地的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對實習學生開展創業創新教育,提倡務實精神,講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建立海淀區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就要充分發揮基地的孵化作用,一手抓就業經驗提升,一手抓創新精神養成,做到兩手抓兩不誤,讓青年大學生在就業的激流中乘風破浪,在創業的環境中孵化成長。
同志們,青年朋友們,“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原”,我們相信就業創業基地從少到多,從小到大,定能匯成一條奔騰之河,走出一條成功之路,帶領廣大青年學生開辟更為廣闊的前景,為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新海淀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 上一篇:青年文明號頒牌暨國慶60周年游園動員會講話
- 下一篇:青年創業政策解讀記者會的講話